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动物福利概况

2015-12-15 11:06DavidBayvelFisherMellor
中国动物检疫 2015年5期
关键词:福利新西兰动物

A C David Bayvel,M W Fisher,D J Mellor

(1.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英国伦敦;2.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动物福利标准处,新西兰惠灵顿;3.动物福利科技与生物伦理研究中心,新西兰北帕莫斯顿)

新西兰动物福利概况

A C David Bayvel1,M W Fisher2,D J Mellor3

(1.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英国伦敦;2.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动物福利标准处,新西兰惠灵顿;3.动物福利科技与生物伦理研究中心,新西兰北帕莫斯顿)

动物福利在新西兰越来越引起重视,它不仅仅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国际和国内畜禽市场的一项重要市场策略。新西兰建立了有效的动物福利框架,使所有利益相关方均能有机会对当前和未来的政策和措施提出意见。这个框架由政府、学术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共同组成。

自2001年OIE将动物福利列为重大战略计划以来,动物福利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愈发突出。新西兰代表也被任命为OIE的8个常设工作组中动物福利工作组的主席,这折射出国际社会高度认可我们“以科学为基础、以道德为原则”的动物福利政策制定和实施经验。

本文详细介绍新西兰如何管理动物福利,包括在放牧型农场经济,以及本国广阔的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1 新西兰的动物群落

新西兰自然环境中原本有数量丰富的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水生哺乳动物。而陆生哺乳动物则只有3种蝙蝠,如今其中1种已经灭绝。

一波波人类移民带来了大量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些动物有的是作为食物储备,有的用于饲养,有的用于运动和娱乐,有的用于害虫控制,或者仅仅出于感情原因被带到新西兰。这些被引进的物种对新西兰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今,新西兰的环境要支撑巨大但发展良好的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群体。主要包括:

1.1 农场动物

新西兰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型放牧农场产业。农牧场占据了新西兰约一半国土,饲养动物包括:绵羊3100万只、奶牛650万头、肉牛370万头、鹿100万只、山羊8.7万只;蛋鸡340万只,年产蛋7700万打;种母猪3.3万头,每年生产仔猪72万头。此外,每年还生产8100万只肉鸡、300万只火鸡及鸭等其他禽类。

新西兰农业一贯富于创新。目前,小型非传统农场正在渐渐兴起,包括美洲驼、羊驼、水牛、鲑鱼、鸸鹋及鸵鸟等物种。除猪和家禽通常采取集约化养殖外,其他动物都采用自然放牧型的饲养模式。

1.2 役用动物

除肉用和毛用动物外,动物还为人类提供其他诸多服务,包括犬类、管理牲畜、比赛动物、缉私动物、警务动物、助残动物、演艺动物,以及旅行、比赛及其他马属动物。

1.3 伴侣动物

新西兰人喜欢喂养宠物。马、犬和猫数量庞大(分别约12万匹、65.2万只、1100万只)。新西兰禁养大多数珍奇动物,尤其是大型猫科动物和爬行动物。当前新西兰境内没有蛇(动物园也禁止养蛇)。新西兰宠物爱好者饲养了鸟类、鱼类、两栖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如豚鼠、兔子和老鼠)。雪貂以前是非常流行的伴侣动物,但现如今其已经禁止饲养,因为一旦逃脱将对环境中野生动物造成很大的危害。

1.4 本土动物

包括水生哺乳动物在内的很多本土动物在猎杀、栖息地改变或外来物种入侵受到了很大影响。包括1种蝙蝠、51种鸟类、3种蛙类、3种蜥蜴以及1种淡水鱼在内的51种物种在引入到达新西兰后灭绝了。其他本土动物也变得更加稀少而濒临灭绝。

新西兰建立了有效的保护项目,以保护和提高珍稀濒临灭绝动物数量。新西兰还通过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CITES)支持其他国家保护濒危物种行动。

