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平原地区森林城镇规划建设初探
——以阜阳市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为例

2015-12-18 00:39杨婷婷方建民骆绪美刘圣清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办事处城镇绿化

杨婷婷,方建民,骆绪美,刘圣清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230031)

皖北平原地区森林城镇规划建设初探
——以阜阳市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为例

杨婷婷,方建民,骆绪美,刘圣清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230031)

本文以阜阳市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森林城镇建设规划为例,从项目区自然环境和经济概况、森林现状及地域特色分析入手,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编制出“一核、一网、六园、多点”的森林城镇规划布局。

森林城镇;建设规划;皖北平原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大力发展城镇森林,使城镇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世纪世界生态文明城镇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热岛效应等城镇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立健康、安全、舒适的人居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城镇居民的共识。作为“城镇之肺”的森林,对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科学发挥城镇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引导各地加快城镇绿化步伐,落实“身边增绿”,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国土绿化,201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森林城镇创建活动,计划到2016年,全省共创建300个森林城镇。

2014年4月,在阜阳市林业局和颍泉区林业局的协助下,笔者作为规划单位技术人员对中市街道办事处创建安徽省森林城镇条件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查定,对项目区内乡镇绿化建设,包括河流沟渠、道路、街头绿地、机关、学校绿化等具体指标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完成了中市街道办事处创建安徽省森林城镇规划文本的编写。

1 项目区概况

1.1 自然环境情况

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位于阜阳城的北部,是从北部进入阜城的门户。中市街道办事处东北两面颍河环绕,与颍东区隔河相望,西邻宁老庄镇和颍州区鼓楼办事处,南接颍州区文峰办事处。中市街道办事处地形平坦开阔,地形总趋势为北高南低,地形坡降为0.0013;境内大小河道纵横交织,河沟稠密,主要河流有颍河、泉河、老泉河等,其中颍河和泉河都是淮河流域主要的河流。中市街道办事处地处淮北平原南段,属暖温带南缘,区内气候温和,常年平均气温 14.9℃,太阳辐射量年均 120.6 kCal/cm2。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20.4℃;年平均降雨量889.1 mm,平均相对湿度58.5%,年平均风速28 m/s,全年日照时间187 d。

1.2 社会经济情况

1.2.1 行政区划和人口

中市街道办事处下辖城市社区21个、农村行政村7个,面积55.7 km2,人口1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92万人。既有老城商贸区,又有新城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既有城市园林,又有生态旅游园林;城乡一体,环境优美,区位优越,经济幅射力较强,是招商引资、外商投资置家兴业的一片热土。2013年城市居民个人纯收入207 22元,农民个人纯收入8 364元。

1.2.2 社会基础设施条件

中市街道办事处是颍泉区经济、文化的中心,人民路、颍河西路、颍州路、颍上路、河滨路、北京路均为阜城最繁华的街区,有机关、企事业单位700余家,个体工商业户7 560户。城区水电气热、邮电、通讯等社会基础设施齐全。该办事处的城乡结合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种植葡萄、桃树、枣等经济果木林和花卉苗木866.67 hm2万亩,特色蔬菜大葱、双孢菇、蒜黄、大白菜、绿豆芽等266.67 hm2。“泉颍牌”大白菜、颍泉双孢菇已被省授予绿色无公害产品,阜阳“枕头馍”名传海内外,成为旅游者馈赠亲友的礼品。养殖业以黄牛、生猪、山羊、鸡、鸭为主,发展养殖大户70多户。

1.3 城镇森林建设现状

1.3.1 城镇森林建成区现状

中市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5 570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 882.6 hm2,森林覆盖率20.39%。中心建成区面积1 833 hm2,建成区人口10.86万人,绿化覆盖率37%,绿地率为35.2%,人均公共绿地18.9 m2。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区内已建有五大类绿地679.03 hm2,其中公园绿地205.20 hm2,生产绿地280.00 hm2,防护绿地32.97 hm2,附属绿地36.66 hm2,其他绿地124.20 hm2。

1.3.2 存在问题

主要是现有的绿地并未形成有机整体,特别是中心区河流、主干道路沿线的绿廊未形成整体性,绿地之间连接松散,中心区绿地之间,村庄绿地之间未形成一体,与建设优良的城镇森林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河道多采用硬质水泥驳岸,生态和景观功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广场绿地的植物配置,存在着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引发病虫害等现象;城镇森林景观特色不够明显;城镇林业发展空间受到较大限制,现有的梅园、清颍公园及北三角公园景区整体规模偏小,空间利用不合理,建设布局较为单一等。

