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卡塔尔外交政策演变和中卡关系

2015-12-18 04:49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卡卡塔尔伊斯兰

潘 光

2006年以来,由于一起参与联合国文明联盟的工作,本人与卡塔尔埃米尔的母亲谢赫·莫扎王妃多次交谈,听她介绍了不少关于卡塔尔的情况。在此期间,本人又几次赴卡塔尔参加研讨会,还担任了卡塔尔基金会若干项目的评审委员,由此对这个国家的兴趣日增,便写成了这篇文章。

卡塔尔的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力和外交政策灵活性

在中东,卡塔尔从面积和人口上看并不算是个大国,但其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力却远远超越了纯地理含义的国力。经济上,2011年卡塔尔人均GDP达到8.8万美元,居世界第一,2012年更达到10.3万美元。①数据来源:卡塔尔统计局。卡塔尔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超过1,00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极力将自身打造为全球投资中心,并通过政府拥有的卡塔尔投资局和其他由国家主导的投资机制有效引导和拓展其经济影响力。政治方面,卡塔尔在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口国组织和海合会内均拥有重要影响力。同时,卡塔尔利用半岛电视台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和政策,并通过主办亚运会和获得世界杯主办权扩大文化影响力。

以上述硬、软实力为基础,卡塔尔的外交政策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一方面,卡塔尔与美国、北约密切合作,是美国中央司令部所在地,对美国推进在中东的军事战略目标,支持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还是在美国及其盟友对叙利亚、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武装的空袭中,乃至西方可能对伊朗发起的“软”、“硬”打击中,卡塔尔的角色都是十分关键的。但另一方面,卡塔尔又是激进的伊斯兰萨拉菲主义(Salafism)和瓦哈比派(Wahhabi)的积极支持者。塔利班和不少激进的伊斯兰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都设有办事处,甚至“基地”组织都明里暗里从卡塔尔某些财团和家族获得资助。一方面,卡塔尔一直积极支持以阿巴斯为首的巴勒斯坦政府,也与控制加沙地区的哈马斯当局建立了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它又允许以色列在多哈设立贸易办公室,积极与以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卡塔尔一手创办的半岛电视台的作用也广受非议:一方面,它积极推动“阿拉伯之春”,大力支持各国反对派,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在中东地区搞“民主改造”、“政权改变”和“颜色革命”鸣锣开道;另一方面,它又为本·拉登、扎瓦希里等“基地”组织领导人提供讲台。值得注意的是,卡塔尔在美国及其盟友和它们的对手伊朗之间也徘徊不定。与沙特阿拉伯不同,卡塔尔对伊朗的整体态度较为软化,在支持西方反对伊朗核计划的同时又与伊朗保持着友好关系。

国际观察家们指出,当外国投资者和国际社会担心中东地区的持续不稳定状态时,卡塔尔却把区域动荡视为不可多得的机遇,采取四面出击、八面玲珑的战术,在各派力量中巧妙周旋,积极充当“调停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努力塑造其政治和经济“稳定堡垒”的形象,其不变的原则就是千方百计维护和拓展自己的利益。②多赛(James Dorcy):《从瓦哈比视角看卡塔尔对沙特的挑战》(Qatar’s Challenge to Saudi Arabia:An Alternative View of Wahhabism),载《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评论》(新加坡), 2013年1月30日。

中东剧变以来卡塔尔外交政策的演变

2010年底突尼斯发生动荡,随即蔓延至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国,卡塔尔立即以超乎寻常的积极姿态介入这场所谓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在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出走、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倒台、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被推翻、叙利亚反政府运动迅速扩展等事态发展中,卡塔尔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支持“阿拉伯之春”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以沙特、阿联酋为代表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仍各存疑虑。西方国家非常担心激进伊斯兰势力乘机崛起,特别是“基地”组织趁乱扩展力量。沙特、阿联酋等国则有三怕:一怕西式民主自由浪潮冲击伊斯兰主流价值观,二怕穆斯林兄弟会等跨国伊斯兰组织威胁君主世袭体制,三怕伊朗支持的什叶派在中东扩张势力。卡塔尔虽与美欧保持密切关系且又是海合会成员,但却采取了与美欧均不相同的策略。一方面,卡塔尔支持阿拉伯国家的亲西方自由派搞“颜色革命”;另一方面,卡塔尔又积极助推穆兄会等激进伊斯兰势力的壮大。

