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与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转折趋势

2015-12-18 04:49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族主义埃及民族

王 泰

第一次世界大战塑造了的新的世界格局,成为20世纪世界史具有转型意义的重大事件。就近代埃及的历史进程而言,一战是其民族主义运动发展的重要分水岭。从19世纪末到1919年①Margot Badran,Dual Liberation Feminism and Nationalism in Egypt 1870~1925,Spring,1988,p.24.,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是消极、谨慎、改良式的发展; 1919~1952年,埃及完全独立,埃及民族主义运动转变为积极的、斗争的、革命式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社会基础、阶级对抗以及国际环境变化的角度,就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嬗变进行初步分析。

一、战前民族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70年代埃及民族主义开始萌芽,西方的殖民入侵是埃及民族主义出现的社会背景。19世纪中期,埃及政府开始大量举借外债,70年代,财政陷入严重困境,几乎要用三分之一的收入来偿还债务①Jason Thompson,A History of Egypt: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Cairo: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2008,p.248.,1876年,埃及外债已达6849万多英镑,所付利息占国家收入的一半以上。②郭应德:《阿拉伯史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1878年,二元控制委员会的建立使法国和英国成为埃及财政的合法支配者。英法的步步为营使埃及普通民众很难在初期就意识到埃及潜在的民族危机。随着贾迈勒丁·阿富汗尼的到来及其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大批有觉悟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民族主义意识在埃及社会萌芽,民族主义运动初露端倪。

阿富汗尼是19世纪阿拉伯世界著名的民族主义者,在其亲眼看见西方殖民国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苦难后,就确立了帮助伊斯兰世界人民摆脱殖民统治的目标,其思想中包含着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1871~1879年,阿富汗尼来到埃及,在埃及开始了他的民族主义活动。首先,阿富汗尼利用爱资哈尔大学作为宣传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的平台。阿富汗尼以新颖的方式教育学生,用犀利的语言抨击“欧洲内阁”③杨灏城:《埃及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页。,他以学校为中心的宣传使民族主义受到了大批有民族忧患意识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支持,其中包括著名的阿拉比、穆罕默德·阿卜杜勒。民族主义思潮以爱资哈尔大学为中心开始在埃及扩展。第二,利用报纸传播民族主义、抨击殖民罪行。《埃及报》、《商业报》成为阿富汗尼思想攻击亲英政府殖民主义的有力武器。埃及青年在进步报纸和杂志的影响下,进一步成长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先头力量。第三,成立政党介入政治,直接为实现民族独立服务。“民族党”成为埃及民族主义思想最初的运动载体,阿富汗尼作为埃及民族党的领导者之一,将有志之士团结在组织周围,以政党作为活动据点,开始了政治实践。然而,民族主义看似良好的发展势头,在陶菲克倒向英国并将阿富汗尼驱逐出境后宣告破产①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8页。。尽管如此,阿富汗尼留下的民族主义遗产仍成为埃及民族主义者的指导思想,这些有志之士接受了他的精神馈赠,成为早期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核心力量,并组织1882年的阿拉比反英大起义。

1882年的阿拉比运动源于埃及各阶层对亲英政府的不满。1881年,阿拉比在军队的支持下向埃及政府提交请愿书,主要内容有“改编政府部门,召集代表委员会会议,扩大军队规模”②Thompson,Jason,A History of Egypt: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Cairo: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2008,p.253.。在强大的压力下埃及政府被迫同意了阿拉比的建议。这些举措无疑威胁到了英国对埃及政府的控制,英国开始诉诸武力镇压阿拉比起义,起义最终失败,阿拉比被处死,初生的民族主义运动遭到了亲英政府无情的打击。