很多水生哺乳动物在早期欧洲移民到达时遭到猎杀几近灭绝。现在他们在新西兰专属经济区内受法律保护,但仍有数量较大的水生哺乳动物和鸟类在商业打捞作业中被意外杀死或伤害。因此,新西兰政府和渔业产业共同制定了相关条例及操作自律守则,以降低意外捕获濒危动物的概率。40年前,新西兰已禁止商业捕鲸活动。作为国际反捕鲸委员会的一员,新西兰一贯赞成终止此项活动。新西兰在南大洋保护区组织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国际范围内积极开展反对不可持续性捕捞作业。

1.5 野生有害物种

由于在人类抵达前,新西兰本土没有陆生掠食者,很多本土动物在外来掠食者抵达后变得无法生存。比如几维鸟和鸮鹦鹉等不会飞的鸟类在掠食者到来后数量急剧减少,变得珍稀和濒临灭绝。其他对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破坏的有害物种包括,负鼠、兔子、小袋鼠、野鹿、山羊和猪等对草场和植被产生不利影响;负鼠、雪貂、野鹿和野猪容易传播和延续牛结核病;很多鸟类危害园艺或谷类作物还可传播沙门氏菌病等动物疾病;野猫是造成本土蜥蜴和几维鸟等地面筑巢鸟类数量持续减少的重要因素。失控犬也是捕食几维鸟的重要掠食者;老鼠破坏仓储粮食,船鼠是很多本土鸟类的残酷掠食者;雪貂、白鼬和鼬鼠为控制野兔引入新西兰,在某些地区,确实能控制野兔数量,但他们也掠食本土鸟类、爬行动物,包括濒危物种;负鼠与刺猬一样会掠食本土鸟类的巢,刺猬还会掠食爬行动物。

新西兰一直努力寻找以人道方式控制有害物种,包括陷阱、毒剂以及节育等非致命性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像鹿、猪、负鼠、岩羚羊、塔尔羊和山羊等外来动物可以用作商业娱乐性猎杀。

1.6 研究、实验及教学动物

与其他很多国家一样,新西兰有大量的实验动物(啮齿动物为主)和农场动物(牛羊为主)被用于研究、实验和教学活动。相关机构在使用动物前必须先经其内部的动物道德委员会批准,并在其监督下进行。此外,任何在研究、实验和教学活动中使用动物的组织均要持有由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制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其中包含了有关机构及其动物道德委员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程序。

新西兰非常重视动物养殖及兽医研究,在所有用于研究、实验和教学活动的动物中,牛羊等农场动物大约占40%,啮齿类动物和兔子共同占据了超过30%。研究机构、大学和商业公司是使用动物进行的研究、实验和教学主要机构;政府部门、科技专科学校和其他学校也使用动物进行这类活动。在新西兰,很多研究工作最终不会导致动物死亡或主动对动物实施安乐死。多年来,大约半数动物在使用后存活并被放生。

2 动物与社会

关爱动物和动物福利价值观非常复杂,且不断演化,并随着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变化。新西兰的动物福利综合考虑了农场、动物和环境等诸多因素,但在社会中各种观点仍然存在较大差异。新西兰近年来城镇化非常明显,1881年新西兰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而如今只占20%。1881-2001年间,城镇人口增长了15倍,而农村人口则只增加了83%。新西兰人有过农场生活经验或与农场相关的越来越少。

新西兰是一个多文化社会,对动物管理和价值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对动物的看法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观点认为人类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使用动物;另一个极端观点认为,动物就是普通商品不应享有福利。而大多数人界于两个极端观点之间。新西兰之外的价值体系对新西兰动物福利也有较大的影响。纵观西方世界,尤其是欧洲,消费者正在越来越关注他们作为食物和衣物来源的动物的养殖方式。不论是在农场动物、伴侣动物、役用动物还是野生动物的处理中,能够被接受和不被接受的边界不断演变。为应对这种演变,新西兰建立了积极灵活的动物福利法律框架。

3 新西兰动物福利法发展历程

在人类历史很长一段时期内,家畜一般都视为财产,并无特殊权利。

英国在19世纪引领了动物保护立法进程,正

是欧洲移民抵达新西兰,并大量引入外来动物的时期。新西兰很快就引入了动物福利立法,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最初,新西兰沿用了英国的立法——英国《动物保护法1835》在1840年成了新西兰法律的一部分。