2 规划总体思路

2.1 指导思想

按照安徽省森林城镇建设标准,围绕“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的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规格、高标准实施森林城镇创建工程,努力建成林水相依,绿廊相连,镇村绿化镶嵌的森林生态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 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政策引导、公众参与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生态优先、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管并重、建改并举的原则。

3 建设目标和内容

3.1 建设目标

总目标:以建成区为核心,全面整合道路林网、水系防护林、城区绿地、村庄绿化等多种模式,建立以防护林为主,生态廊道相连,城镇村庄绿化镶嵌,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实现森林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到2018年新增森林面积195.26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9%,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达21 m2以上。

3.2 建设内容

3.2.1 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依据安徽省森林城市(城镇)主要评价标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森林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情况及森林城镇的发展目标,确定中市街道办事处森林城镇的建设布局为生态体系构成的“一核、一网、六园、多点”。

(1)一核

以中市街道办事处中心区绿化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建成区内道路、河流的绿色通道,绿地休闲广场,办事处中心区片林和单位居民区小区绿化。在以乡土树种的基础上,引进珍稀树种,增加四季花木,提高绿化的质量和档次。通过森林城镇建设,形成点成景、线成荫、带成廊、片成林、相互交织的有机整体。

(2)一网

是指农田林网,是连结中市街道办事处各村庄的生态骨架。规划按照安徽省平原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技术标准,对中市街道办事处路、河、沟、渠、堤等地段的其他宜林地,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营造农田防护林带(网)。农田林网结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坚持点、线、带、面结合,针叶、阔叶树混交,常绿、落叶树合理布局,乔、灌、草立体搭配,建骨架、配网格,使农田林网绿化率达到90%以上。不仅形成优美的道路景观和宜人的道路小气候环境,而且对道路交通污染起到良好的隔离防护和吸收净化作用。规划造林树种有:法梧、栾树、女贞、无患子、乌桕、苦楝、水杉、池杉、枫杨、柳树、银杏、紫叶李、木槿等。

(3)六园

分别为生态园、梅园、清颍公园、北三角公园、古西湖生态产业园和古西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①生态园。占地面积76.67 hm2,坐落在阜城西北城乡结合部,古颍州西湖遗址,欧阳修“会老堂”北侧,系农业结构调整,改造治理泉河洼地而建。生态园由十四部分组成。东南部是果树种植示范区,主要有葡萄园、梨园、桃园、石榴园、樱桃园、柿园、苹果园、枣园、斑竹园和桂花、香樟、枇杷、银杏等稀有树种园;中部为水上乐园和垂钓中心,养有日本锦鲤、斑点叉尾鲢、银鲫等珍稀鱼类;北部为动物园,有斑马、天鹅、海鸥、孔雀、火烈鸟、鸳鸯、猕猴、骆驼、牦牛、梅花鹿、鸵鸟、黑熊、棕熊、金刚鹦鹉等80余种动物;中北部为文化园、高尔夫球练习场、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北部为五牛园和盆景园;西部为热带植物园区,引进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珍贵树木,其中佛肚树、盘根榕树等最为名贵;西南部为恐龙园,主要展示霸王龙、暴龙、长颈龙等;南部为休闲中心,设有棋牌室、茶楼、餐饮等,与水上音乐茶座隔湖而望;中南部为大型游乐园,是游客活动的好天地。

规划利用原有森林资源,适当栽植发展各种阔叶彩叶树种,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盆景、珍稀植物,开展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和森林旅游活动。

②梅园。占地面积4.13 hm2,以种植梅花为主,规划利用现有梅园进行改扩建,引进珍稀四季花木,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园区。