1882年至1914年是战前埃及民族主义发展的又一阶段。1882年,英国诉诸武力在埃及国内对阿拉比运动进行镇压,大量的民族主义者遭到逮捕,埃及民族主义热情在阿拉比运动失败后大为受挫。在英国占领埃及的最初10年,埃及社会并未出现有效的抵抗运动,民族主义运动处于沉寂时期。然而,民族主义形式上的低潮并不意味着思想上的停滞,十多年的殖民占领使英埃矛盾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不断激化,民族主义思想在殖民环境下逐渐发展,民族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再次勃兴。

英国对埃及实际上早已垂涎三尺,控制埃及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本性所决定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已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急需殖民地提供市场和原料,占领埃及不仅意味着殖民地的扩展,更意味着掌握了通往东方世界的咽喉——苏伊士运河。1882年接管埃及之后,英国在政治上开始施行一整套的统治方案,如遣散埃及军队、派遣总督管理埃及事务、在埃及政府之内安插高级专员、解散议会、以顾问的形式控制埃及财政、缩减教育开支等。当埃及人遭受殖民痛苦时,侨居埃及的外国人却过着舒适的生活:殖民者们相对于改善埃及民众的生活水平而言,更愿意花钱为在埃及的欧洲人建造一个环境优越的郊区;当电这一新能源引入开罗的时候,也仅供欧洲上层享受;城市的公务员、大商人皆为欧洲人。③“Colonisation of Egypt”,http://library.thinkquest.org/04oct/01218/nationalism/preww1.html.2013-11-26.这些以英国利益为中心的统治政策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成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再次兴起的重要背景。殖民政策的差别对待则是英埃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加上阿富汗尼的思想的影响,民族主义思潮逐渐成为埃及民众排斥殖民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英国殖民统治造成的经济恶果,促使埃及民众的反英情绪进一步高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纺织机由1878年的60,840台增加到1903年的81,450台,从而使棉花的需求量逐年上升。①杨灏城:《埃及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1页。英国政府强行扩大埃及棉花的种植面积,再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②Ellis Goldberg,“Peasants in Revolt-Egypt 191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iddle East Studies.Vol,24,1992,p.264.对埃及棉花大量收购。单一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的锐减,加上重税的承担,使得埃及农民的生活急剧恶化。到一战前夕,“90%的小农户平均每户只有1费丹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不能一饱”③郭应德:《阿拉伯史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英埃矛盾在农村产生并激化。民族工业崩溃是这一时期埃及经济问题的又一表现。虽然英国为保证埃及有能力偿还债务,注重发展埃及经济,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更多是将埃及作为自己的殖民市场和原料产地加以利用,埃及本地经济反因英国商品的大量涌入而崩溃。全国制糖厂、纺织厂的生产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表现大不如19世纪中期。伊斯梅尔时期,全国有64家糖厂,伊斯梅尔被废黜后,许多糖厂倒闭,部分糖厂让与一家法国公司。④杨灏城:《埃及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4页。埃及的民族企业受到殖民政策的极大冲击,作为直接社会利益受害者的埃及民族资产阶级首先表现出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他们成为早期埃及民族主义的重要倡导力量。随着西方力量的介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埃及的出现,埃及工人阶级也开始出现,1873年,埃及已有工人2万多人。⑤郭应德:《阿拉伯史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外国投资者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常常以降低对工人的支出为手段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埃及工人经常处于低工资,低保障的状态之下⑥“Colonisation of Egypt”,http://library.thinkquest.org/04oct/01218/nationalism/preww1.html,上网时间:2013年11月26日。,恶劣的生活环境、微薄的工资待遇使新生的埃及工人阶级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亦萌生不满。

