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另一种阅读

2015-12-23 02:01李云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收音机微信文章

李云

这个春天我忽然迷上了微信,以至于手机成了我应用频率最高的工具。就在昨晚,手机放在枕上,我睡着了,那时我正在收听微信上的一个栏目:为你读诗。

是的,我很喜欢这个栏目,同时喜欢“为你读首诗再睡觉”的感觉。当眼睛累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有声读物,这对我是一种休息。放飞自己的灵魂,让她驾着时光的翅膀在一首首诗里飞翔,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我曾经把微信,把我关注的对象,一次次推荐给我的朋友。有的朋友领略了那种好,有的却不在意,为此我很着急。早用早受益啊,我对朋友们说。因为在我眼里,微信是另一种阅读。

在微信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关注对象呢?它能够把我们喜欢的古今名著,重新给我们诵读一遍,我渴望一边做着别的事情,一边去听。瞧瞧,我就是个三心二意的人。

是呢,有时我真的感觉累了,眼睛也累。我想重读经典,但又不想再捧着那沉甸甸的书本,我想去听那些古今名著,想通过微信实现这一愿望。像小时候那样听《杨家将》《岳飞传》……那时候我家还没电视,我就从收音机里去听刘兰芳的评书,听得那样痴迷,以至于父亲说:“你不用把耳朵贴在收音机上,也能听到啊。”

可我偏偏不!恨不能把收音机抱在怀里。现在微信来了,我又如此痴迷。

有人说微信浪费时间,为此我笑。

我要说,你有着怎样的朋友圈,你就有着怎样的微信。总是传播着吃了,喝了,睡了……这也是一群朋友。但如果你想拥有高质量的阅读,你必须去结交另一群值得信任的朋友。这里我说的信任,是你信任他们的阅读。有的朋友推荐的文章,我不用细读就收藏了,因为我相信他们的品位,相信他们的眼光。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如果用于生活,势必会让你变得太清高,如果用于微信的朋友圈,就不足为过。因为时间是珍贵的,我们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哪怕是消遣,也不愿意。我很庆幸,我有一批这样的朋友,他们转到朋友圈里的文章,有的关乎纯文学,关乎政治,关乎军事,关乎宗教……正是由于他们,我重新认识了一些传说中的人物,认识了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3月我住院期间,就从微信上阅读了大量的好文章,它们再一次丰富了我,充实了我,对我来说是另一种成长,微笑着成长。

微信上我的订阅号里有《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中国艺术报》等等,这让我在闲暇时,能够随时打开手机阅读。对于网络上一些好的文章,特别是长篇的,我就扫进微信中,准备着有时间细读。我还喜欢那些摄影,喜欢那些图片,喜欢那些美丽的花花草草,它们多么养眼啊。我更喜欢那些音乐,那些行云流水是怎样陶醉了我,愉悦了我。我常常想:有眼睛真好,有耳朵真好,有感觉真好,活着真好!

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我很少说话。人与人的交往,有时是不需要说话的,不是吗?我只是阅读,只是学习,只是在用自己的心灵感知着太多美好,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我一直喜欢安安静静地读书学习,带着淡淡的喜悦。对于手机,对于微信,我可以读、可以听、可以看,它简直就是我的一个小型图书馆,我如何能不喜欢?

喜欢微信,最喜欢订阅号里的那些文章。打开微信,星光下的阅读就像一场独舞,那么安静、美丽。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现在想想,那何尝不是写我在微信里的感觉?“那斑驳的经文终于不再扣押我了,我挣脱掉妖的外壳,从一段经文里,斜斜地逸出。如今,我以一个女子的形体,走在黄昏的林子里。这黄昏的光线,多么好,这人间烟火多么好,我伸展手臂,张开非蛇的一段,低低地鸣叫着。我以一个女子的欢喜,泉水一样鸣叫着,花朵一样鸣叫着。我以鸣叫,代替了流泪……”

很多时候,我也在微信里低低地鸣叫着,灵光闪现的一刻,感觉真好。我也知道,微信不是用来消遣的,是用来读书学习的,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微信上链接的文章,更能刺激我的胃口,有时我特别想转发给我的朋友。但我的相册中发的文章并不多,好多时候我都收藏了。我是不是又很吝啬呢?

其实不是的,因为我知道:人各有所需,各有所取,我认为好的,你并不认为。亲爱的朋友,还是打开微信自己去淘宝吧,淘来好文章,指不定有多开心呢。不信你试试。

评点:

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微信。微信上有很多宝贝,也有不少垃圾,至于是不是浪费时间,考验的是自己的眼光和品位。“微信不是用来消遣的,是用来读书学习的”,作者以自己的感觉和体会,解说了自己深爱、痴迷微信的原因——另一种阅读。这另一种阅读能够“丰富”“充实”“陶醉”“愉悦”“刺激”自己,文中使用的这一连串词语,洋溢着作者对微信的发自内心的喜爱。究竟如何看微信,用微信,相信读了这篇文章后读者会有所感悟。

猜你喜欢
收音机微信文章
这是一台独一无二的收音机
兼具蓝牙和收音机功能 Cambridge Audio(剑桥)AXR85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流淌在岁月里的音符 4款多功能收音机赏析
微信
微信
微信
解读《巨型收音机》中的幻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