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58例临床观察

2015-12-14 05:08张海瑞申玲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西地那非肺心病肝素

张海瑞 申玲君

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濮阳 455000

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相对较高,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之一[1]。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多种肺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增加肺循环阻力[2]。临床上针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法。本文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诊断为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排除有严重的免疫类疾病、肿瘤类疾病、血液疾病以及严重肝肾不足等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58例,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在45~68 岁之间,平均年龄(56.7±8.2)岁。对照组患者54例,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在46~69 岁之间,平均年龄(55.9±7.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平喘、化痰、吸氧、抗感染、利尿、扩张支气管以及口服硝酸酯类药物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西地那非(国药准字:ZL2009030025,美国辉瑞制药公司),3 次/天,每次25mg。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J20090006,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半支,2 次/天。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3]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心功能提高2 级以上,喘息、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头晕等症状明显改善,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值范围。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各项生理指标改善,心功能提高大于1 级小于2 级。无效:心功能提高1 级,临床症状未改善,各项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PAP)、肺循环阻力(PVR)、B 型利钠肽、血尿酸以及动脉血气(血PO2)等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5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由表1 可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55.6%,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结果 [例(%)]

2.2 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2 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生理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统计结果 (±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统计结果 (±s)

注:与实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P<0.05。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复杂,但有两种观点得到广泛认可。一种是缺氧导致肺动脉痉挛,长时间的低氧环境可促进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强肺血管的收缩及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肺动脉痉挛;另一种是反应性红细胞增多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4、5]。由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是多种肺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并具有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是临床治疗中的重点疾病对象[6]。低分子肝素具有抗血栓以及抗凝作用,皮下注射的利用度较高。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酶活性低,抗凝血因子Xa 活性高,可以通过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抑制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减弱血液高凝高黏滞状态,减轻肺动脉压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西地那非是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药,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与肺循环阻力,与低分子肝素在降低肺动脉压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我院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5.6%。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PAP)、肺循环阻力(PVR)、B 型利钠肽、血尿酸以及动脉血气(血PO2)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钱雪锋,王泽宇,陈丽丽.低分子肝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切除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3,11 (6):32-33.

[2]冯再能.低分子肝素钙对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压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6):523-524.

[3]黄国盛,廖燕,毕雷,等.高频振荡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 (36):6125-6128.

[4]黄玲莉,韦红.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 (1):46-49.

[5]陈玲,张炼,李文斌.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 (2):210-213.

[6]李红.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 (8):1269-1271.

猜你喜欢
西地那非肺心病肝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