不堪言状的政治经济困境使得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终于在沉寂多年后,在1906年“丁沙微事件”的激化下再现。“丁沙微事件”激化了埃及各界的反英情绪,成为埃及民族主义意识确立、埃及民族主义政党兴起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使埃及人意识到不能再将希望寄托于外国统治,独立才是实现发展的前提。①Jason Thompson,A History of Egypt: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Cairo: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2008,p.267.埃及民族主义者继承了阿富汗尼的衣钵,纷纷组建政党的谋求民族独立,最为著名的政党是由穆斯塔法·卡米勒建立的“新祖国党”和由马哈茂德·苏莱曼建立的“乌玛党”。卡米勒创办《旗帜》作为宣传自己民族主义思想的阵地,主张以舆论的影响作为筹码,通过谈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他认为埃及不需要由英国来处理事务,不需要改革,新祖国党以伊斯兰价值观为核心团结埃及民众,呼吁英国立即结束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同为民族主义倡导者的马哈茂德·苏莱曼所建立的乌玛党不主张使用暴力手段反抗殖民者,他认为埃及的独立可以通过法律以及对话的政治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可作为埃及与英国谈判实现政治独立的筹码。尽管两党在思想和实践主张上有细微不同,但都是埃及民族主义的卫士,几乎都通过报刊方式宣扬民族主义,通过对话参与政治的形式实现民族解放,都与阿富汗尼的主张一脉相承。但是,埃及的资产阶级这一时期在政治上、经济上仍表现得十分软弱,“按照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根本不可能实现埃及的独立”②郭应德:《阿拉伯史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317页。。“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充分发动群众与英帝国主义斗争,而是尽力避免阿拉比式的革命行动,把斗争局限在合理的范围之内”③同上。。以政党作为民族主义运动载体来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从结果看并不理想。

有学者曾提出,“世界范围的近现代民族民主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即所处的社会出现新的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诞生,出现新的意识形态——民族民主意识的产生传播和发展”④王京烈:《中东政治思潮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载《西亚非洲》,2006年第6期。。就这一时期而言,传统农业仍然在埃及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并未取得较大发展,新兴的经济成分以及社会势力相对软弱,新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足。埃及知识分子虽已具有了民族主义意识,但埃及社会整体的民族意识仍十分薄弱,埃及民族主义在缺乏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之上很难实现突破。总之,1882~1914年,埃及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虽有所发展,但殖民统治力量的强大、埃及民族主义力量的弱小注定了这一时期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呈现出失败的、谨慎的、改良式发展的特点,民族主义意识仍需强化、民族主义社会基础仍旧薄弱,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实现突破的国际、国内条件仍不具备。

二、战争期间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其局限

战前,英国顾忌国际舆论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对埃及的控制仍有所保留,埃及名义上仍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行省之一。随着大战的爆发,英国将完全控制埃及的想法逐步付诸实践。首先,随着战争的发展,土耳其成为英国敌人的态势逐步明朗,在此情况之下,让埃及彻底从土耳其手中独立,由英国来控制可谓一举两得,既可对敌国土耳其进行打击,又可将埃及作为战时的物资供给地和军事基地。其次,苏伊士运河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无论在战中还是战后,对英国来说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一名英国军官在战后提及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时说到,“苏伊士运河是英国海上的生命线,是英国通往东方殖民地最为有利的道路。通过苏伊士运河能有效地调集军队应对印度及其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即使在和平时期,作为通往东方的高速海路也能够节省帝国的燃料和时间,有益于英帝国发展。站在帝国海洋运输的角度,英国保持对埃及牢固的控制是帝国安全和繁荣的基础”①G.H.Bennett,British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Curzon Period,1919-1924,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5.。这些原因使埃及在一战中的地位显著,“成为敌对双方力争之地”②杨灏城:《埃及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英国自然要对埃及实施严格的战时殖民控制,来保证帝国的利益。1914年11月2日,英国正式宣布对埃及实行军事监管,12月18日,英国以埃及保护国的角色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③Jason Thompson,A History of Egypt: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Cairo: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2008,p.271.

