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通江县牟家坝村小学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2015-12-20 05:18杨东明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7期
关键词:后缘滑坡体前缘

张 德,杨东明

(1.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地质工程系,四川崇州611230;2.四川省地矿局207地质队,四川乐山614000)

四川省通江县牟家坝村小学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张德*1,杨东明2

(1.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地质工程系,四川崇州611230;2.四川省地矿局207地质队,四川乐山614000)

通过对牟家坝村小学滑坡的勘察,分析了其边界特征、变形特征和结构特征。其滑坡主体为2个部分,其中下半部分为滑坡区,上半部分为滑坡影响区,牟家坝村小学位于上半部分影响区。在滑坡后缘处共发现2处危岩以及一个浅表层滑坡,规模较小,易于处理。

通江县;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四川省通江县位于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曾经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县域以山地为主,受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制约,地质灾害活动频繁,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生带来严重威胁和危害。

经过勘察评价,牟家坝村小学滑坡为浅—中层岩质滑坡,规模中等,在天然状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在连续降雨、地震等激发下有可能整体下滑,发生大面积滑坡。滑坡的发生直接威胁牟家坝村小学及村委会110人安全,影响其村道交通,同时将损毁近8.34亩耕地,不利于滑坡危险区内学校灾后重建。危害十分严重,滑坡的稳定性已关系到地方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对牟家坝村小学滑坡进行治理很有必要。

1 滑坡边界特征

1.1滑坡区

滑坡区整体在平面上呈长舌型东西向分布;后缘起于耕地陡坎附近,前缘到达高家滩河左岸(东岸);横向上滑坡位于呈两级台阶的中部阶面上,北侧(右侧)边缘位于高度约20~30m陡坎坎顶,南侧(左侧)位于高度约15~25m高度陡坎坎脚。纵向上,滑坡上部为15°~20°的缓坡,中部为坡度25°左右的岩坡,前缘为高度8~15m的岩质陡坎,下部为坡度10°~20°崩坡积缓坡及河岸。滑坡体主滑方向为270°,在前缘顺岩层产状发生轻微折线改变,方向变为257°,滑坡区长度约190m,宽度约45~55m,面积约0.7×104m2,厚度约9.8~11.5m,体积约10.0×104m3,为中型滑坡。

1.2影响区

影响区整体在平面上呈帽檐状与滑坡区相连;后缘起于牟家坝村小学后陡崖脚部L1裂缝,前缘与滑坡区连接;横向上影响区位于山腰平台处,南北(左右)两侧边界沿穿越教室,位于L2裂缝两侧边界处。纵向上,影响区坡度较缓,坡度10°~15°。蠕动变形主方向284°,在与滑坡区连接处出现折线变化。影响区长度约100m,宽度35~55m,面积约0.5×104m2,厚度约2.60~12.5m,体积约2.1×104m3。

2 滑坡变形特征

滑坡区在平面上呈长舌型东西向分布,滑坡体下部变形剧烈,向上逐步趋缓,为牵引式滑坡。前缘在陡坎处地表土层及破碎基岩已经基本滑尽,滑床基岩出露;中下部覆盖层为崩落块石和碎裂粉砂质泥岩,侧缘周界裂缝明显,滑坡体内地表横向拉张裂隙发育;上部主要表现为后缘拉张裂缝和右侧缘剪切裂缝,地面变形迹象较弱。

2.1滑坡下部滑塌区

已经顺层滑塌。滑塌段长约100m,滑床出露,滑距约50m;西、北侧前缘为高度5~15m的陡崖,滑坡体多数跌下陡坎堆积在河岸缓坡区;滑塌区后缘为坡度45°左右、高度约20m、结构疏松的碎裂岩。南侧边缘滑塌后形成高度5~13m的陡坎,陡坎处地面为新鲜砂泥岩(见图1、图2)。

2.2滑坡中部下错区

坡体下错,范围纵长约90m。坡上侧出现高度1.5~5m的下错陡坎,区内地面裂缝密集发育,主要为两条横向裂缝L4、L6和一条纵向裂缝。南北侧缘裂缝明显,北侧为一条横向裂缝L3,南侧为一条纵向裂缝L7。

2.3影响区

坡体拉裂变形,为坡上约100m范围。后缘边界调查发现一处裂缝L1,沿边界岩土界面扩张,逐步向下闭合;牟家坝村小学因拉裂变形,学校教室、操场均出现裂缝L2,根据调查,此裂缝破坏性较强;滑坡右侧边界村道内侧调查发现裂缝L3,裂缝直接切割岩层,向滑坡体外延伸。

图1 滑坡西北侧前缘陡崖

图2 滑坡南侧边缘陡坎

2.4滑坡变形历史

据当地群众反映,滑坡区变形最早于2008年“5.12”震后发现,2010年“7.16”暴雨诱发坡体变形明显,其地质灾害变形历史见表1。

表1 滑坡变形历史一览表

2.5其他变形特征

勘查滑坡除了一个独立的岩质滑坡体外,还有2处危岩体(Wy1和Wy2)和一处浅表层滑坡(H2)。上述变形体均位于滑坡后缘。从危害程度来看:牟家坝村小学滑坡危害性相对大,危岩体和H2滑坡危险性较小。针对滑坡做详细勘查,其余地质灾害以地面调查为主。

