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时代电子书籍视觉信息设计的思考*

2015-12-14 08:34张梦新
中国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书籍设计

□文│马 青 张梦新

对数字时代电子书籍视觉信息设计的思考*

□文│马 青 张梦新

随着网络普及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着PAD、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出现,电子书籍大量出现并迅猛发展。围绕“人”的满足始终是设计的终极目标,在视觉信息设计中,应实现多媒体的、动态的、交互性的设计,具备互动性体验和愉悦性情感的设计观,围绕着形式与内容、简约与人性化方面整体考虑平面和多媒体全方位的设计穿插。

数字时代 电子书籍 视觉信息设计

随着网络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依托设计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等交叉学科,有创意性、艺术性、动态式、交互式的电子书籍(含电子杂志、电子书包等)大大激发了大众的阅读兴趣。视觉信息设计是阅读新方式的核心内容,对设计者和开发者来说是一种新形式的阅读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所以必须更重视对电子书籍阅读的整体创意信息设计,使各信息之间的动与静结合,注重多媒体元素的应用并使之呈现新颖的视觉交互效果,包括视觉中的版式、色彩、字体、交互等诸多方面,将成为电子书籍领域阅读设计的一大趋势。

一、电子书籍发展简介

电子书籍英文即Electronic Book,与传统纸张印刷出版传播的图书P-book(Paper book)对应。电子书中较常见的是纸质书籍的电子化形式,多用于小说、课本等,可以模拟翻阅纸张效果。较受欢迎的是多媒体交互类型,多用于有创意的电子杂志、电子书包、科普读物以及适合多媒体表现的书籍。

2001年国内电子图书开始出版以来,数量一直逐年攀升,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值已经达到2600亿元人民币。国外亦是如此。根据普华永道公司(PwC)的预测,到2017年,全美电子书的销售额将达到80.2亿美元,在图书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将达到38%。日本Impress综合研究所公布的一项名为“电子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14”的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度日本的电子书市场规模为936亿日元,包括电子杂志在内的电子出版市场规模超过了1000亿日元,预计到2018年度将增至2790亿日元。

电子书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数字移动阅读模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电子书籍的设计也实现了真正的多媒体的、动态的、交互性的设计,而非简单的将纸质书籍版面转化为数字界面。如美国电子互动书籍《时光倒流》、土耳其的艺术设计电子杂志Bak等,在界面交互设计、版式设计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外在形式并适合阅读,创造了传递信息新方式,创造性地让读者从书本中得到了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在当今这个数字时代,电子书籍正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并将日渐成为书籍传播的主要形态,改变了人们曾经建立于传统书籍书面有限范围内的线性阅读经验,这种视觉流程的改变,改变的不仅是大众阅读习惯,同时还有阅读心理以及知识接受模式的转变。因此,对电子书籍视觉界面设计的研究,也更显迫切和必要。

二、电子书籍视觉界面设计观

电子书籍的视觉信息设计主要体现在界面设计(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即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针对用户与应用软件之间各种信息交流和控制活动的区域,通过平面图形、层面结构等方面的整体设计。结合书籍内容和要求,电子书籍的界面设计要做到美观、易用、简便、灵活、迅捷,使得界面中的版式、插图、字体、色彩等各个视觉要素,形成不同的布局和风格,支撑有效的交互性,使读者与产品形成良好的互动。

1.互动性体验的设计观

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和EDUCAUSE在2011年联合发布的《新技术视野报告》(Horizon Report)曾指出,新型的阅读体验方式,将成为电子书籍最具革命性技术改变,也是最具魅力的亮点。电子书籍与传统纸质书籍阅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电子书籍以移动电子设备为传播媒介,读者通过指腹轻柔划过或用手指触碰屏幕的方式选择阅读内容,在阅读时的触摸或拖拽画面的角色、图像、按钮等的交互行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现今强调创造性、张扬个性的时代,读者逐渐产生了积极参与和增强交流互动的需要,已不再满足于单向的接受书籍内容,而是更要求书籍的互动性、主动性和个性化。一款为PAD平台开发的《时光倒流》电子科普读物,以时间轴的形式,将整个宇宙的发展历程浓缩为24小时,它展现出一种文学与视觉艺术的结合,这种阅读方式配合丰富的图片、3D动画、文字动态布局、音视频等形式对内容加以拓展和开发,这种交互多媒体的方式,让读者可以在全新的媒体环境中学习知识,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的阅读环境和体验。

2.愉悦性情感的设计观

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新的电子图书更体现人本主义,通过产品阅读创新和交互创意的设计让读者在愉悦的体验过程中接受文化的传递。作为一个系统性概念,在电子书籍这个平台上,创造新颖的阅读愉悦体验,即交互的创意设计是核心内容。不管是中小学电子课本、小说还是科普读物等,“人”的满足始终是设计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对电子书籍阅读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应该是电子书籍的阅读愉悦性、用户交互体验的愉悦性。这是电子书籍设计的主体,是进行情感设计所要达到的必定目标。例如,美国奥莱利(O'Reilly)出版社是著名计算机图书出版机构,在编程系列的图书设计上运用不同的手绘动物形象作为不同图书的封面,动物形象生动有趣,读者易于接受并能影响消费者对其品牌感知,同时也传达了出版社关注濒危动物的社会责任感。再如,电子杂志《Bak》的界面非常注意层次感和阅读秩序,通过颜色的对比、面积大小的差异,使界面中各个元素秩序化,让读者在视觉寻找中首先阅读到最主要的信息,同时设计中的细节之美又能让读者记忆犹新,即整体和细节设计的统一感。这种和谐美观的界面会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享受,促进电子书籍或杂志的营销(见图1)。