战争时期英国对埃及极端的政治控制,成为埃及民族主义继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英国对埃及政治上的严格控制首先表现在埃及王位继承问题上。1914年11月3日,英国宣布埃及与土耳其的关系终结,并任命新的埃及统治者卡米尔·侯赛因取代阿巴斯二世,侯赛因不是以土耳其总督的身份,而是以埃及苏丹的身份成为埃及的统治者,看似实现独立的埃及已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17年侯赛因死后,王位并非由其子继承,而是由其同父异母的兄弟福阿德继承①Jason Thompson,A History of Egypt: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Cairo: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2008,p.272.,原因是福阿德年老易于英国控制,埃及王位成为英国控制埃及的工具之一。对行政权力的控制是英国对埃及政治控制的另一表现。自1914年战争开始后,大量的英国士兵和文官涌入埃及,掌控埃及政治。1916年,英国在埃及再次实施戒严法,军事法官开始接管民事法庭,立法议会也处于暂停状态,埃及持不同政见者常常遭到监禁。②“Colonisation of Egypt”,http://library.thinkquest.org/04oct/01218/nationalism/preww1.html,2013年11月26日。埃及政务几乎完全落入英国殖民者之手,此时的埃及政府也成为英国殖民者肆意掠夺埃及的帮手。政治上的严密控制使这一时期的埃及民众毫无政治自由和权利可言,埃及民众被禁止跟英国的敌对国往来,严禁五人以上的聚会,军事管制政策使英国当局可随意逮捕、审讯、监禁、流放、处死任何人。英国当局在埃及的种种政治举措进一步激化了英埃民族矛盾,也为埃及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第二,战争时期埃及不断恶化的社会状况,成为埃及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的直接因素。一战期间,埃及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宗主国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基地的作用”③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被卷入战事的埃及民众必须负担英国在战争中的粮食供给、土地供给和军费供给,必须承受繁重的赋税和不断上涨的物价,埃及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城市居民因粮食缺乏、物价上涨,生活状态急剧下降;农村的情况更加糟糕,“三分之二的耕畜被征集”④郭应德:《阿拉伯史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大部分土地和水力资源被外国资本垄断,被迫发展单一作物,英国军事当局还强行廉价收购农民的粮食、牲口和饲料供驻军使用,农民缴纳完规定的粮食后所剩无几,不足糊口。⑤杨灏城:《埃及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页。此外,英国还在埃及大量征召劳工队和骆驼兵作为前方战线的补给军,大量埃及劳动力在战争中死亡,对埃及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据统计,到1917年,约有21,000名埃及人被调集担任战争中的牲畜运输队,其中有220人在运输过程中死亡,4000多人死在医院,截至停战协议签订时,已有29,000名埃及人被强迫征集至牲畜运输队中。①Marguerite Skilling,“Egypt and World War I”,Historian,Vol.11,No.2,1949,p.213.埃及民众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妻离子散、劳动力缺乏,这些引起了埃及民众对英国统治者的诸多不满。

第三,战时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客观上壮大了民族主义运动的潜在队伍。战争期间,与政治、社会上遭遇的挫折不同,大战为埃及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大战期间,英国军队涌入埃及并将2亿英镑注入埃及经济,这成为埃及工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推动力。②A.A.博亨主编:《非洲通史(第七卷):1880至1935年殖民统治下的非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274页。为了保证战争日用品的供给,英国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劳动力、交通运输、食物、饲料的稳定的卖方市场,③Marguerite Skilling,“Egypt and World War I”,Historian,Vol.11,No.2,1949,p.211.这就迫使英国政府允许一些埃及日用品生产企业发展,埃及民族工业在此基础上取得显著进步。埃及日用品的出口数额在战争期间增加了两千多万英镑,④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对外贸易逆差额高达21.34亿英镑,1916~1918年间的埃及越来越富有。⑤Marguerite Skilling,“Egypt and World War I”,Historian,Vol.11,No.2,1949,p.211.另一方面,由于战争对英国的牵制使英国无暇东顾,向埃及输出的商品数量不断减少,这对埃及的民族工业起到了近似于关税保护的作用,借此机会,埃及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其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显著。一战期间,棉纺织产量不断上涨、规模逐渐扩大,甚至建立了“全国纺织公司”,棉纺织量相对战前增长了15%~20%。⑥Keither Robbins,The Eclipse of a Power(1870—1975),Oxford:Longman,1983,p.142.埃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一战期间整体上处于繁荣状态。