卡塔尔采取的这种两面策略必然导致其与美国、沙特、阿联酋等国的矛盾和冲突,与西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卡塔尔与激进伊斯兰势力的关系问题上,而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的争端则以利比亚、埃及等国的国内冲突为爆发点。西方舆论一直对卡塔尔与激进伊斯兰势力的密切关系颇有微词。美国《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称,卡塔尔多年来给中东伊斯兰极端组织提供庇护、外交调解、财务援助甚至是武器装备。①载《联合早报》(新加坡),2014年9月9日。美国部分国会议员称,他们怀疑卡塔尔为“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提供资金。国际舆论还不时传出卡塔尔一些石油和天然气大亨与伊斯兰恐怖组织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②周戎:《海湾国家和好背后有玄机》,载《文汇报》,2014年11月18日。对于这些指责,卡塔尔外长阿提亚极力否认并宣称:“我们排斥极端组织的观点、暴力手段和野心。”③载《联合早报》(新加坡),2014年9月9日。

与这种停留在指责与辩解层面的“嘴仗”不同,卡塔尔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冲突则扩展至政治、外交甚至军事领域。在埃及,卡塔尔全力支持穆兄会与亲西方自由派合力推翻穆巴拉克政权,并给予穆尔西总统为首的穆兄会政权大量经济、军事援助,而沙特、阿联酋等国直到最后一刻仍希望穆巴拉克能渡过难关,对穆尔西和穆兄会持敌视态度。因此,当塞西为首的军人集团推翻穆尔西夺取政权后,沙、阿等国立即给予塞西政府数十亿美元的援助,而卡塔尔的喉舌半岛电视台却鼓动支持穆兄会的民众反对塞西政府,结果其三名记者被埃及当局抓捕并被判刑。在利比亚,卡塔尔自2011年动荡爆发以来就一直支持伊斯兰主义民兵和穆兄会势力,而阿联酋、埃及和沙特则支持世俗武装力量打击伊斯兰主义武装分子,埃及和阿联酋甚至联合对伊斯兰武装组织实施了空袭。这场被国际媒体称为“酋长代理人之战”的冲突①载《明镜》周刊(德国),2014年8月26日。,导致沙特、阿联酋、巴林从卡塔尔召回了大使,使卡塔尔处于西方、埃及和海合会多数成员的几面夹攻之中。

然而,卡塔尔与沙特、阿联酋等海合会多数国家,埃及等温和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毕竟在中东还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在叙利亚内战、伊朗核争端、也门动乱、维护巴林和约旦稳定、推动海合会整体发展等诸多问题上都有广泛共识,各方均有修复关系的愿望。“伊斯兰国”的崛起和反“伊斯兰国”联盟的形成,为卡塔尔调整政策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卡塔尔出任海合会轮值主席并主持海合会多哈峰会,使其急于让海合会国家恢复团结,更加快了调整政策的步伐。2014年下半年,卡塔尔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政策的措施,而其他各方也相向而行,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卡塔尔宣布愿意参加打击“伊斯兰国”的联盟后,美国国务院随即表示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卡塔尔给伊斯兰极端组织提供支持和资助。②载《联合早报》(新加坡),2014年9月9日。在卡塔尔同意调整对穆兄会和激进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政策后,沙特、阿联酋和巴林与卡塔尔达成协议,三国立即恢复向卡塔尔派驻大使,从而结束了三国与卡塔尔之间长达八个月的外交危机,海合会也借机全面恢复活动。在卡塔尔承诺让穆兄会领导人离开本国,关闭半岛电视台埃及分支机构穆巴希尔电视台,并停播“埃及新闻”频道后,一名被埃及法院以协助恐怖组织传谣而判刑的澳大利亚籍半岛电视台记者被遣返,另两名也因此被判刑的卡塔尔籍半岛电视台记者则获保释。③新华社开罗电,2015年2月12日。国际媒体认为,在沙特等国的斡旋下,卡塔尔与埃及的关系正逐渐迈向正常化。④载《国家报》(西班牙),2014年12月26日。