新西兰《反虐待动物法(1878)》以原英国立法为基础,将保护范围扩大至野生和家养动物。1884年,《反虐待动物法》被《警察管制法》取代,后者将对动物疏忽管理纳入故意虐待动物罪。新的立法还授权反虐待动物协会的设立监督员可以作为特殊治安官,这种规定也对当前的立法产生了影响,现在新西兰皇家反虐待动物协会可以将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任命为动物福利监督员。

动物福利立法的另一个重要的节点是1960年颁布的《动物保护法(1960)》。这部法是同时期最为全面和影响深远的法律之一,作了几项重要规定:将观看有组织的动物打斗纳入违法行为;禁止追猎野兔;设置关于农场动物管理的新违法行为;增加了严重虐待动物罪;扩大了监督员的职权;将监督管理职能由警察部门调整到农业部(MAF)。

1971年修正案禁止农场动物断角、阉割及牛断尾行为等行为。 1983年修正案中提出了建立国家动物道德顾问委员会(NAEAC)。紧接着,《动物保护条例(道德自律守则)1987》要求所有使用动物进行研究、实验和教学的机构,必须遵守由农业部颁布的道德自律守则。围绕建立动物道德委员会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构建了在政府规定的原则范围内机构高度自主自律的管理框架。1989年的动物福利顾问委员会(AWAC),是第二个部长级顾问委员会。在《动物福利法1999》中,被重新命名为国家动物福利顾问委员会(NAWAC)。1993年动物保护法修订案对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提高了5倍,并且扩大了法院的权限,可以剥夺违法人员拥有动物的权利。

1990年,动物福利顾问委员会(NAEAC)对动物保护法进行了评估,充分征求了利益相关群体和组织的意见,政府采纳了评估结果并开始在不同观点间寻求建立新的动物福利立法。

《动物福利法(1999)》——面向21世纪的法律框架。《动物福利法(1999)》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取代了先前的《动物保护法(1960)》以及一系列部门规章。从而使新西兰继续保持世界上动物福利立法最为积极、全面国家之一的地位,并为其他希望改进本国动物福利状况的国家提供重要参考。该法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

关爱动物的义务:围绕国际一致认可的“5F”原则,设置了一系列爱护动物的义务,将动物保护与严厉惩处虐待动物置于同一水平。主要义务包括:为动物提供适当的食物和饮水;为动物提供适当的圈舍;为动物提供表达自由天性的机会;在处理时将尽可能减少动物承受不必要和不合理的痛苦;防止动物受伤和生病,一旦发生受伤和疾病,能够为动物提供快速诊断和治疗。由于每一种动物所需要的环境和要素不尽相同,所以这些义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论。

灵活性:将动物享有福利的最低标准纳入动物福利操作规范中,这比纳入法律更加灵活,更容易得到修订。

该法保护的动物:根据该法规定,动物的定义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动物、两栖动物、鱼、蟹类、小龙虾和章鱼,以及哺乳动物胚胎和孵化后期的两栖动物胚胎。这包括了被认为可能感受到疼痛的所有动物,不论是农场动物、役用动物、伴侣动物、家养动物还是野生动物,都受到该部法律保护。尽管某些团体反对在比赛和马戏团中使用动物,希望彻底禁止在这些活动中使用动物,但新西兰法律还是将人道看护比赛和马戏团使用的动物纳入其中。

自然环境中的动物:虽然在现行的法律中虐待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是违法行为,但该法并未把控制有害动物、打猎和钓鱼作为违法行为。但该法也对捕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人道的处死活捉的动物的方法做出了规定。商业化捕鱼的规定散在于不同的法规中,目前,渔业有关部门认为活体取鲨鱼鳍是极不人道的。

手术治疗:该法规定了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动物进行手术治疗。简单的和不重要的程序可以由动物主人或动物管理者实施。动物福利操作规范中包含了部分手术的标准。较大的手术则只能由兽医人员实施,或在某些情况下由兽医指导完成。

