思维导图“导”出化学别样精彩

2015-12-08 07:13陈松强
中学化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导图化学高中化学

陈松强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教科书不再单纯地以文字来展现知识点,而更多是图形与文字的结合。譬如在人教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每一单元都会出现与知识点相符的图片。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带有图片的知识点,利于教学,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所以

在教学过程会采取思维导图的图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转化成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思维导图,它是如何“导”出化学别样精彩的。

一、巧用思维导图,课堂教学明了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东尼·博赞提出,并定义为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使其有序化,以便于记忆的工具。它体现的不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符号,而是用一些图像、线段、色彩符号将大量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便于我们的记忆。这种思维导图在新课讲授特别是化学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图1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在新课讲解之前,笔者将提前做好的思维导图在大屏幕上展现出来如图1,让学生了解到这节课所要进行的学习任务,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新课的导入、三个新知识以及作业的布置三个环节。当然在新课导入中又包括复习旧知、作业评讲、实验、样例分析和其他五个部分。每一个新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又注重于原理概念、公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和案例分析的讲解。

又譬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新课讲解时,离子反应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可以简单明了的记住,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从思维导图可以看出,学习离子反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既条理清楚的为大家列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又不会使感到枯燥。

图2

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重要且有难度的学科,要想在课堂短时间内吸收消化大量知识,我们一定学会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听、想、记三者兼顾,提高课堂效率。

二、巧用思维导图,思路清晰高效

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许对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了,课后习题也能解答出来。但是,一碰到综合性知识的问题,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不能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明显看出,

学生的知识还是零散的,不善于把知识系统化,不善于把化学知识概念规律形成一个有序的框架,在遇到问题时,思路不清晰,学习没达到高效的状态。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把知识点系统化,逐渐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清晰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烃和烃的衍生物》教学中,会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如图3所示),为学生展示烃的性质,简单明了,使学生迅速了解烃包括哪些,了解各烃的化学式、性质及如何制备。这样既不会遗漏知识点,也会在头脑中形成体系,在遇到与烃的性质有关的问题时,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迅速在头脑中找到答案。

图3

在学习烃的衍生物时,思维导图法更会突显它的作用(如图4)。烃的衍生物比较多,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轻松理清思路,分清烃的各种衍生物,区分开衍生物各自的性质、化学式、与各种物质的反应情况,这样就会提高解题速度。

图4

所以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把枯燥的化学知识点串联起来,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使学生对课本知识一目了然,不是单纯地模仿做题,处于模糊的状态,遇到问题时能够考虑全面,思路清晰,使解题速度高效化。

三、巧用思维导图,增强创新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新课讲解之前,可以利用1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和设计思维导图的方法,把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关系框架画出来。这样会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有关“碱金属元素”时(如图5),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对碱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有的学生根据碱金属元素的特性,以“氧化物”为中心建立知识网络,也有的学生以“盐”为主线展开一系列的知识网,还有一些学生分别以“Na”“族规律”为中心建立起一系列知识框架。然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同时也会评价其他同学的的思维导图,最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指正,加以完善。

图5

又比如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的学习中,让同学根据自己的储备知识设计一个以“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为主题思维导图。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一样,对知识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思维导图的中心点也不同。有的学生选择“气体摩尔体积”为中心,建立一系列相关的知识框架,而有的学生则以“物质的量浓度”为中心来展开探讨,延伸出一系列的知识点,也有的学生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建立庞大的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

快速调动知识储备库零散的知识,使其整合成系统、有序的网络框架图,实现自身知识的突破,也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学习素养。

四、巧用思维导图,复习效率提高

思维导图不仅在新课导入、新课讲授、问题解决时发挥重大的作用,而且在最后的复习中也会有很大帮助。

课后复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在课后有效复习,才会记住知识,并学以致用,而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合新旧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不仅便于记忆巩固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学习“从实验学化学”课题时,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思维导图。有的学生是这样设计的(如图6所示),从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两个方面来记忆,每个大标题下又分出一些小标题,比如在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中,分为混合物的分离和成分、离子检验等;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中,分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当然在小标题下面又有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分支,既全面又方便记忆,把课本上所有知识点都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中。

图6

还有一种知识点的复习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比如在学习“有机物的性质——烷烃”时,设计思维导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包括烷烃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这是它最主要的性质。然后分别再从两个反应的条件、具体事例中详细了解烷烃的性质。这样当遇到烷烃性质的题目时,在头脑中首先浮现的就是这个思维导图,需要哪个知识点就在导图中摘出来。

思维导图在最后的复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设计思维导图,而不再遵循传统的“教”、“灌”方法,慢慢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思维导图的意识,使学生在复习中逐渐应用这种方法。

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的工具,需要长时间地摸索,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独特视角设计思维导图,慢慢探索出自己的导图风格。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师对教材的认真钻研,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合理的思维导图,也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适合自己的知识导图,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提高自己的化学成绩和知识素养。

(收稿日期:2015-08-15)

猜你喜欢
导图化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