③清颍公园。清颍公园始建于1953年,占地5.67 hm2。地处颍泉区商业中心,繁华地段,滨(泉)河而建,四季花香鸟语,毓秀隽朗,素有“绿色明珠”、“城市氧吧”之称,独具现代园林气息,更以其服务内容的综合性、服务设施的完善性和人文景观的科学性为特点,着重体现阜阳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的建园理念,是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观瞻为一体的高品位、高质量的综合性公园。因为建园已久,很多服务设施有待加强。按照兼顾生态性、群众性、休闲娱乐性的要求,分别规划不同功能区域,以满足青少年、中老年等社会各层次人群的愉悦需求,使其成为以现代风格为主,融入阜阳文脉,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健身娱乐、文化科普、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④北三角公园。占地面积2 hm2,位于道路交汇处,形成不利于城市建设的三角地带。规划将其建成三角公园,种植如银杏、女贞、枫杨、悬铃木、无患子、栾树、合欢、枫香、榉树、三角枫、柳树、刺槐、紫叶李、紫薇和月季等常见树种,使其成为一个自然绿色生态场所。

⑤古西湖生态产业园。规划总面积280 hm2。产业园以欧苏文化底蕴为传承,以生态产业为主导,以乡村旅游为主线,以建设阜城后花园为目标,把产业园建设成为生态优美、产业发展、具备休闲旅游功能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园区建设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打造具有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园区项目分为六大板块: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区、农家乐园区、花卉园艺区、水果采摘区、莲藕种植区、精品蔬菜区。园区内可栽植乔木树种(栾树、枫杨、香椿、楝树、柳树),灌木树种(蔷薇、红叶石楠、紫薇等),草本(狗牙根、苔草等),水生植物(睡莲、香蒲、荷花、菱角、浮萍等)。

⑥颍泉区古西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2 333.33 hm2。园区先后落地了春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洁龙蔬菜专业合作社、安徽雪俊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阳光花卉有限公司、绿之源农业有限公司、金满地农业有限公司、华江弯温泉度假村、兆丰农业有限公司、王家坝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6家知名企业,带动投资6.5亿元,设施农业建成面积达56 hm2。园区重点企业春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卉生产基地,一期完成投资8 000万元,建设玻璃温室大棚及单体大棚8.8 hm2,生产的玫瑰、菊花和郁金香等鲜切花,热销上海、南京等地,是省内规模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

“六园”规划扩大以葡萄、枣、樱桃、桃树、李、杏、猕猴桃等为主的经果林,面积达到666.67 hm2;发展花卉苗木533.33 hm2。

(4)多点

中市街道办事处辖21个社区,7个行政村。在做好各社区的绿化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村庄绿化。村庄是仅次于建成区的人员聚居区,绿地发展迅速,已与城镇建成区形成连片。规划利用全省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实行旧村庄改造,大力发展村片林,重点在环村片林、村庄内道路、河流的绿色通道建设,庭院林、水口林、小型公园、绿地休闲广场建设,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和特色经果林的建设上,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绿化村庄。

3.2.2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1)规划在生态园和清颍公园各建一处森林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定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2)在古西湖生态产业园内设置一处生态科普画廊。

(3)建立义务植树活动组织机制, 促进全民义务植树,完善各种类型的纪念林基地建设,如先锋林、巾帼林、青年林等。

(4)结合现有各大公园现状,开展动植物认养活动,提高全民生态建设的意识。

3.2.3 森林生态保护建设

(1)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宣传工作,切实保护现有森林资源,防止破坏森林案件和森林火灾的发生。

(2)城镇绿化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保证其数量占森林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70%以上。

(3)引进珍稀植物,丰富树种多样性,提高绿化质量和档次。

(4)完善现有的绿化管理队伍,科学栽植,严格管护,确保树木成活率及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 结语

中市街道办事处要把森林城镇创建作为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建设生态强省的具体体现,以城镇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河道绿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城镇绿化造林工作;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构建城乡一体的城镇森林网络;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确保造林向沟渠、村庄转移,植树绿化向生态美化转型。相信中市街道办事处在森林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一定能建成为一个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树种多样、景观优美的省级森林城镇。

(责任编辑:杨婷婷)

全省林业局长会议在合肥召开。2月4日上午,全省林业局长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省政府对会议的召开高度重视,会前,省委副书记李锦斌、副省长梁卫国专门作出重要批示。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4年林业工作,部署2015年林业工作任务,动员全省广大林业干部职工,主动适应林业建设新形势,全力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推进依法治林,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731.1

A

2095-0152(2015)01-0071-03

2014-12-01

2014-12-20

杨婷婷(1982-),女,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及林业规划设计。E-mail:yttecko@163.com

猜你喜欢
办事处城镇绿化
朱屺瞻《绿化都市》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文化边城镇远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我爱绿化
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纪事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建立及其活动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