动物出口:该法规定,除免检的外所有动物出口都要获得认证。免检的条件是能够证明出口条件能够使动物遇到的风险最小化(如某些动物的短途运输)。用于屠宰的动物不得出口。

研究、实验和教学:该法第六章设定了使用动物进行研究、实验和教学活动的相关规定。除取得道德行为规范的个人和单位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活动物进行研究、实验和教学活动。道德行为规范中设定了机构及其道德委员会适用的政策和遵循的程序。

动物道德委员会必须确保审批并监督每一个项目,以确保其中使用的动物的福利最大化,且该项工作的潜在收益与对动物造成的伤害相均衡。每个动物道德委员会必须有三名与该机构无关的人员作为委员,包括:由新西兰兽医协会提名的人员、认证动物福利机构提名的人员、由政府提名代表公共利益的非专业人员。

动物道德委员会最少5年要接受一次独立检查,使得其作出使用动物进行研究、实验和教学活动的决策时更加透明负责。

执法:初级产业部是动物福利法的主要执法部门。该部门设立的监督员(执法人员)则包括:按照《国家部门法》雇佣的人(一般来说是MPI职员)、警察、由经过认证的机构提名经初级产业部部长任命的人员。

福利规范:该法中还授权了制定详细的动物福利操作规范。初级产业部部长可以在国家动物福利顾问委员会的建议下按照公共协商程序签发动物福利操作规范。这些动物福利操作规范详细说明了保护动物的最低标准和最佳做法建议,以及农场内外的一系列做法和程序。

违反动物福利守则设定的最低标准是,本身不是违法行为,但可能导致违反动物福利法行为的发生。

目前已颁布的动物福利规范包括:马戏团、商业屠宰、伴侣猫类、奶牛、鹿、狗、山羊、蛋鸡、美洲驼和羊驼、肉鸡、无痛苦饲养程序、猪、竞技演艺、肉羊及肉牛、新西兰境内动物运输、动物园。操作性研究:初级产业部的责任是确保初级产业部部长以及政府能够得到可能影响农业行业的可靠的、有科学基础的动物福利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可能影响新西兰本国以及国际市场。

《动物福利法(1999)》第10条规定,“动物所有者及管理者必须确保通过一定方式确保动物的身体、健康以及行为诉求得到保障,且这些方式是基于:良好的做法;科学知识”。

为了确保动物福利规范中的动物福利标准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初级产业部每年投入经费用于填补科学知识方面的空白。

近期研究课题包括:害虫控制措施是否人道?新西兰人对动物福利的真实想法,羊运输和屠宰中停止饲喂的动物福利影响,新生小羊的福利状况,新西兰蛋鸡动物福利比较评估,新西兰圈养系统对奶牛福利的影响,奶牛(犊牛)断尾,放牧型农场肉牛福利,奶牛慢性长期蹄病,有害脊椎动物控制捕获及处死疼痛测试,改善脊椎动物毒剂的人文关怀。

4 当前动物福利内容

新西兰动物福利策略可随时间变化、根据现实需要增添内容,并基于科学事实做出相应修改。

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证实可改善动物福利,动物管理操作方法不断完善以提高动物福利水平。新技术发展也促进改变,使操作和评估形成良性循环。现举例说明当前新西兰如何在经济、环境、科技、社会以及国际背景等方面管理动物福利问题。

4.1 经济

动物福利、食品安全以及环保等与价格及其他有关因素一样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有些消费者希望超市货架上的肉蛋奶是由受人道对待的动物生产的。随着国际金融公司(IFC)的介入,动物福利在经济中的价值已逐步得到证明。国际金融公司是由世界银行集团(WBG)建立的,旨在促进私营部门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家畜、渔业领域投资。2006年10月,IFC发布了《家畜行业动物福利良好操作规范》,该规范提高了其客户在动物福利领域的责任感,并告知其客户动物福利在经济和道德领域的重要性。

