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CIO信息化决策内涵

2015-12-12 11:13专访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汪曣
中国教育网络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天津大学校区决策

专访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汪曣

赋予CIO信息化决策内涵

专访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汪曣

当前改革的方向基本一致,思想很统一,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破易立难,对新的系统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的,大有人在,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CIO机制。    

天津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又一所“智慧校园样板间”。诸多高校信息化负责人纷至沓来,了解天津大学“云端一体化”新校园的运转状态。本刊在“中国高校CIO论坛”上有幸采访到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汪曣。目前,天津大学正在制定“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如何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大学现代化是学校领导层主要思考的问题。谈及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工作及CIO的角色定位,汪曣强调:“当前最关键的仍然是机制,CIO有协调和统筹的职能,但更重要的角色定位,我认为应当是决策。”

从全局进行智慧校园顶层设计

天津大学新校区3750亩,建筑面积130万平米,一期完成90万平米,目前有两万学生和12个学院已经搬迁至新校区,老校区尚有一万多学生和八个学院。20个学院双校区的教学与管理,目前已经实现网上同步运行。

在汪曣的描述中,双校区的管理大大得益于“智慧校园”的设计理念。“教师上课,都和‘云’打交道,访问教室电脑中的‘桌面云系统’,即可从自己的个人电脑上打开课件,无须费心找U盘;学生宿舍熄灯,不允许电脑用电,但却允许学生给手机充电;校园内不同场合、不同人流量,照明系统能自动感应,调节灯光多少、明暗程度;采用3D GIS系统,校园内动土,刨沟埋电缆,再不会有找不到图纸的现象……”天津大学新校区智慧校园,由一张网络,七个中心,十四个系统组成,提供云端一体化的全方位应用服务。一张网络,即采用MPLS/VPN技术建设的承载网,承载着天津大学的各类智能化及信息子系统;七个中心包括信息与网络中心、安防监控中心、能源监测中心、一卡通中心、多媒体教学中心、广播与信息发布中心、视频会议及应急指挥中心等;七个中心的业务再细分到十四个应用子系统之中。

从初步规划到最终决策,天津大学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经历了严谨的调研与需求分析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深入到各个业务部门了解现状和需求,提出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将各种需求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形式落地,最后提交预算,做出决策。

汪曣认为,“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是,可以站在全校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不是以前的各个子系统简单的整合,也不是分散的设备提供,而且使智慧校园能更好服务于教学、科研及管理。各系统的整合设计,为学校的扁平式管理做好了准备,也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从人的发展进行数据整合

天津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CERNET初建。当时的天津大学从校园网络建设入手,各个应用系统陆续上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时值各高校制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汪曣指出:“分散式的以满足各自需求为导向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形势了。”

他举了一个例子,某次查询中,发现在人事系统和科研系统中出现同名同姓的两个人,身份不同,一为“教师”一为“博士”,经过查验,确定是同一个人。这样的案例,在分散的信息系统中,比比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示出缺乏顶层设计,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由于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各部门独立建设信息系统,从而形成信息孤岛,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天津大学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治理体系、教学模式、建设机制、管理应用、宽带资费、运维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天津大学并没有采用逐一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重新进行数据建设,重点落在整合上。目前,天津大学的“智慧校园”已经实现“一人一卡”,用餐、交费、教学档案、教师个人档案均与一卡通绑定。

针对未来的信息化整合问题,汪曣认为:“当前,我们需要更高的效率,势必围绕信息系统整合做文章,从整合上看,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一开始对‘人’的档案没有统筹管理。接下来,应当基于‘人’进行系统架构设计,而不是简单的基于用户需求进行。”

“好的趋势是,在推进技术相关的工作时,学校各部门院系都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达成共识。”天津大学从一开始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就要求各部门的系统建设要基于学校统一开发的TMIS系统进行开发,因此,不同管理部门与院系之间的应用系统对接与相互兼容,现在已不太难,部门之间讨论时,都会谈及融合的话题,如人事数据库要与一卡通结合,外事部门要与人事部门衔接,掌握教师出国的记录,而这种融合就需要由信息与网络中心来推动。

“现在处于信息系统的相互交流阶段,要真正融合起来,要从人的发展出发,这将会把信息化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当前,我们的工作是统筹应用系统建设,开发形式可多样,均由学校统一管理。”汪曣说。

三要点写入“十三五”规划

汪曣介绍说,天津大学“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将遵循着新校区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进一步统筹整合全校的信息化系统。在“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中,有三个要点会着重体现:第一,在机构设置上进行调整,信息化部门将从技术管理型向技术与管理并重转变,这有助于协调发展。第二,从理念上落实中央的要求,信息化与现代大学治理紧密结合,与今后五年的工作结合。第三,信息化建设必须在学校的主导下完成。

针对这份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汪曣认为关键还在于机制的改革。

在天津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中,仅有30人团队的信息网络中心,要在两年的时间中完成连通90万平方米的网络建设任务,这样一支队伍的技术水平与敬业作风,让汪曣为之感叹。他呼吁要从制度上重视和肯定高校的IT队伍。

在对比中国与美国高校信息化队伍的差异状况时,汪曣指出:“技术水平基本相当,但社会认可度与经济地位上,国内高校是有较大差距的。”他认为,“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的水平,对于学校的IT队伍的特点要充分给予肯定。”

不管是经费投入,还是人才队伍建设,归根结底,是需要一个好的机制。汪曣认为,当务之急是理顺机制,他呼吁应从国家宏观层面给予相应配套政策,切实体现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未来信息化部门将加强宏观的管理和推动,主动推动信息化,而不会被动等待,在推进中,将加强宏观的规划与管理,各部分的实现会借力市场化的力量,在这样的机制下,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针对信息化负责人CIO的职能,他指出:“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在决策科学与决策效率上找到平衡点,当前改革的方向基本一致,思想很统一,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破易立难,对新的系统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的,大有人在,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CIO机制。CIO的职责除了统筹协调外,更重要的身份是决策者。当各方僵持不下时,需要有一个负责人决策拍板。”

针对最后一点,汪曣强调,大学管理层对此应当要有清晰的认识。“现代大学的发展,涉及教学科研方方面面的具体发展,很难用统一的模式满足各校多样性的需求。高校是一个学术基地,社会化的模式单一化发展,并不能满足大学的功能要求。”他提出,信息化无论是网络建设还是系统建设,都应当在学校的主导下进行。

猜你喜欢
天津大学校区决策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学生写话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