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需成立全科医学科

2015-12-13 03:42王以新
北京观察 2015年1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医学科全科

文 王以新

作者 系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育处副处长、全科医疗科主任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据此核算,全国至少需要27万到41万名高素质的全科医生。目前,全国全科医生和助理医生只有7.8万人,缺口近30万人。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在三甲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首先,可以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全科医生,全方位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其次,方便老百姓慢性病诊治,推动大专家下社区。不仅老百姓得到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提升了对居民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大医院的专家还可以对社区全科医疗团队起“学帮带”作用。第三,可成为上下级医疗大平台,从而做好“双向转诊”。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工合理的医疗服务格局。

在三甲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可以为下级医院全科医生提供进修、学习、交流的场所。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能为医学院校进行全科医学系的建设提供支持和基础,通过整合各种开展教学、患者照顾和科研项目所需的资源,成为连接社区和综合性教学医院的桥梁。大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有利于推进全科医学教学工作和全科医师的人才培养,包括医学本科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全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全科研究生的培养、全科医师的持续继续教育以及全科医师的师资培训。一方面,大医院全科医学科的疾病谱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较类似,在大医院全科医学科学到的知识能在社区得到应用;另一方面,大医院有充足的医疗资源(医疗设备、医学专家等),在遇到疑难杂症时能通过会诊解决,有利于全科医生的学习。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能实现三级医院同社区医院在技术专业上的对接,以拓宽全科医生的培训途径,实现人力资源上的调整供给。在三甲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含病房、二级学科),需要按照专科专业制度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开展各项管理。完善组织管理:医院责成专门部门负责学科建设项目的申请申报、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学科业务管理及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审核等。完善学科整合:建立全科门诊和全科病房;医院全科门诊设立普诊、保健体检及社区服务等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康体检、慢病管理、病后(伤后)康复一体化的管理组织和体系。完善人才队伍建设:逐步通过全科医师师资培训、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构建全科医学科业务队伍。完善全科医学科的制度,逐步规范管理,逐步完善全科医学科人员、设备等的标准设置,建立健全全科医学科的人事、服务评价、绩效考核等制度,加强全科医学科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效益。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医学科全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化病人在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和应用
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教学查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广西2012—2015年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需求为切入的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强化训练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