综上所述,中东剧变以来卡塔尔外交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四面出击、积极介入,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四面碰壁、忙于应对,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四面和解、调整政策。有专家指出,卡塔尔与沙特、阿联酋等国一样,希望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稳定,但它们“分歧的核心在于其根本不同的自保战略”。①多赛(James Dorcy):《从瓦哈比视角看卡塔尔对沙特的挑战》(Qatar’s Challenge to Saudi Arabia:An Alternative View of Wahhabism)。与沙特、阿联酋等国遏制、打击穆兄会等伊斯兰激进势力以自保不同,卡塔尔的自保战略则是积极介入,支持穆兄会等伊斯兰激进团体并试图控制其发展方向。这样的战略一度似乎是成功的,使卡塔尔有时还可充当激进伊斯兰势力与温和阿拉伯国家和西方之间的调解人。然而,当伊斯兰激进运动走向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导致“伊斯兰国”这样的怪胎在伊拉克、叙利亚崛起,并拓展到利比亚、也门等国时,卡塔尔的这一战略便难以为继了,最终不得不调整政策,回到与沙特、阿联酋等温和阿拉伯国家相同的轨道上来。

近年来中国—卡塔尔关系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东剧变以来卡塔尔奉行的“独特政策”并没有改变中国—卡塔尔友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近年来,中国—卡塔尔关系发展顺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决定将外国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配额从300亿美元提升到800亿美元,旨在鼓励外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而卡塔尔成为首先响应这一举措的国家。2012年6月,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SWF)所属卡塔尔投资局(QIA)的海外投资子公司卡塔尔控股(QH)正式向中国政府提交对中国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投资50亿美元的请求。10月初,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批准卡塔尔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这就使卡塔尔这个金融巨擘一举成为当时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卡塔尔控股随后又购买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中信资本控股22%的股权,还拥有中国第三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27亿美元的股份。②扎姆贝利斯(Chris Zambelis):《中国和卡塔尔打造巨额融资新时代》(China and Qatar Forge A New Era of Relations around High Finance),载《中国简报》(China Brief),第12卷,第20期,美国华盛顿:詹姆斯顿基金会,2012年10月19日。最近,卡塔尔投资局又斥资6.16亿美元,收购香港崇光百货的母公司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近20%的股份。③载《金融时报》(英国),2014年10月20日。据了解卡塔尔海外投资规划的知情人士透露,这只是一个开端,该国随后将对中国、日本和韩国进行大规模投资,总规模可能高达150亿美元。④载《金融时报》(英国),2014年10月20日。

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三,是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也是重要的原油生产国和出口国。2008年,卡塔尔天然气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签署协议,确定由卡塔尔每年向中国供应200万公吨(m/t)液化天然气,共计25年,这是中卡能源和贸易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性事件。2009年9月,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将卡塔尔液化天然气运抵宁波港的液化天然气终端。目前,卡塔尔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可满足中国液化天然气需求的20%左右。同时,中卡能源合作领域也在迅速拓展。2012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与卡塔尔石油公司(QP)签署协议,从法国天然气苏伊士集团获得卡塔尔第4号区块40%的勘探和生产权。在该协议签订前,中石油已于同年5月加入了卡塔尔石油公司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在卡塔尔D区块的合资项目,这是中国首次投资卡塔尔能源业。此外,卡塔尔石油公司、壳牌公司和中石油还同意在浙江省建立石化炼油一体化项目,初始投资为125亿美元。①扎姆贝利斯(Chris Zambelis):《中国和卡塔尔打造巨额融资新时代》(China and Qatar Forge A New Era of Relations around High Finance)。

