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经典诵读之我见

2015-12-23 02:08杨海燕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7333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国学古诗校本

杨海燕(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733300)

指导小学生经典诵读之我见

杨海燕(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733300)

国学经典诗文语言精炼优雅,意蕴深刻,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是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播国学文明,培养民族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经典诵读有助于小学生体会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民族精神养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广泛撷取国学精华,在记忆黄金时代增加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审美品位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据研究,三至十三岁的儿童是记忆黄金时期,此阶段作诵读训练,无论对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还是开发记忆力,打好语言文字基础,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等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自古以来,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参与了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研究。实验一开始,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引领学生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两年来,我们欣喜感受着经典带给学生的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情节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学生从此受益终身。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精心选择经典诵读内容

课题组精心选择国学经典诵读的教材,并分年段确定阅读、背诵的内容与目标。根据小学语文素养在不同年级的要求,确定与之相应的国学经典篇目,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校本教材。经典诵读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长久规划。如一二年级的诵读以韵文为主,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选读,《弟子规》定为

三、四年级,《论语》定为五、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记忆特点,我在教学中安排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语文课,而且组织开展赛诗会、读书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展示汇报中,对学生诵读内容的选择不做硬性规定,只是适时鼓励他们若能记得更多、内容越丰富些越好。日常诵读中,除完成校本教材中规定篇目外,相机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选取诵读内容,如按朝代、人物、描写内容等选取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诵读内容。

二、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间

为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诵读课坚持“素读”为主,并尽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压缩时间(30分钟内),化整为零缩短文本(300字内),重在指导传授记诵方法,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校本课程中增加“诵读国学”专题,编写了经典诵读教材。低年级由教师指导阅读,中高年级则采用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在学生阅读时间,教师进教室陪同读书,巡视指导,做到专时专用。所有语文教师每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每天早晨,教师走进教室带领学生进行读经,保证每天10分钟早晨读经时间;课前3分钟、大课间5分钟、放学离校前等零散时间,也是读经的最佳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朗读古诗或朗读一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因为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尽量做到见缝插针。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都可以采用。开展“课前、放学经典诵读”,积少成多,“学而时习之”,最终达到熟读成诵。

三、充分激发经典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经典诵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经典诵读,快乐地掌握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字、一句诗,只要读好了就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诵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实验活动中,一是积极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实验初期我有意降低诵读难度,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看着录像画面读、边跳边唱读,方法灵活多变。二是重视激励评价。为促进学生的诵读热情,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在引领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后,还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学生的成果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不足,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我采用“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等形式评选优秀人员,鼓励学生诵读经典;定期评选“诵读王”“小小藏诗家”等鼓励学生诵读经典。除此之外,我还在每天的课外活动结束前让学生充分展示诵读积累经典的成果,让学生体验到诵读积累经典所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正确指导精典诵读方法

对于现代诗文,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古诗文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些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味同嚼蜡,很是艰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还背不出来。,如何走出诵读古诗耗时低效的状态,激发并保持学习的兴趣,为日后的深度内化、吸收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一是采用游戏体验法。如诵读《江南》,让大部分学生擎起书本作荷叶,其他学生作小鱼,按照诗句,弯腰穿行于莲叶的东西南北。学生快乐地做着游戏,教室里荡漾着欢声笑语,成诵也就水到渠成了。二是采用图画展现法。对于一些描写景物的古诗,教师可引导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来拉近与古诗的距离,如指导背诵《小池》《咏柳》等诗篇就可以运用行简笔画或电脑动画逐步展示诗句描述景物内容可帮助学习理解提高记忆效率。三是采用故事引导法。如《七步诗》《寻隐者不遇》,在诵读前,先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背诵起来诗中的句子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字眼构成的了。四是运用歌唱表现法。像谷建芬老师谱曲的《咏鹅》《春晓》《村居》等曲调优美、活泼明快,便于儿童唱诵。像富有童趣的《古朗月行》《风》等,可让学生和着诗的节奏,把诗当作童谣击掌而诵。上述方法可让学生既保持对古诗的兴趣,又能朦胧地体会诗情,达到在古诗积累上既有量又有质,同时因行之有效而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WW(2013)GHZ006

(责编张景贤)

猜你喜欢
国学古诗校本
“垂”改成“掉”,好不好?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品读古诗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