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状况与对策

2015-12-15 21:50平爱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2期
关键词:职业压力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

平爱红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了解和关心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式描述了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如何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029-02

一、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黑龙江省普通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对性别、学历、职称、岗位不做限制,在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等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88.18%。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以及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压力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超过四分之三的高校青年教师觉得职业压力比较大

在所调查的青年教师中,超过四分之三的高校青年教师觉得职业压力比较大。其中,教师的科研压力居于首位,超过了“压力非常大”,平均值达到了4.33分,甚至有少部分教师认为科研“压力难以负荷”;经济压力与教学压力分列第二、三位,平均值分别为3.72分和3.08分,同属于“压力比较大”的级别;婚姻家庭压力和人际“压力比较小”,分别为2.31分和2.29分,对教师影响较小(见表1)。

1.科研压力最大。在科研成长方面,94.2%的青年教师表示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88.3%的青年教师认为同时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非常有压力或比较有压力。不同性别的青年教师在科研成长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教师压力比男性教师科研压力大。不同职称、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年限的青年教师在科研成长方面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中级职称教师比高级职称教师压力大;硕士比博士教师压力大;工作6~10年的教师比工作5年以下的教师科研压力大(见表2)。

2.经济压力处于第二位。88.5%的青年教师表示经济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21.1%的青年教师入不敷出;45.2%的青年教师经济收支相当。具体收入情况,86.5%的青年教师的月薪低于5000元;11.5%的青年教师月薪在5000~7500元之间;1.9%的青年教师月收入在7500~10000元之间。另外,不同职称的青年教师在经济收入方面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见表2),如中级职称教师比高级职称教师工资低。

3.教学压力位列第三。77%的青年教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难教,课堂教学压力比较大。60%的青年教师认为当前的教学管理体系与制度不合理。在所调查的青年教师中,有20%的教师每年教学工作量在400学时以上,8%的教师每年教学工作量在600学时以上,教师最多的教学科目达到了12门课程。在教师进修与培训方面,54%的青年教师表示非常少或比较少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获得进修与培训机会方面,教师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职称起到决定性作用。硕士进修与培训机会明显比博士要少,中级职称比高级职称机会少,两者差异显著(见表2)。

(二)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

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统计结果显示:84.6%的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11.5%的青年教师存在轻度心理问题;3.8%的青年教师存在中、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与全国常模没有显著性差异。只是在人际敏感、恐怖两个因子上都低于全国常模。

(三)强迫和抑郁是困扰青年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27.9%的青年教师出现强迫症状,17.3%的青年教师被抑郁困扰。青年教师拥有着高学历、权威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大好的青春年华,很多教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高期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校里施展拳脚,大有作为,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而现实的“骨感”让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教师渐渐地失去了最初的活力与动力。

(四)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程度性别差异显著

男性青年教师和女性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敌意、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偏执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女性青年教师相比,男性青年教师更加固执己见、不听取别人意见,与人相处更加敏感、抱有敌意,行事风格我行我素,甚至有时匪夷所思。在焦点小组讨论上,男性青年教师的语言风格较为犀利,做事风格比较强势,我行我素,观念很难改变。而女性教师更多地表现出温婉、随和的性别特征。

三、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要切实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福利待遇

1.提高高校教师薪酬的整体水平。纽约时报曾在2012年刊登了一项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教授飞利浦·阿特巴赫及其同事的调查研究,该研究调查了28个国家的高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及排名状况,在高校新聘教师的初级工资、最高工资以及平均工资方面,中国排在倒数第三位,平均月薪仅为720美元,是排位第一的加拿大高校教师的十分之一。

2.立法保障高校教师群体的福利。德、法国家对高校教师的福利保障给予了立法保障,比如德国将高校教职工的工资和补贴以《联邦职工合同法》和《公务员薪奉法》所规定,有效解决了其教师的后顾之忧,可以让高校青年教师安心、努力的去追求自己事业的辉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发展,必然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将社会精英之士留在教师队伍行列,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锦上添花。

(二)社会应该尊重青年教师个体内在生命的价值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对教师个体而言,其价值不仅包括教师的社会外在价值,还应该包括教师个体内在生命的价值,两者不可或缺。我们不能单纯地强调教师的社会外在价值,而忽略教师个体内在的生命价值,学生的发展也不应该建构在牺牲教师个体内在生命价值的基础上。因此,整个社会不应按照“圣人”的标准去苛责每一位普通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也需要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一步一步的成长。社会应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舆论导向,缓解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问题,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提高。

(三)高校要全力打造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空间

1.改革“唯科研论成败”的教师职业晋升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聘制度。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教师职业晋升的决定性因素是科研实力的比拼。这种“唯科研论成败”的教师评价机制,使得那些科研能力普通但教学能力超强且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只能暗淡的离开教学岗位。因此,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师评聘制度势在必行。不同学科、不同能力的教师,其评聘指标应有不同。学校应根据教师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和承担的角色,设计不同标准的评聘制度和分类考核,使教师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或科研特色,发挥个性和特长,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2.改革教师发展理念,从管理走向服务。高校在对教师进行管理和评价的同时,应为教师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引导,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质量,真正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传统的教师发展理念重在管理教师,学校经常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的工作,鲜少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支持。服务型教师发展理念要求切实从教师的主体需要出发,为教师提供各种资源、条件,促成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四)青年教师要积极应对职业压力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任何职业都面临着沉重的压力,作为新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青年教师应积极应对职业压力。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青年教师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努力向上,用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去获取事业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活在当下,活在幸福中。青年教师要培养自己乐观、豁达的个性,乐于与他人交往,多参加社交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而疏忽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和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向身边的朋友、同学等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201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飞利浦·阿特巴赫.“How Much Is a Professor Worth?”[N].纽约时报,2012-04.

[3]汪雯.国外高校教师薪酬管理的特色与发展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8,(1).

猜你喜欢
职业压力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