中国总理温家宝2012年1月18~19日对多哈进行的国事访问为上述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温家宝强调了卡塔尔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在与卡领导人的会谈中提出了由中国在卡塔尔制造下游石油产品的建议,并建议双方达成金融与投资相关的合作协议,还认为卡塔尔提出在贸易结算上实行本币结算值得研究。同时,此次访问也促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卡塔尔央行之间,以及中国银监会与卡塔尔金融中心之间正式合作协议的签署。

在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于2014年11月3~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卡双方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宣布在交通、路桥、铁路、电信、国有企业、先进技术转移便利化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建立能源与替代能源领域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在银行、金融市场等金融领域的合作,在执法安全和反恐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军工军贸合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持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意就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加强磋商与协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卡塔尔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北京,2014年11月3日。这次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声明,表明中卡关系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据报道,卡塔尔政府将于2015年12月在首都多哈为中国企业举办首届以“建筑与科技”为主题的大型专业采购展会。卡塔尔驻华使馆副馆长海叶林表示,主办中国制造展是卡塔尔领导人成功访华的成果之一,将开启卡塔尔市场面向中国企业的大门。①中新财经北京电,2015年1月7日。由此可见,中卡经贸合作正超越能源和金融两大支柱,向更加广阔的领域拓展。

近期中国—卡塔尔关系发展面临的风险

尽管卡塔尔奉行的“独特政策”并没有改变中卡关系发展的大方向,但也使中卡关系的发展面临一些风险,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卡对中东事态发展和若干热点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分歧。中东剧变发生后,中国和卡塔尔在利比亚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截然相反。此后,双方对中东动荡的总体评价和对叙利亚危机等重要问题的看法也产生严重分歧。中国不干涉他国事务的主张与卡塔尔呼吁积极干预,甚至支持以军事干涉推翻利比亚、叙利亚政权的主张相对立。中国与俄罗斯在联合国否决了西方和阿盟强力干预叙利亚的提案后,半岛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谢赫优素福·卡拉达维公开呼吁穆斯林抵制中国产品,以“抗议中国在联合国继续支持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权”。②扎姆贝利斯(Chris Zambelis):《中国和卡塔尔打造巨额融资新时代》(China and Qatar Forge A New Era of Relations around High Finance)。“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崛起后,西方和海合会国家对叙利亚内战的态度有所变化,卡塔尔在此问题上的政策也有所调整,中卡在叙利亚等热点问题上的分歧有所缩小。不过,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发展前景存在诸多变数,今后仍可能不时干扰中卡关系的正常发展。

其二,卡塔尔对伊斯兰教萨拉菲派激进势力的支持。近期,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活动在剧变中的中东地区形成新一波狂潮,并向全球迅速扩展,其中萨拉菲主义极端—恐怖团伙表现得最为活跃。“伊斯兰国”就极力宣扬萨拉菲主义,以为其“圣战”主张制造教义和理论依据。在与中国山水相连的中亚和阿富汗,迅速扩张的“伊斯兰解放党”(伊扎布特)、“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远动”、“迁移圣战组织”(伊吉拉特),“哈里发斗士”等极端—恐怖组织,都打着萨拉菲主义的“圣战”旗帜。在新疆从事分裂、恐怖活动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伊运)被列入国际恐怖组织名单后,便改头换面成立了“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IP),也打出了萨拉菲主义“圣战”旗号,极力将其暴力、恐怖活动纳入全球“圣战”之中。TIP还组织维吾尔族青年经土耳其去叙利亚参加“圣战”,并在其中选择骨干加以训练,再派回新疆从事恐怖活动。①《“东突”分子从叙交战区潜回新疆》,载《环球时报》,2013年7月1日。以上这些已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特别是新疆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尽管卡塔尔政府一直反对恐怖主义,但由于其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伊斯兰教的萨拉菲思想,因此不可避免地与奉行萨拉菲主义的激进组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很可能对中卡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其三,半岛电视台在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指责。如前所述,半岛电视台在政治上历来奉行机会主义。所谓“阿拉伯之春”发生以来,该台猛烈抨击阿拉伯国家“独裁政权”,大力宣传西方的“人权”和“民主”观念,批评中国在利比亚动荡、叙利亚内战等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2012年5月,该台英语频道播出纪录片《奴隶制:21世纪的危机》,描述了世界各地的“强迫劳动问题”,其中一部分重点关注中国的“监狱劳工”。②扎姆贝利斯(Chris Zambelis):《中国和卡塔尔打造巨额融资新时代》(China and Qatar Forge A New Era of Relations around High Finance)。为此,中国有关部门拒绝延长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某驻华记者的签证。自卡塔尔调整其“独特政策”以来,半岛电视台对中国的态度有所改变,播出了一些对中国比较友好的节目,但其喜欢对别国内政指手画脚的作风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卡塔尔政府与半岛电视台的关系众所周知,半岛电视台对中国的类似指责必然会对中卡关系进程造成冲击。