一战期间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壮大了埃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随着一战的爆发,埃及民族工业的发展,埃及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1907年埃及工人人数为457451人。为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埃及成立了许多工会组织,工会的出现,显示出埃及的无产阶级已经呈现有组织的发展态势,他们将成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最有效的潜在力量,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尽管英国在埃及实施的保护国制度引起了埃及民众的痛恨,埃及民众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埃及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扩充了民族反抗的队伍,但民族主义运动并未实现质的突破,乃至“几乎没有发生过抗议”①Jason Thompson,A History of Egypt: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Cairo: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2008,p.272.,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战争期间埃及作为英国重要的供给国之一,也被卷入世界大战之中,虽然英国和埃及之间矛盾不断尖锐,但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与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埃及国内的人力、物力、财力几乎全被运用于取得战争胜利之上,埃及民众、军队甚至牲畜几乎全部投入到对抗同盟国的战争之中,埃及民众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在此时进行反抗英国的民族主义运动。第二,战争期间,英国为了确保在战争中生死攸关的日用品供给不至于中断,允许埃及发展民族工业以保证英国在战场中的供给,这使埃及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三,战时,“英国担心棉花物资会流入敌国之手,于是承诺对埃及的棉花进行合理收购,并成立了棉花控制委员会,委员会将棉花的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这一时期棉花的价格高于战前,这些措施保证了埃及农民的收入。”②Robert L.Tignor,“The Egyptian Revolution of 1919:New Direction in the Egyptian Economy”,Middle East Studies,Vol.12,No.3,October 1979,p.43.英国在棉花领域的政策在给埃及农民阶级带来不错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埃及民族工业的发展,埃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正因此才得以壮大。所以,埃及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不愿在此时成为反英力量。故此,埃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形成足够团结的力量来确保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实现突破,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坚固的社会基础仍未形成,这成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战时并未爆发的重要原因。

对英国来说,幸运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的反英运动并未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埃及民族主义停滞不前。英国对埃及极端的殖民控制和埃及不断恶化的社会状况构成埃及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重要历史环境,新兴阶级的壮大成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重要的社会潜在力量,这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成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只是给予英国成功控制埃及的机会,也给予了埃及民族主义发展的特殊环境。

三、战后民族主义运动的转折与突破

一战后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就国际环境而言,一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衰落迹象,美国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突破,世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新的国际形势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转变提供了客观环境。就国内环境而言,英埃民族矛盾在战后英国对埃及的进一步掠夺之下更加尖锐,严峻的民族危机促使埃及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空前团结。埃及民族主义运动方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新突破。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主义运动方式得以转变的国际环境。英国实力的衰退是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显要特点之一,这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实现突破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英国的衰退主要表现为:经济陷入困境、军事实力下降。其一,一战使英国经济遭到巨大的冲击。据统计,英国在战争期间的军事费用已占国民总财富的32%,到1918年,英国的军费开支已经占了GDP的一半,是战前的20倍。①John Young,Britain and the Worl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London:Arnold,1997,pp.57-58.为应对战争,英国不得不举借外债,从债权国成了债务国,至战争末期英国已向美国举借9亿英镑。②施菊英:《世界全史·世界现代前期经济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一战后英国的经济总体上相对战前倒退了510年,③Keith Robbins,The Eclipse of a Power(1870--1975),Longman,1983,p.142.英国因一战损失惨重;其二,英国军事力量衰弱是英国战后实力退步的又一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应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英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加之经济衰退,英国不得不大力缩减其军费支出。1919年,英国的军费开支虽较战争期间大为缩减,但仍高达3.95亿英镑,而到1923年,英国的军费仅为0.45亿英镑。④John Gallagher,The Decline、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p.96.军费的削减、军力的衰弱使英国不再具备战前镇压众多殖民地起义的能力。总之,英国的衰落使其对世界事务,包括对其殖民地在内的控制力大为减弱,这就在客观上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实现新突破提供了可能。

