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丽乡村的标准化建设

2015-12-19 07:21孔祥威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温州标准化美丽

孔祥威

(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800)

1 引言

众所周知,标准化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1]、便利国际贸易[2]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将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美丽乡村的建设当中,可是全新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浙江安吉县、四川巴中县等地在解决农村矛盾方面,采取标准化手段,促使美丽农村建设更加规范,指引农村走上幸福之路[3-5]。因此,文中以温州为例,提出利用标准化的手段推进温州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素材。

2 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2.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基础。温州,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在新形势下,温州农村建设既迎来了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深层矛盾凸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2013年4月,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政府结合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要求,提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若干意见,温州美丽乡村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洞头、泰顺、永嘉等地已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需通过标准化手段进行规范和引导,从而健康有序地推进温州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温州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

2.2 认识误区

从实地调研中了解到,人们对于“标准化”的概念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标准化的进程。一是“标准”误区。认为标准只是一个简单的从“无”到“有”,或者是“转化”的过程。事实上,标准的制定过程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它包含前期调研、政策分析、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标准实施、评价与改进等内容。二是“化”误区。人们往往只看到标准,忽视了“化”的作用。事实上,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为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标准的活动。安吉县一位村长对标准化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解是“让习惯成为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这可能是对标准化最朴实的阐释。

总的来说,“美丽农村”建设是方向,“标准化”建设是一种手段,但他们的目的都是要将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村落,偏离了这个初衷便不是“美丽乡村”,也不是“标准化”建设。

3 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标准化建设是针对美丽乡村的建设、生产、生活、公共事业等活动过程中的重复性事物,制定规范和标准、贯彻实施规范和标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稳定、持续地进行。

标准化建设是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通过成功的经验向其他地区进行推广。可以说, 标准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技术基础,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更快、更稳、更规范发展的关键之举。

4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的建立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它是指导标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温州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是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为要求,围绕农村基础设施、生产、建设以及农民的生活等建立起的服务于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系列标准。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但列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现有的标准,而且还为将来需要制定的标准奠定基础,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方向和重点[6]。

4.1 基本框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个涉及村庄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公共事业发展、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文中参考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912-2014《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从温州实际出发,提出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具体见图1。

图1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

4.2 技术基础标准体系

技术基础标准是指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得到普遍应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以及各专业工作的指导通则或导则。

4.3 村庄建设和生态建设标准体系

《温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村庄整洁和生态建设,加大整治村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内道路、村庄绿化五大项目建设力度,提升村庄整治水平。村庄、生态建设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两个标准体系就是要规定建设如何去做,如何做好,同时可结合温州实际,提出制定适宜的标准。

村庄建设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土地利用、房屋建筑等方面的标准。生态建设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环境卫生、村庄美化等方面的标准。

4.4 经济建设标准体系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农家乐发展等指标列入考核内容。因此,通过现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指导农村工业、农业、服务业快速有序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发展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标准。

4.5 公共事业建设标准体系

《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农民在脱贫之后,会更加注重社会福利和文化娱乐,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办法》中也将文化村、文明村、体育村纳入其中作为考核项。因此建立公共事业建设标准体系对于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公共服务建设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安全与防艾等方面的标准。

4.6 公众参与标准体系

公众参与是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质量的必要条件。通过公众参与,多方面收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实现集思广益,能客观、全面地认识新农村建设,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从而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标准质量、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质量。《办法》也将公众评价指标列入考核项,以此反应农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满意度和美誉度评价。

公众参与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发布和民意调查等方面的标准。

5 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目前,在浙江安吉县、四川巴中县、安徽潜山县等这些基层的乡镇和村庄里,都已经探索着将标准化这一技术工具运用到农村综合改革的创新和变革试验中,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通过分析包括温州在内的各地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发现普遍存在着领导不重视、标准缺失严重、标准化人才缺乏、标准化意识淡薄等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设建议。

5.1 领导重视

各级政府要把标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技专项规划和产业政策体系;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推进标准工作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重点难点问题。各部门领导要按照政府的指示引起充分重视,只有领导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才可能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所以说,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的重视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基本保障。

5.2 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建议成立美丽乡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面负责和指导美丽乡村标准的收集、标准的立项、起草、实施以及标准体系的建立等工作,从而保证这一工作顺利开展。

5.3 建立标准体系,分步制定标准

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对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整理后形成标准体系,为研究部门提供一个全面、准确的检索平台。标准体系可向研究部门和农村进行指导和推广,使其得到真正的应用。

同时,通过研究标准体系,可以分析目前美丽乡村标准(政策、办法)的不足之处,分步提出标准的制定计划,以此有重点、分步骤地完善美丽乡村的建设。比如,目前温州市美丽乡村在生态建设方面,特别是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的标准还不够完善,并且政府部门又非常重视,研究部门可以优先制定一批农村污水治理标准,解决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5.4 提升服务质量,培养标准化人才

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建立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美丽乡村建设的最新资讯和标准,提供方便快捷的标准信息服务,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标准技术支撑。

农村的标准化基础相对较差,标准化人才紧缺,在农村开展标准化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应该加强公益类的标准化培训工作,培育出标准化人才,以利于美丽乡村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派遣标准化专业人员长期驻扎在美丽乡村建设点,指导标准化建设。

5.5 加强部门合作,推进建设进程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也不是一个村庄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合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作为标准化研究部门,应发挥其标准化的导向作用,注重与市委农村办公室、财政局、农业局、环保局等部门的沟通工作,将标准化手段巧妙地融合到温州市美丽乡村的政策当中。只是埋头写标准、建体系,不顾及适用性的,都是无用功。

5.6 加强标准宣传,提升标准意识

建立重要标准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众关注、关心的标准宣传和解读。积极借助“世界标准日”、“质量月”、“3•15”、“科技周”等载体和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普及标准化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努力营造“学标准、建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提高每个村民的标准意识。

6 总结

全国各地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也有开展洁净乡村建设、旅游乡村建设等,其目的都是造福于民,而标准化手段都是辅助其前进的利器。如何开展真正造福于民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各地区可以积极借鉴优秀地区建设经验,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之路。

[1]张研,赵树宽,赵航.技术标准化对产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2(3):108-116.

[2]戴雪珊.国际经贸大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标准化问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5):88-89.

[3]王秀忠,严端,祥王桂,等.美丽乡村幸福安吉——浙江安吉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实践、新形势、新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2003,(9):31-40.

[4]廖建华,陈文君.广州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的构建[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4(3):15-19.

[5]叶振宇,孙久文.京郊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与模式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8,(5):44-48.

[6]赵燕.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体系[J].中国标准化,2013,(10):104-107.

猜你喜欢
温州标准化美丽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标准化简述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