中卡关系进一步发展进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

展望前景,中卡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既有巨大的潜力和诸多机遇,又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要挖掘潜力,抓住机遇,应对风险和挑战,就需要细致、妥善地处理好一些复杂、敏感的问题,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在继续发展中卡能源、金融合作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在中卡经济贸易合作中进一步拓宽领域,提升层次。

中卡能源、金融合作对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是中卡经贸合作的两大重点,我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继续对此积极、稳妥地加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涵不仅是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贸易通道经济带,更重要的是构建实体经济层面上的产业带、产业链和价值链,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以这样的思路促进中卡经贸合作,可解决目前在能源合作等方面存在的实体经济合作薄弱、资源合作比重过大、贸易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实现合作的转型升级,如加强在包括液化天然气、石化领域在内的油气生产和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就是实现能源合作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目前双方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我国应充分发挥双方作为创始成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中国建立的“丝绸之路基金”的作用,使两者成为中卡金融合作的新增长点。当然,中卡经贸合作不应仅局限于能源和金融领域,还应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充分发挥两国经贸互补优势,促进相互投资,扩大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特别是交通、路桥、铁路、电信、军工、国有企业、先进技术转移便利化等方面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2.严防打着“萨拉菲”旗号的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活动,又要将其与萨拉菲宗教信仰严格区分。

“萨拉菲”一词的原意为“祖先”,该派信徒主张严格遵循伊斯兰教先知和祖先的教法、教律。然而,该派中一些极端分子歪曲了这些主张,鼓吹以暴力手段打击没有照此办理的穆斯林,甚至以“圣战”消灭“异教徒”。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严防萨拉菲派极端分子对中国的渗透,并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与邻国合作打击萨拉菲派极端分子的暴力恐怖活动。同时,我国应将打着“萨拉菲”旗号的极端、恐怖组织与萨拉菲派信仰和信徒,以及以萨拉菲意识形态为指导原则的卡塔尔等国政府严格区分开来。在处理与卡塔尔关系时,我国应特别强调不同文明、宗教、民族的对话交流和包容互鉴,在拓展经贸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领域合作,加强两国在文化、教育、卫生、科研、旅游、新闻、青年、体育、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真正做到“民心相通”。近期,我国应认真筹划,细致组织,办好2016年“中卡文化年”的相关活动。

3.在中东事态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加强与卡塔尔的磋商和协调。

在打击“伊斯兰国”、叙利亚内战、利比亚动荡、伊朗核问题、巴以冲突、也门内乱等中东重大热点问题上,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卡塔尔的磋商和协调,目前尚可通过现存的中国—阿拉伯国家联盟、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之间的对话机制来进行,但条件成熟时应建立中卡之间的高层次、定期双边对话机制,以更加直接和快捷的方式互通信息,交换看法,增信释疑,协调立场,加强合作。

猜你喜欢
中卡卡塔尔伊斯兰
大熊猫来到卡塔尔
2021年第1季度中卡市场特点:创历史新高,领涨商用车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