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基础的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特别是美国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实现新突破的另一因素。美国战后的国际行动和相应的国际政策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最大的赢家,威尔逊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心人物,1918年,威尔逊表示美国要“携其信心、实力、理想主义”⑤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来影响世界,他的新外交、民族自决等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主张尊重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权利,大国不应该对其他民族国家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各国人民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怎样实现本国的独立。这些内容将包括埃及在内的各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热情点燃,殖民地人民对实现民族独立更有信心。一战后,美国建议成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盟约》中清楚规定:保持各国领土完整,行政独立,这就使各国独立以国际法的形式确立下来,很大程度上鼓舞着殖民地群众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主张为埃及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带给受殖民主义压迫的埃及人民以民族独立的新希望。

十月革命的成功对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正面教育的作用。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埃及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成立了埃及的共产党-“埃及社会党”①郭应德:《阿拉伯史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埃及工人阶级自此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着力量支持。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主义运动方式转变的国内环境。一战后埃及国内的重重困境成为埃及民族主义由“改良”转为“革命”的直接因素。英国在一战期间对埃及实行暂时的保护国政策在战后并未停止,控制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是英国战后为恢复国力无法放弃的想法。为摆脱战争影响,英国将国内的战争伤害转嫁到殖民地民众身上。埃及各阶级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各阶级要求独立的诉求也越发迫切,民族主义运动的支持力量逐渐形成。

第一是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民族主义”运动支持力量的确立。1914年一战爆发后,对日用品的迫切需求使英国允许并鼓励埃及发展民族工商业。但战后,为恢复国力,改善经济困境,英国重新将埃及作为殖民市场,对埃及经济进行殖民掠夺,资本输入、商品倾销、民族工业的破坏成为战后埃及经济的主要特点。与此同时,英国在埃及大力推行低关税制度,大量的英国产品涌入埃及市场,埃及民族工商业无力与英国工业竞争,许多企业纷纷破产,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直接的受害者。政治上,大量的英国公务人员涌入埃及,控制埃及政治事务,埃及的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根本无力进入埃及的权力主宰阶层,据统计,在克罗默时期约有三四百名英国公务员在埃及担任行政事务工作,至战后这一数字竟达到1600至1700之间。②Marguerite Skilling,“Egypt and World War I”,Historian,Vol.11,No.2,1949,p.207.面对经济、政治上的压迫,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独立才能实现发展,通过民族主义运动实现埃及独立自然得到埃及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支持。

第二是无产阶级作为“民族主义”运动支持力量的形成。一战后,英国为恢复战争损失开始大力发展经济,重新霸占埃及市场,不仅对埃及民族资产阶级造成了伤害,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埃及无产阶级的利益。埃及就业率从1905年的27%降至1920年的23%①Marguerite Skilling,“Egypt and World War I”,Historian,Vol.11,No.2,1949,p.207.,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居不下,使战后以工资为生的埃及工人阶级的生活极端窘迫,工人阶级对英国统治者的不满情绪高涨。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埃及的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可以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帮助祖国家实现独立,埃及工人阶级正式成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三是埃及农民作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社会力量的条件成熟。一战期间,埃及农民必须向英国支付繁重的税务、食物以及牲畜供给,这些加剧了埃及农民的生活窘况。与此同时,英国殖民者在埃及大量征地,种植棉花,使埃及粮食产量锐减,例如,战争期间,埃及小麦的种植面积大大下降,从1913年人均95.9千克降至1918年人均61.7千克。②Ellis Goldberg,“Peasants in Revolt-Egypt 191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Vol.24,1992,pp.261-280.单一的棉花种植模式弊端在战后逐渐显现,粮食短缺、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致使民众生活出现危机,大量民众因粮食缺乏而饿死街头。因此,埃及农民们也成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重要力量。

