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113-延133区复杂条件下水平井入靶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5-12-21 06:18郭伟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24期
关键词:钻遇斜角鄂尔多斯

郭伟鹏 陈 刚

(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陕西 延安 716000)

1 前言

延113–延133天然气区块位于延安市以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富集区的南缘,在其北面自西向东有苏里格气田、靖边气田、长北气田和子洲气田,以及延长石油集团的延128和延2气田等。延113-延13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主体陕北斜坡之上,上古生界地层内部沉积连续,均为整合接触,以海陆过渡相—内陆湖盆沉积为主。上古生界地层自下而上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上二叠统石盒子组、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其中马家沟组为局部发育;本溪组分为本2、本1两段;太原组分为太1、太2两段;山西组又分为山1、山2段;石盒子组分为8段,盒8-盒5段称为下石盒子组,盒4-盒1段称为上石盒子组,山2段、盒8段为主力气显示层。上古生界地层厚度在本区比较稳定,平面变化较小。对比鄂尔多斯盆地其它气田,苏里格气田的主要产层为盒8段和山1段;北部的长北气田,山2段是主要产层,与延113-延133区块相似。

2 水平井的入靶技术

2.1 目标层的识别。水平井的入靶技术是水平井施工中难度最大且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因而入靶前将邻井资料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判断准确定位目标层。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海拔预测法。延113-延13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该斜坡向西倾斜,平均倾斜度只有0.5度,局部有小幅度鼻状隆起特征,相比邻井的相同层位顶部海拔深度相差不大,运用这一特点可较为准确定位目标层的位置。如果研究区域内的临井海拔相差较大,则目标层砂体可能不是同一砂体,需要仔细研究分析。(2)地层厚度对比法。延113-延133区沉积地层在区域上的整体厚度变化不大,可以将地层厚度作为该区地层对比的一种方法。本区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为海陆过渡,本溪组至盒八段的沉积相带为障壁岛海岸、碳酸盐台地和浅海三角洲,地形坡度一直极小,而且沉积后至今未遭遇大的构造变形,故本区地层有下如下特点:①能量偏低,下切微弱;②煤层发育,浅水沉积;③构造平缓,倾角极小。因此,在地层对比时,除了遵循一般地层对比原则之外,还要始终照顾到不使地层厚度出现较为剧烈的变化,尽可能使之基本稳定,略有起伏。(3)标志层对比法。在水平井斜井段施工进入目标层前,常常会钻遇特殊岩性,这种特殊岩性一般分布较为稳定,在横向上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可作为地层对比标志层,太原组灰岩段是井区内目的层段里的最明显标志层,特殊的岩性、低平的自然伽玛曲线、高的电阻率曲线,极易识别,灰岩中不同程度的夹有煤层和泥岩。据此,本次分层把灰岩集中段的底作为太原组底,亦即本溪组顶;把灰岩集中段顶作为太原组顶,亦即山西组底。

2.2 适时控制井斜角。通过大量的施工经验,钻遇目标层顶部时井斜应在84°左右,如以该井斜角钻遇目标层,增斜至90°入靶也仅需4m左右;当井斜超过84°后,垂深下降随井斜增大而减慢,因而,入靶前探砂顶井斜角84°最佳。如果预测目标层厚度比较大,要求入靶深度较深,探砂顶井斜角可以低于84°稳斜钻进。探砂顶井斜角应根据要求的入靶深度现场调整,以避免钻穿目标层为原则。

3 水平井入靶存在的问题

3.1 入靶深度过浅。为避免水平段钻进时钻头钻穿气层,入靶深度设计在气层下1m左右,若入靶深度过浅,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无法清楚知道靶点以下气层情况,发生变化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 设计目的层深度与实际偏差太大。如果设计靶点比实际目的层低,在有效地层厚度范围内井斜角达不到工程入靶技术要求,则存在钻穿目标层、填井重钻风险。故在水平井着陆前,要进行上部地层精细对比,实时调整靶点,确保水平井可以顺利着陆。

4 应用实例(延北XX井)

4.1 概述。延北XX井为延113-延133天然气合作区块的一口水平井。YBXX井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寺湾乡井家沟村,设计目的层山西组山23砂体,设计靶前距600m,设计水平段长度1000m。

4.2 设计情况。该井设计参考该井场的老井延XX井,延XX井钻遇山西组山23砂体,厚度23m,顶深3043mTVD,海拔-1785m,底深3065mTVD,海拔-1808m,砂体发育良好,该井砂体顶部3049mTVD -3062TVD比较发育,砂厚13m。延北延XX井根据老井砂体发育情况,设计水平段位于砂体中上部,距砂顶6m。

4.3 实钻情况。该井于2014年5月18日一开完钻,于2014年5月24日二开钻进,本井区山22层稳定发育两套煤层,实钻过程中将此煤层作为标志层。延XX井煤顶3026mTVD,海拔-1768.8m。延北XX井由井斜60度下入LWD仪器,实钻中通过地质录井和随钻LWD确定第一套煤顶3034TVD,海拔-1767.7m,与延XX相比提前2m,结合本区构造发育情况,延113-延13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陕北斜坡是鄂尔多斯盆地最大的一级构造单元,该斜坡向西倾斜,平均倾斜度只有0.5度向西倾斜,判断延北XX井构造位置应该与老井构造基本不变。最终完钻井深4405m,水平段长度1051m,砂体钻遇率100%。

[1]张明禄,李进步,安文宏,等.苏里格气田盒8段气藏有效砂体成因[J].天然气工业,2008,28(增刊2):14-17.

猜你喜欢
钻遇斜角鄂尔多斯
基于工具造斜率和井斜角的井眼轨迹设计
地理盲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特殊地层录井识别特征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地区的西夏窖藏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苏里格气田中的应用
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研究与实践
打开“致密油” 握有“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