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企业实验室的内部管理

2015-12-20 08:28孙源兴朱华雷
商品混凝土 2015年7期
关键词:试验室进站原材料

孙源兴,朱华雷

(威海市鸿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山东 威海 264200)

浅谈混凝土企业实验室的内部管理

孙源兴,朱华雷

(威海市鸿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山东 威海 264200)

本文围绕混凝土试验室在管理上的内部体系建立、原材料进站检测、配合比的选用与确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现场交付、技术服务、资料管理上展开阐述,进一步提出了试验室内部管理重点,并就如何管理提出了建议与看法。

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内部管理

混凝土企业的试验室是公司质量、成本、技术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试验室的工作质量,不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优劣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企业应该高度关注并加强试验室的管理。对于新建企业而言,建立好试验室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一步。混凝土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试验室的建立,只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试验室管理心得,与同行们一起交流。

1 试验室的内部体系建立

试验室的内部体系建立,就是指试验室的工作场所必须按要求布置,许多企业忽略了试验场所的重要性,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规划,随便找两间房屋,购买部分设备,就充当试验场所,导致许多试验无法正常开展。其实试验室必须具备:水泥检测室、骨料检测室、力学试验室、化学分析室、标准养护室、资料档案室、留样室、试配室等。

有了场所,还得配置好相应的检测设备与人员。我们现在的商砼站,企业对于购置设备投入再大都能接受,但操作人员却没有到位,许多设备都在试验室里锈蚀,从来没有用过,甚至还不会操作使用,买了当成摆设。另外是企业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不舍得增加人手,有些试验室加主任才 3人,甚至试验室就主任一个人还兼职其他的工作,这样怎么能把试验室管理好?

如果有场所、有设备、有人手,那么还应该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质量控制具有可追溯性。在有些混凝土企业里,试验室的制度挂在墙上,实际操作我行我素,这样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才能预防控制质量事故的发生。

2 原材料进站检验

混凝土的原材料进站质量控制应该由试验室把关控制好,针对不同的原材料,用在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配合比,可降低生产成本。原材料进站,由材料部门通知试验室取样化验,按照取样标准进行抽样,不同品种、规格的砂、石应分堆存放,横铺竖取,力求均化铲用,堆放条件不影响材料品质。不同品种、等级、编号(批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不同的胶凝材料、外加剂要分仓储存,严禁混仓混用;所用原材料均应有防护措施和醒目的标识牌,标识牌的内容包括:材料名称、产地、品种规格(等级)、进仓时间、检验状态、数量等信息;对于偏离质量指标而让步、降级接收的原材料要有记录,同时要有不合格品的处置报告;用于工程的结构实体的质量证明材料,保证可追溯。具体见附表。

3 配合比的确定与选用

如何根据现场材料来试配确定最佳的配合比,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来验证该配合比的有效性。有部分试验室主任为了省事,经常套用他人的配合比来作为己用,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体现。因为原材料产地不一样,性能不一样,适应性也不同。所以要根据现有材料进行试验,多做试配,根据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施工方式,不同的材料性能,试配出不同的配合比再进行优化。配合比的富余系数不能过低,因为试配的结果与大样的结果是有误差的,也不能一年四季只用一套配合比,这样成本控制误差较大。

4 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控制

(1)在每天组织生产前,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要协助操作工对生产系统、控制系统、计量设备进行校准归零,并且计量设备是经专业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原材料的实际称量误差要符合要求;

(2)在使用前应该检查使用的原材料品种规格是否与生产配合比一致;

(3)生产配合比应该经试验室主任批准,输入、校核须经两人以上(操作工、搅拌班组长)签字确认,方可组织生产,对于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且不少于 30 秒,在拌制 C50以上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抗渗、抗冻融的混凝土时应延长搅拌时间,不少于 45 秒。

(5)试验员应逐盘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现场反馈的混凝土动态质量信息对配合比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满足设计要求方可继续生产,混凝土不泌水或离析,坍落度经时损失控制在 30mm/h 以内。

(6)按 GB/T 14902—2012 标准要求进行取样,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容重、抗压强度试件的留置和数量均应符合标准规定。

(7)不合格的拌合物、余料、异常情况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拌合物等按《混凝土生产应急预案》中规定进行处理。

5 混凝土的交付

(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试验室要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搅拌车在装料前,必须排净搅拌车罐内的积水。

(2)在运输途中,车速不得超过 60 公路/小时,转弯时不得急打方向,罐的转速控制在 3 转/每分钟;等待卸料时,应保持车罐体正常转速,不得停转、反转。

(3)在卸料前,搅拌车宜快转 2 分钟以上再卸料,确保车内混凝土均匀。

(4)在装料后和卸料中,施工作业面,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5)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到卸料时的间隔时间不宜大于 90 分钟,如需延长运输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确定。

6 技术服务

(1)合同签订后,联合生产科、现场调度、营销部、车队、材料科、试验室一起到工程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确定供砼计划,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保障,双方协作配合的工作要点以及供混凝土前的材料准备。

(2)技术交底宜采用 PPT 图文演示文稿宣讲混凝土性能,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案,施工振捣、养护的要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注意事项。

(3)1000 方以上的项目质量回访不应少于一次,重点工程、大型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一次性浇筑供应量超过 1000 方的,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全程质量跟踪。

(4)硬化混凝土质量的跟踪,每月组织技术人员对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回弹检测,了解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为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提供资料,以确定质量保持和改进方案。

7 资料管理

资料收集的完整、及时、真实,是保证技术档案质量的前提,技术资料的质量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因此,试验室主任应高度重视,树立规范制度,明确任务指标,并落实到每一个人,确保公司技术档案的完善。各项资料进行系统的分类管理,做到清晰、可追溯。常规的试验室资料可分为以下几类:

(1)试验室仪器设备检查和记录;

(2)混凝土原材料检测记录与报告;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记录与报告;

(4)混凝土生产过程记录;

(5)混凝土现场浇筑记录;

(6)混凝土质量回访;

(7)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处理;

(8)公司内部文件;

(9)外来文件。

8 总结

管理好一个混凝土企业的试验室,不仅仅靠技术,还必须要有科学系统的头脑,创新的理念,把试验室的团队带领好,给企业注入新的技术血液与管理理念,不断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反思、总结、提高,才能进步。虽然混凝土企业在近十年发展迅速,但过快的发展造成人才的短缺,所以很多企业的试验室主任没有系统全面地了解混凝土知识,积极上岗,导致在管理上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包括人员的考核、培训和新产品的开发等。笔者认为:试验室主任只有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加强学习,大胆创新,节能降耗,优化配比,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 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S].

[2] GB/T 14902—2012.预拌混凝土[S].

[3] 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S].

[通讯地址]山东省威海市张村镇东夼村(264200)

附表 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原材料进站质量检查汇总表

附表1 主要原材料进站与混凝土产品出厂必检项目

附表2 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原材料进站质量检查表

附表2续

孙源兴(1966—),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试验室进站原材料
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DB Living Lab试验室ETCS L3演示试验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观点
知识无穷尽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交通工程试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
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溯源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