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种质资源农艺学性状分析

2015-12-12 01:18王培漆慧娟张旭娟施渭尧
长江蔬菜 2015年10期
关键词:芦笋茎秆株高

王培,漆慧娟,张旭娟,施渭尧

(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311228)

芦笋,学名石刁柏,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雌雄异株,是高度异花授粉植物。芦笋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抗癌、抗冠心病、治疗高血压等功效,具有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是世界十大名贵蔬菜之一,具有“蔬菜之王”的美称[1~3]。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芦笋的食用价值,芦笋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芦笋产业在国内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4,5]。目前,我国已成为一个芦笋生产大国,芦笋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末,我国芦笋收获面积已超过12万hm2[6]。但我国育成的芦笋品种资源十分匮乏,大部分栽培品种都是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农民种植成本增加,假冒伪劣种子较多,严重阻碍了芦笋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芦笋种质资源并育成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财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8,9]。因此,搜集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对芦笋育种研究、有效利用和加快种质资源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株高、茎秆数、发病情况是芦笋重要的农艺学性状,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在芦笋中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对国内外搜集的64份种质资源的株高、茎秆数、发病情况及其株高与茎秆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以后的芦笋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4年6月在杭州萧山区芦笋基地进行,基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较多,雨量充沛。供试材料为64份芦笋种质资源,分别来自中国、荷兰、意大利、德国等国家,芦笋品种和来源详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小区为砂壤土,密度较小,土质疏松,通气性良好;土层深厚,据测量有效土层深约1.13 m;土壤肥力中等,全氮含量1.46 g/kg,有效磷含量27.8 mg/kg,全钾含量112.6 mg/kg,有机质含量24.3 g/kg;土壤酸碱度适中,pH值6.8。

试验于2014年4月15日播种在营养钵中,每钵1粒种子,待苗长到20 cm时选择健壮、长势一致的幼苗移栽到大田试验小区。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小区种植7株,株行距为1.5 m×0.3 m,6月10日定植,小区周围设保护行,试验管理按常规栽培进行。

1.3 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

移栽50 d后开始调查所有种质资源的株高、茎秆数和发病情况。株高为植株基部到植株最高处的距离;茎秆数指植株在10 cm以上的所有茎秆数;发病情况主要是指植株是否感染茎枯病。

试验数据用Excel进行整理后,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频率分布图用SPSS 17.0软件中的描述统计绘制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质资源圃株高及茎秆数分析

由表2、图1可知,种质资源圃各个品种之间株高差异较大,平均株高为73.49 cm,其中最高的是美国品种NJ1189,株高为96.61 cm,最矮的是德国品种Ravel,株高为50.50 cm;株高变异系数为4.12%,分布比较集中,大部分集中在60~85 cm;株高在60 cm以下的有2个品种,分别为荷兰品种Gijnlim(51.64 cm)和德国品种 Ravel(50.50 cm),株高在90 cm以上的有4个品种,分别为NJ1025(93.79 cm)、NJ1123(96.59 cm)、NJ1031(95.14 cm)、NJ1189(96.61 cm)。

种质资源圃各品种茎秆数平均为7.47根,茎秆数最多的为德国品种Ravel(11.40根),茎秆数最少的为美国品种紫色激情(4.31根);茎秆数变异系数为18.00%,离散程度较株高大,大部分茎秆数集中在5.75~8.25根;茎秆数在5根以下的有3个品种,分别为美国紫色激情(4.31根)、美国品种NJ956(4.79 根)、德国品种 Rally(4.93 根),茎秆数在10根以上的有4个品种,分别为美国品种Jersey Supreme(11.24 根)、德国品种 Eposs(10.64 根)、美国品种 NJ857(11.13 根)、德国品种 Rally(11.40 根)。

2.2 种质资源圃株高和茎秆数相关性检验

由表2、图1可知,64个品种的株高和茎秆数总体相关系数为0.086,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各个品种的相关性不同,在这64个品种中,大部分的相关系数在-0.375~0.625,其中,正相关系数最大的为潍H2-4,相关系数为0.841,正相关系数最小的品种为Eposs,相关系数为0.011,负相关系数最大的品种为WB-210,相关系数为-0.458,负相关系数最小的品种为NJ857,相关系数为-0.069;在64个品种中,具有极显著正相关的品种有2个,为潍H2-4(0.841)和井冈 701(0.738),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品种有 2 个,为 Atals(0.603)和 NJ956(0.584),其他品种都没有相关性。

2.3 种质资源发病情况

在调查时发现,大部分芦笋并未发病,只有泽西骑士、Grande、NJ1025、CA FCE2*M256 F1、NJ1123、NJ1031这6个品种各有1株发病,发病情况较轻。

表1 芦笋品种及来源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国内外关于芦笋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和记载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和蔬菜较少,因此,限制了芦笋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的选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芦笋的认知越来越深,先后有一大批育种专家开始对芦笋种质资源进行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特性上的研究。本研究主要从芦笋株高、茎秆数和发病情况3个方面对64个芦笋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

株高、茎秆数、发病情况是芦笋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学性状,与芦笋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在64个品种中,紫芦笋品种有2个,为江西品种井冈红和美国品种紫色激情,这2个品种的茎秆数分别为5.71根和4.31根,茎秆数相对较少,与陈河龙等[10]研究的紫芦笋分枝少、产量低相一致。在芦笋调查过程中发现,只有6个品种稍微有些发病,其他品种未发病,这可能与调查时期比较干旱、田间管理较好有关。株高、茎秆数和发病情况是否与产量有关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表2 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描述统计

图1 芦笋农艺性状频率分布

[1]曹岩坡,戴素英,代鹏.5个引进芦笋品种的比较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17,19.

[2]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等.不同芦笋品种苗期对茎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其农艺性状观察[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3):241-244.

[3]杨新琴,陈能阜,卢钢,等.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春绿芦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3(24):31-33.

[4]乜兰春,李保会,黄瑞虹.中国绿芦笋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204-208.

[5]胡淑明,陈海媛,乜兰春,等.不同育苗方式对芦笋幼苗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2):33-34.

[6]代真真,江程记,杨峰,等.24份芦笋种质的ISSR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5):35-40.

[7]尹俊玉,叶劲松,赵卫星,等.京绿芦4号全雄芦笋新品种选育[J].蔬菜,2012(2):25-26.

[8]陈昆,陈琳.官山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构想[J].华东森林经理,2012,26(4):50-52.

[9]方嘉禾.中国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及行动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1):77-80.

[10]陈河龙,高建明,张世清,等.芦笋种质资源茎粗、株高及其相关性初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5):30-32.

猜你喜欢
芦笋茎秆株高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欧洲“芦笋季”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