最后,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一战后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方式终于发生巨大转变。如果说20世纪初的埃及民族主义已经出现并有所发展,但是,非暴力的谈判方式是这一时期埃及民族主义者对抗殖民主义的主要方式,民族主义运动并未取得显著发展的话,那么,经过一战的酝酿,埃及民族主义运动以“积极的、斗争的、革命的”形式出现的条件已然成熟。

一战结束之时,面对埃及政府提出彻底民族独立,取消英国殖民统治的合理要求,英国断然拒绝,以萨阿德·扎格鲁尔为首的一批政治精英下决心夺回埃及的领导权。③Janice J.Terry,The Waft,1919-1952,Cornerstone of Egyptian Political Power,Cairo:Third World Centre,1982,p.8.这些人着重发动农民和工人阶级反对英国殖民占领,并成为埃及1922~1952年间最主要的政党——华夫托党——的领导人。“由于殖民主义侵略终于使王朝的自强之梦彻底破灭了,埃及产生出了一种更为彻底的世俗力量,即民族主义政党的力量。政党以民族独立为纲领,试图以政党政治拯救埃及。”①钱乘旦:《宗教对抗国家——埃及现代化的难题》,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为就埃及民族独立事宜同英国进行谈判,扎格鲁尔在1919年宪政革命爆发前已致力于华夫托党的组建,事实也证明了这个组织在日后领导反英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反驳英国殖民者提出的扎格鲁尔代表团不能代表所有的埃及人,1918年11月23日,支持代表团的埃及民众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请愿活动。在民族独立旗帜的号召下,学生、工人、农民、妇女以及科普特人很快团结在一起,支持华夫托党,这次活动大约募集了10万余人的签名,表示他们认可华夫托党代表他们参加这次全国请愿活动,这使华夫托党成为一个正式的组织。②Arthur Goldscnmidt Jr.,Mondern Egypt:The Formation of Nation-State,Boulder,CO:West View Press,2004,p.67.签名活动很快在埃及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引起英国殖民者的极度恐慌。

1919年3月8日,英国出动军队逮捕了扎格鲁尔、伊斯玛仪·赛义德、穆罕默德·马哈迈德和哈马德·巴沙尔四人,将他们关进了盖斯尔·艾尼尔监狱,第二天便流放到了马耳他群岛。英国殖民者对四位华夫托党领导人的暴行,立即在埃及全国引发了反英大起义。学生、公务员、律师、妇女、工人纷纷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仅一周的时间,埃及全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罢工和骚乱,铁路和电话线路被切断,出租车司机拒绝载客,律师也表示不会出现在庭审现场,农民也走上街头打出支持华夫托党、要求独立的标语。英国殖民者暴力镇压游行示威,导致1000多名埃及人死亡,36名英国军人和4名英国公民死于暴力事件。③Jason Thompson,A History of Egypt: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Cairo: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2008,p.274.凡是欧洲人驻扎和居住的地方都受到愤怒群众的攻击,因为人们无法忍受欧洲人的各种特权和由他们制定的经济规则。④Janice J.Terry,The Waft,1919-1952,Cornerstone of Egyptian Political Power,Cairo:Third World Centre,1982,p.98.这些运动都表明了埃及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也拉开了英埃谈判的序幕,事实上,英国面对埃及国内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已经无力再维持其殖民统治了。但这个老牌殖民帝国却仍幻想通过在埃及实行“宽容”的政策,将欧洲先进的文化技术输进埃及,埃及人民一定会对英国的“仁慈”感恩戴德,但他们不明白已经觉醒的埃及人民不甘于在自己的国家和土地上为被视为二等公民,并被一个由异教徒主导的国家统治和支配。①Janice J.Terry,The Waft,1919-1952,Cornerstone of Egyptian Political Power,Cairo:Third World Centre,1982,p.8.