图1 人与电子书籍和谐关系构建图

三、电子书籍视觉信息设计原则

无论何种类型的书籍,其中的内容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主要体现,而形式表现是指对于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籍来说,外在的表现形式应以内容为表现依托,设计者首先需要对内容进行解读,运用符合内容的艺术风格表现书籍的艺术特点。

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众所周知,在印刷术发明以后,以纸质为载体的书籍成为消费者阅读的重要媒介;在当前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电子书籍被开发出来,与纸质书籍共存而缺一不可。纸质书籍主要由护封、封面、环衬、扉页、书脊等各部分组成,视觉部分通过色彩、

版式、插画、文字、材料的应用等来展现作者的想法;而书籍内文中的字体、字号、字距大小等视觉语言也影响着阅读。电子书籍的设计更加多元化、多样性。从构架上来说,电子书籍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每个层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于设计者来说除了与纸质书籍一样,需要从内涵上把握书籍的精髓,理解书籍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并确定其特有的艺术形式,还需要将动画、影音、动态的文字和版式等设计元素和谐地整合起来,最终呈现给读者,艺术化设计吸引读者视线是电子书籍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书籍设计的首要原则;而界面设计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将每个页面间有层次、有秩序的链接导入,使信息分层序列化、形成有效的视觉引导,让读者根据个人喜好在其中进行选择,创造自己的美好阅读世界。

2.简约与人性化

简单质朴的生活是人们精神和心灵上的需求,包豪斯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提出过“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在当今书籍文化中的简约、单纯、清晰、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设计从繁冗到简约,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因为过于复杂的书籍设计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压力和困难,视觉和思维的疲劳将导致情绪的逆反。简约不是简单,电子书籍设计体现出的简约化特点,是通过尽可能少的设计符号将书籍理念、设计宗旨外化出来,用更平面化的图形、归纳后的色彩等语言,将读者注意力引向书籍的内涵。如果界面装饰得琳琅满目,看起来很好看,但却干扰了读者的阅读,这不是好的设计,违背了简约的原则。而无论简约化还是“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这些都是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础之上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也在研究如何利用电子技术推动电子书籍的应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在做类似的项目案例,名为“最后一本书”,主要思路就是用微电子技术结合书籍本身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存储量大、万能的电子书籍。这种电子书籍在外观设计上与普通书籍差别不大,翻开之后,每一页纸由两层透明电极构成,两层中间密密分布着无数装在微囊体中的微粒,或白色或黑色的微粒,通过两侧电极作用显露出黑白比例关系,各种阅读功能的调解主要设在书脊显示屏上,内装有调制解调器电池微处理器及其他元件,供读者选择成千上万种书籍,根据使用习惯调节字体大小,还设置了只需按一个钮,随时能从互联网上下载新书。这种实验性创造性的方式让阅读更加方便和便捷。而实用性的面向儿童的电子学习书,如快易典学习机界面设计,针对儿童学习中文,文字的设计添加了象形元素,把汉字的学习和形象符号结合起来,提升了趣味性;色彩则采用了温和的色调,给读者一种舒适、温暖的感觉,符合儿童对色彩和形状的认知心理。所以无论是实验性质的电子书籍还是实用性质的电子工具书,简约和人性化是视觉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数字媒体大发展的今天,电子书籍成为书籍阅读的常态现状,围绕“人”的满足始终是设计的终极目标,电子书籍的视觉界面设计也是如此,从互动性、体验性、情感性、愉悦性等角度,打破了原先纸质书籍设计的阅读方式和设计套路,需要围绕着形式与内容、简约与人性化方面整体考虑平面和多媒体全方位的设计穿插。这也是新时代对电子书籍视觉界面设计师的新要求。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注释:

[1]张宏.2014数字出版产业发展[J].中国出版,2015(1)

[2]李冰.谷俊明,美国电子阅读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出版,2014(20)

[3]王英斌.日本电子书市场增幅明显 2018年将达2790亿日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1-22(8)

[4]张浩,钱冬明,祝智庭.电子阅读方式分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9)

[5]范川.Bak的“愉阅”之道[J].装饰,2008(5)

[6]马鑫.电子书籍设计形式初探[D].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生学位论文,2011

[7]王洁.浅谈专业出版品牌的经营与数字发行[J].中国出版,2014(20)

[8]柴文娟.电子书籍的设计思想观[J].装饰,2009(4)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数字时代电子阅读视觉信息设计研究”(Y20122299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书籍设计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鲁迅与“书籍代购”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