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自由表达”的四大元素

2015-12-15 19:34翁其发
新教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字里行间表达方法习作

翁其发

“自由表达”这个习作理念的提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制订者们为语文教学做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自由表达可以理解为:从被束缚的传统习作教学中解脱出来,不受限制,无拘无束地进行表情达意。下面,笔者就此话题谈一些见解和主张。

一、张扬自我,书写个性生活

1.写自己的生活。这是针对习作的内容而言的。记实作文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理解“学生的生活”上,许多教师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现实生活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具有唯一性。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有两个学生发生争执,这是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一个客观存在。写这次争执,争执的双方的心理反应肯定是截然不同的。而旁观者中出面调解的学生和看热闹的学生的心理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就是看热闹的几个学生中,也是各有各的心理反应。同样是这一件事,但进入人们的心理之后,全都染上了个人鲜明的感情色彩。这时候,教师如果用事实的客观唯一性这个框框来要求学生,那就谁都写不出有个性和生命灵性的文章来了。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即使是同样的经历,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感受。任何一个学生面对生活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绝无仅有的心理感受。自由表达,就是让学生写经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感受到的、染上个人情感色彩的生活,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所谓的“客观现实”。这是自由表达的本质所在。

2.用自己的话写。这是针对习作的表达形式而言的。习作教学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作文时多多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这造成了生搬硬套、词不达意的现象。这种做法要坚决摒弃。相反,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后都会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讲自己的话,不要讲别人的话,不要讲大人们准备好的现成的话,不要讲教师或家长喜欢听的话。学生只有用自己的话,用自己习惯的且较为擅长的语言方式,才能准确自如地表情达意,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现带着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的生活。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这是自由表达之根本。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措施。

1.解放思想,解除束缚。以一些文章为例,引导学生深切地认识到:作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关注生活,关注内心,学写小练笔。首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关注生活,留心观察,细心感受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捕捉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学习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随时体验自己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学写小练笔,先树立“关注自己生活”和“关注自己内心”的意识,坚持下去,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做到时时关注、处处留心;再让学生把最想表达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二、涵养性灵,滋养精神生命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教师要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在教学活动中熏陶、感染、启迪,春风化雨般地涵养学生的性灵,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引领学生,丰富人生阅历,并逐渐提高思想水平。

1.敏于生活,在生活中涵养灵性。一个有灵性的学生,通常对生活及周围的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有着敏锐的视觉、听觉、触觉、知觉,善于观察、感受、思考、发现。因此,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细致引导和培养。例如,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捕捉细节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中感受、体验和思考,获得细腻的感受、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学会前后观照,左右比较,从而相对准确地获得对事物整体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透过生活的人、事、景、物的表象,认清事物的实质,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促进心灵的成长。

2.敏于文字,在阅读中涵养灵性。文字是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活动,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善于从每一篇课文的字里行间触摸语言,感知内容,旋即入情入境;培养学生善于从字里行间感知文字的脉搏,体验情感,领悟文章的道理;培养学生善于从字里行间欣赏语言之优美、意境之悠远;培养学生善于从字里行间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当、布局谋篇之精妙;逐渐培养深刻的思考力,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与主旨,分享文本的人文情怀。

三、锤炼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得表达方法,逐步迁移运用,能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除了引导学生品赏词句、赏析片段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整体,体验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自由表达不是漫不经心地胡乱表达,学生在习作前,要对文章进行构思、布局,考虑采用一些适当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表现文章的主题。基于此,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交流研讨,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采用颠倒自然段次序的方法,让学生比较与原文有什么不同,从而领会作者安排文章结构之巧妙;可以引领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揣摩每一段与前后段的关联性,学习有条理地表达的方法;在理解每一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删节个别段落的方法,在与原文比较中,领悟作者为凸显主题所运用的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样能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四、勤于练笔,畅达表达通道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需要打通一条畅达的“表达通道”,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丰富语言积累。丰富的词汇积累,是学生畅达地表达的前提条件。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地从课文中积累生字新词,从课外阅读的书刊上积累词语,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积累词语,从生活中积累词语。2.创造机会,坚持多写。第一,努力从生活中寻找自己觉得有趣的、好玩的、有意思的内容,多多动笔练习,每天坚持写小练笔。第二,借助漫画等材料,利用其诙谐、幽默的特性,勾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第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常常练笔。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城东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字里行间表达方法习作
如果艺术有一万种表达方法
字里行间感情怀——方法运用课“凡人情·伟人情”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让“鲜活感”跃然字里行间:浅谈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
人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在HEK293 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研究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