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生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子

2015-12-08 07:17冯志勇
中学化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因子初中生教学活动

冯志勇

近年来,我国对学习兴趣的研究非常活跃,对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但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理论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致使种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设想和措施缺乏科学的依据,培养的实际效果也还不能令人满意。为此,我们对影响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因子以及诸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根据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身心特点,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有关学习兴趣的理论,我们认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来自于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确定影响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的因子时,应该充分重视这一些。经过考察,我们认为它们是: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

一、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有趣即化学教学富于趣味性,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

有趣的化学教学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能使学生感到新奇、意外和与以前的认识不吻合,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情绪状态,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深人问题的实质打开门户。同时,有趣能“促使认识兴趣从简单定向的、情境的、偶然的兴趣阶段过渡到更加稳定的认识态度和深入到被认识事物本质的意向阶段”。当然,意外的鲜明的东西,虽能启动好奇心,引起观看甚至研究的愿望,但还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与积极的情绪状态相联系的好奇心,必须与愿望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有趣向兴趣顺利过渡。因此,有趣是形成和发展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前提。

鉴于有趣在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很有必要总结和挖掘化学教学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图采用趣味性强的、不平常的、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愉快向上的学习情绪,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而化学学科本身就很有兴趣,它的有别于其它学科的许多特点,表明它能够为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趣味性很强的素材。

总之,化学教学的有趣可以为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即学生激动的学习情绪背景。至于能否使学生由此产生学习兴趣,还需要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继续努力,使学生激动的情绪稳定下来,成为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造成认识和情感方面的的不平衡,形成学习需要,当学习需要是否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出现后,才能回答。

二、活动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学习兴趣作为学习个性心理素质中重要的一员,是在社会现实条件下,在围绕学生的教学活动所带来的许许多多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掌握客体化了的人类韵历史成就的能动活动,人类的发展便不能实现”。这里所指的活动就是教学活动。进一步讲,“所谓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他将外部的业已客体化的人类的本质力量重新化为自己的东西的过程。这种把客体化了的各种力量化为自己的活动,是儿童形成人的人格所必需的活动,这种活动正是人的学习的基本和本质所在。    当然,我们始终承认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社会制约性,但这绝不是指客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机械的影响。如果没有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主动的化学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就得不到应有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化学教学的各种活动,为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提供了极大的现实可能性。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能够为师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场所。在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学生会逐步体会到求知的快乐,独立进步的亢奋和学习成功的自信。于是,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将具有个性价值,成为使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能够形成和发展,最终变成学生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三、成功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所谓成功,即行为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其标志是得到自己或社会的认可。行为者一旦取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了进步和好评。

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事实上没有一个绝对化的标准,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学业基础上有进步,便是获得了成功。一般说来,学生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尚未充分发展以前,学习成功与否的评价主要依靠教师或他人,即以外部的奖励为成功的标志。而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一经充分的发展,这种评价将主要由学生自行进行。即以自我肯定标志成功。由于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尚不够强,因而教师或他人的肯定评价对学生在化学教学中学习成功感的获得就显得相当重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兴趣之间存在着如图1所示的循环:图1成功可使学习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由此带来的愉快情绪体验就成为学生形成和发展学习兴趣的桥梁和钮带。反之,失败就会对学生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起重要作用。“如果一而再而三的失败对学科的消极态度就会在少年身上扎下根”。所以,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不断成功,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四、反馈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保障

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可能实现控制”。

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系统,为了使学生的这一系统获得有效控制,以保障其兴趣顺利产生,化学教师必须在教的活动中,承担起从学生那里收集与学习兴趣有关的情况并及时加以归纳、分析、整理,以便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采取适当的激励和抑制措施的任务,学生也必须在学的活动中,承担起对自身学习兴趣状况分析、自测、汇报,以便在学的过程中配合好教师的工作任务。

应该强调的是,反馈要及时,及时可以使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学习兴趣状况,在学生的极积配合下尽可能好地发挥培养措施的有效性;反馈的信息要全面,不能局限于学习化学兴趣本身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得到逐步地提高。

五、交往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枢纽

这里所说的交往,是指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

据专家研究,“个体的精神收获完全依赖于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活动”。儿童心理生活的复杂形式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这就是说,交往在它最系统化的形式中——教学中,形成着发展,创造着新的心理形成物,发展着高级心理机能。在交往中,个体之间交流知识经验,表达情感和需要,传递激励信息,为个体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认为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会在交往的影响下得到强化。

按照现代“三化“的有序原理,即“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为使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这个系统达到有序,使其在层次上递增,质量上优化,就必须使该系统开放,而开放就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通过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使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得以沟通和协调,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才能使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得以产生和升华。因此,在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交往是至关重要的枢纽。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多向的。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只有教师在集体中成为相互交流的中心并促进所有成员参加交往,教学效果才会最好。如果缺乏温暖的师生关系、多向的信息沟通,以及教师不具备移情、积极关注和真诚等条件,就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其学习兴趣也就难以正常形成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和竞争性交往,合作是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竞争是学生本能的需要,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更好地形成和发展。

六、五因子在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各因子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2由上图可看出:化学知识的趣味性,学生学习成功的信息、有关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反馈,只有借助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进行下去。同时,交往和活动是统一的,“任何交往形式都是人们的共同活动的特殊形式”。化学教学活动为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场所,它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在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五因子都在起作用,而其中的交往尤为重要,它是其余各因子的转换中心。我们认为,上述各因子就是在系统地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中,需要随时兼顾的因素。

以上是我们对影响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因子所作的初步探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收稿日期:2015-08-15)

猜你喜欢
因子初中生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