英国迫于埃及民众的压力不得不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当扎格鲁尔等人回到埃及,原本期望倡导“民族自决”原则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能支持埃及的独立,但美国出于政治原因却承认了英国作为埃及保护国,他们发现自己在巴黎和会上得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同情和关心。②Arthur Goldscnmidt Jr.,Mondern Egypt:The Formation of Nation-State,West View Press,2004,p.70.这一消息传来,群情激奋,以致受命来调查埃及“骚乱”原因的米尔纳调查团遭到埃及各界人士的抵制,英埃谈判被迫重启。1920年7月,扎格鲁尔率团赴伦敦进行谈判。由于英国执意提出在埃及驻军、干涉司法、英国公民优先地位等一系列无理要求,被以扎赫鲁尔为首的华夫托党拒绝,并发表埃及民族独立宣言。英国于1921年12月23日再次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针对英国这一暴行,埃及人民又开始了新一次反英斗争,1922年2月28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放弃对埃及的保护,承认埃及的独立。1922年3月15日,埃及正式独立,这成为1919年民族主义运动的最大成果,是近代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历史上的首次重要胜利。

这次革命成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实现突破的重要标志,它第一次动员了埃及所有阶层(农民、工人、学生、土地所有者和知识分子)和教派起来反对英国殖民主义③A.A.博亨:《非洲通史——1880至1935年殖民统治下的非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523页。; 并作为中东觉醒的一部分,“把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改良主义运动推向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④彭树智:《二十世纪中东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第4页。,其历史意义在于“它结束了17世纪以来一国又一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开始了一国又一国起来的革命,为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而斗争”⑤同上。。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方式以积极的、革命的形式出现,成为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埃及民族主义者与外国殖民者之间的抗争贯穿于整个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埃及历史。这期间,一战对埃及民族主义者抗英斗争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战不仅深化了19世纪以来的埃及民族主义思潮,也壮大了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阶级队伍,为埃及民族主义运动在战后如火如荼的发展做好了思想准备,奠定了阶级基础。正是一战前后的诸多因素激发了埃及民族主义者的民族主义热情,给予了埃及民族主义者民族解放运动受挫后新的信心,帮助埃及民族主义以新的姿态迈向独立的大门。1919~1922年埃及疾风骤雨式的民族主义运动的爆发并非偶然现象,而是“英国30多年殖民统治的必然结果”①Ellis Goldberg,Peasants in Revolt-Egypt 191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Vol.24,1992,pp.261-280.。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声沉寂整整百年之后回首,民族主义是埃及人民抵抗殖民主义的坚盾,也是追求独立自主的利刃,更是为民族利益抗争的心底箴言。在纳赛尔时代,这一民族主义思潮达到了顶峰。然而,当全球化大潮波涛拍岸,现代化进程动荡波折之时,根植于埃及漫漫黄沙之中的民族主义褪去了时代的芳华,披上了现代化的华丽衣裳。2011年初,突然爆发的“阿拉伯之春”席卷埃及,街头革命引发穆巴拉克政权轰然倒塌,此后国内局势持续动荡,曾经爆发出民族主义强烈呐喊的尼罗河畔陷入民众困苦、国势衰微的境地。历史证明,长期以来找不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发展道路,是埃及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阿拉伯剧变后的埃及可能更像20世纪前中期那样,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领导埃及人民对内寻求富强,对外重塑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和中东的大国地位。我们希冀曾经光荣而炫丽,只为挣脱民族的枷锁、助力民族富足崛起的民族追求,能够在今日埃及人民探求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不再迷失,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埃及民族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埃及艳后(外二首)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埃及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