由于反对将动物福利作为贸易保护措施,新西兰致力于使本国的法律规范框架及以科学为基础的质量保证项目能够使生产者和出口者取得最佳的产

品定位,并通过其取得最好的市场回报。

4.2 有害脊椎动物控制

控制有害脊椎动物是保护新西兰人类和动物健康、环境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免于受到外来物种侵袭的必然要求。负鼠、鼬类、兔子、加拿大鹅等动物均对农业、环境以及本土物种存在潜在危害。找到适当、人道、操作性强的控制系统,在必要和可行时清除这些物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新西兰控制有害脊椎动物严重依赖药品和捕具,然而近期新西兰已经开始关注最大限度减少这些物品对动物福利的影响。为此,新西兰发布了相关指南,评估当前市场上的捕具和毒药对动物福利的影响。通过评估,禁止使用夹腿捕具;进行药物控制时要求选择对动物福利影响最小的药品。此外,指南还指出了如何正确使用捕具,确保尽可能不影响动物福利。

4.3 紧急事件处理

国家动物福利紧急事态管理联络组(NAWEM)成立于2006年,是紧急事态中动物福利管理的联络点。NAWEM主要关注伴侣动物的福利问题,但它也长期关注其他用于生产和科学用途的家养动物。NAEWM除了在民防局及紧急事件处置部门的要求下提出相关建议外,还有其他一系列授权活动,包括在生物安全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下对动物福利进行监督等。

联络组在反常气候或传染病暴发等大型紧急事件发生时,对动物福利相关问题提供技术建议。此外,还对像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东南亚鸟流感传染病等与动物福利相关,且没有准备期的海外紧急事件提供必要协助。

NAWEM成员主要来自:民防及紧急事件管理部、新西兰农场主联盟、反虐待动物协会、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新西兰兽医协会、新西兰伴侣动物委员会。

该机构的总体目标是促进新西兰在有关国家或地区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保证动物福利相关标准得到适当的落实。

4.4 国际

对动物产品贸易的依赖,使新西兰非常重视国际客户的期望和需求。响应国际动物福利标准的发展也为新西兰制定更加积极的动物福利标准的推手。

新西兰建立了包括动物福利标准在内的质量保证体系,体系由产业引领并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确保满足国际客户在动物福利方面的期望。

为确保积极与国际同行在动物福利政策方面取得共识,新西兰与某些政府部门及组织等有关机构建立了定期联系机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动物福利委员会(AWC)、英国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欧盟委员会—新西兰动物福利合作论坛、欧盟福利质量项目、欧盟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农场动物委员会、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及加拿大动物福利四方组织、欧洲动物福利委员会论坛。

近年来,OIE越来越关注动物福利工作。自2002年起,OIE将动物福利作为一项关键工作,列入8个常设工作组之一,而新西兰2002—2012年一直主持该工作组工作。2004年,OIE成员国通过了一系列动物福利指导原则,OIE陆生及水生动物法典委员会也通过了一系列动物福利科学原理,以巩固动物福利的指导方针。2005年,OIE成员国代表大会通过将下列动物福利内容纳入OIE陆生及水生动物法典:食用动物屠宰、疾病防控扑杀、陆地运输、海运、空运、流浪犬控制、科研教育使用动物、肉牛生产系统中的动物福利、肉鸡生产系统中的动物福利、养殖鱼类运输中的动物福利、养殖鱼类食用前处死的福利要素、养殖鱼类疾病控制扑杀中的福利要素。

目前,一个特别工作小组正在制定奶牛生产系统中的动物福利标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5个研究机构通过正式合作,共同被认证为OIE新西兰-澳大利亚动物福利科学及生物伦理学分析中心。该中心的主要角色是为OIE提供关于生物伦理学及教育的意见建议。此外,还有包括进行科学技术培训、组织适当的科技会议以及协调不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研究等。

附:

D922.6

B

1005-944X(2015)05-0053-06

猜你喜欢
福利新西兰动物
新西兰兔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新西兰不仅有羊毛,更有教育
新西兰的核物理学之父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Take Away Piz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