2.5.1危岩

滑坡中上部因修建村道和学校均有人工开挖,其中村道内侧及学校后均可见砂岩与粉砂质泥岩出露形成高1~15m不等陡坎,调查发现2处危岩体Wy1及Wy2。

坡度70°~80°,基岩出露,岩层产状产状240°∠27°,岩层与坡向斜交并倾向坡内,陡坎顶部未见卸荷裂隙,陡坎整体较稳定。从空间上看,东高西低,陡坎基岩出露,风化较强烈,基岩裂隙较发育,岩石主要受2组裂隙切割,岩石较破碎,常有掉块现象发生,本次调查共发现陡坎处危岩2处(Wy1及Wy2)。

2.5.2H2浅表层滑坡

L1裂缝位于斜坡后缘边界岩土交界面出,据槽井探揭露裂缝到土岩界面了逐渐消失,穿浅表层土层,故判断L1裂缝为学校教室东侧形成的浅表层滑坡的拉张裂缝,形成原因主要为房屋建设开挖斜坡后未采取支挡措施,前缘形成临空面,在降雨作用下形成的浅表层土体滑动。滑坡规模较小,长度15m,宽度13~20m,厚度1.5~2.6m,坡度约15°~20°,面积约245m2,体积约600m3。

3 滑坡结构特征

3.1滑体

滑坡体主滑方向为272°,在前缘顺岩层产状发生轻微折线改变,方向变为257°,滑坡区长度约190m,宽度约45~55m,面积约0.7×104m2,厚度约9.8~11.5m,体积约10.0×104m3。横向上,滑坡体北侧薄、南侧厚,断面呈三角形;纵向上,滑坡体厚度上下薄而中部厚,上部拉裂变形,中部坡体下错,下部已滑塌(见图3)。滑坡体特征如下:

图3 滑坡滑体、滑面及滑床照片

滑坡下部:已经顺层滑塌。滑塌段长约120m,滑床出露,滑距约50m;滑坡体冲下西、北侧前缘为高度5~15m的陡崖,滑坡体多数跌下陡坎堆积在河岸缓坡区;岩性为块石土,滑体碎、块石及角砾多为强风化的砂岩和粉砂之泥岩;碎块石的直径一般为0.2~1.5m,偶见块径约1.5~2.5m块石,呈不规则的棱角状。

滑坡中上部:坡体下错,范围纵长约70m。坡上侧出现高度1.5~5m的下错陡坎,区内地面裂缝密集发育,为碎裂岩,表层覆盖有1.5~2.7m不等的碎块石土和含碎石粉砂质粘土。碎裂岩体,陡倾裂隙发育,且多呈张开状,岩体完整性差,透水性较强,易受水软化。碎裂岩体的主要成份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棕红、紫红色砂质泥岩,为强风化。

影响区:坡体拉裂变形影响区,为ZK3以上约100m范围。后缘边界调查发现一处裂缝L1,沿边界岩土界面扩张,延伸至滑动带;岩性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紫红、棕红色全—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3.2滑带

滑带:滑带土为一层含水率高的含角砾粉质粘土,呈棕红、紫红色,湿,软塑状,角砾含量大多在10%~15%。据钻探揭露:ZK1(5.10~5.40m)、ZK2(12.00~12.50m)、ZK3(10.00~10.50m)、ZK4(9.20~9.80m)、ZK5(3.60~4.00m)、ZK6(14.10~14.50m);QJ01、QJ03、QJ06、QJ07、QJ08均有揭露。地面调查滑坡前缘基岩出露处有泉出露,流量受降雨影响较大,仅有一个泉眼水流常年有水径流。

3.3滑床

滑床:根据钻探、探井揭露及地面调查,滑床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中—微风化细砂岩。滑床埋深2.70~12.50m,成直线型,角度20°。

4 结论

勘察表明,牟家坝村小学滑坡及其影响区位于牟家坝村2、4社交界处,洪口镇至牟家坝村村道旁,地处高家滩河东岸斜坡中下部。滑坡主体为2个部分,其中下半部分为滑坡区,上半部分为滑坡影响区,牟家坝村小学学校位于上半部分影响区。在滑坡后缘处共调查发现2处危岩以及一个浅表层滑坡,方量较小,规模小,易于处理。

[1]钟家斌,漆傅,刘立勋,等.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牟家坝村小学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报告[R].四川乐山二零七建设工程公司,2012.

[2]国土资源部.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国土资源部.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5]潘懋,李铁峰.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P642.22

B

1004-5716(2015)07-0142-03

2014-07-15

2015-01-04

张德(1983-),男(汉族),四川苍溪人,讲师,现从事地质专业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后缘滑坡体前缘
B737-NG飞机后缘襟缝翼卡阻问题分析
新疆BEJ山口水库近坝库岸HP2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
TNF-α和PGP9.5在椎体后缘离断症软骨终板的表达及意义
深水沉积研究进展及前缘问题
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