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单29高产需水规律研究

2015-12-24 01:08李保峰鹿红卫马洪波赵树政艾振光刘桂海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需水需水量夏玉米

李保峰,鹿红卫,马洪波,赵树政,艾振光,刘桂海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夏玉米是黄淮海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夏玉米取得高产需要一定光热、养分及适宜水分需求等要素。为探讨浚单29高产潜力,笔者在滴灌、大水漫灌条件下,研究浚单29高产需水情况,以便为浚单29高产、超高产提供科学地农田水分管理指标,指导玉米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于2012年6~10月在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园区进行。供试品种为浚单29,种植密度67 500株/hm2,设置2个处理,大田漫灌及滴灌,面积为1 000 m2,试验区前茬作物为冬小麦。每项田间管理措施和测定在同一天内完成。受气象因素影响,2012年夏玉米全生育期灌水4次,每次灌水量水表计量。其他与大田管理相同。

1.2 气象资料来源 试验区内设有常规的气象观测场,主要记录项目有降水、蒸发、风速、风向、日照、气温、地温、湿度、气压等,具体的观测方法及要求按国家《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进行。

1.3 土壤含水量测定 采用取土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在试验区内安排5个取土点,在播种的当天开始取土,作物收获的当天取土后结束,取土点每隔10 d测定一次土壤水分含量(0~100 cm,每20 cm一层),在每个生育期的起始点加测,灌水或降水前后加测。

1.4 作物需水量测定 作物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方程ETc=Pe+I+G±ΔW计算,式中,ETc为作物生育期内某时段的需水量(mm);Pe为时段内有效降水量(mm);I为时段内灌水量(mm);G为时段内地下水利用量(mm),由于试验区地下水位在3 m以下,因而没有土壤毛管上升水的补充,G=0;ΔW为时段内土壤储水量的变化量(mm),减少取正,增加取负。

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在成熟期,考察试验区的株数和有效穗数,计算单株有效穗数。收获后,随机取30株调查穗长(cm)、穗粗(cm)、秃尖长(cm)、穗行数、行粒数、籽粒含水量(%)和百粒重(g),最后,取样(面积10 m2)脱粒晒干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夏玉米生长期间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夏玉米生长期间,为满足其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需要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分。不同生育期,气候因素、灌溉因素不同,玉米需要灌水量不同[1]。由夏玉米生长期间的不同灌溉方式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以及灌水量(图1)可知,由于小麦消耗了土壤大量水分,在夏玉米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2.7%和11.5%,影响玉米正常发芽,播种后需要灌蒙头水。2种灌溉条件下夏玉米生长期间的土壤含水量在20%(绝对含水量)左右,即相对含水量为80%左右,在这种田间水分管理下,能获得14 250 kg/hm2以上的高产水平。在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灌水4次,滴灌用水量分别为 44.5、28.8、28.8、40.3 mm,漫灌用水量分别为 63.4、56.5、31.0、37.1 mm,漫灌田间下灌溉水量明显高于滴灌条件。

2.2 夏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 在合适水分和肥力水平下,夏玉米经过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高产时,蒸腾与株间蒸发水量的和叫做夏玉米需水量[2]。从表1可以看出,2种灌溉条件下夏玉米各生育期间需水量有所不同,滴灌条件下夏玉米整个生长期间的需水量为355.00 mm,漫灌条件下夏玉米全生育期的需水量为368.00 mm,滴灌条件下夏玉米需水量低于漫灌条件下的需水量。2种灌溉条件下日需水规律一致,呈单峰曲线,先增加后降低;苗期的日需水量较小,滴灌日需水量为2.83 mm/d,模系数为19.94%,漫灌日需水量为3.09 mm/d,模系数为20.98%,此期间植株较小,水分消耗以地面蒸发为主;玉米进入拔节期后,随着玉米的生长加快,株高、叶面积的变大以及气温的升高,植株自身蒸腾速率增加较快,需水量逐渐增大,滴灌日需水量为4.18 mm/d,模系数30.59%,漫灌日需水量为 4.24 mm/d,模系数 30.00%,此阶段模系数值最大,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进入抽穗期,该生育阶段玉米的叶面积、株高达到峰值,气温较高,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作用最强,日需水强度因此亦达到峰值,滴灌日需水量8.71 mm/d,模系数为 19.63%,漫灌日需水量达 9.03 mm/d,模系数为19.62%,此阶段时间短、模系数最低,是玉米生育期中需水的最敏感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大,要适宜灌水,保证生理生长的需要,为后期籽粒产量打好物质基础;灌浆期,因玉米的叶面积逐渐衰老死亡以及气温下降,植株蒸腾速率下降,其日需水强度逐渐下降,但该阶段是玉米籽粒灌浆关键时期,合适的水源能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也需要适当灌水。由此表明浚单29在2种不同灌溉条件下需水敏感时期为抽穗-灌浆期,其次为拔节-抽穗期,保证其需水敏感时期的水分需求,对确保浚单29高产有重要作用,指导玉米科学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

表1 滴灌和漫灌条件下需水量

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从表2可知,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差别不明显,滴灌条件下玉米产量稍微高于大水漫灌条件下玉米产量。

表2 不同灌溉条件下产量性状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灌溉条件浚单29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量和需水强度不同,滴灌条件下需水量小于漫灌,2种灌溉条件下产量差异不显著,滴灌水平下产量略高于漫灌。浚单29需水敏感期为抽雄至灌浆期是最敏感期,其次为拔节期至抽穗期,保证浚单29需水敏感期的水分供应,对产量影响较大[3]。该试验仅研究一年度生态条件下2种不同灌溉方式浚单29获得高产的需水规律,对于不同年份、不同生态气象条件浚单29高产的需水规律情况需要进一步探讨,从而为玉米生长发育各个阶段适时适量灌水提供科学依据。

[1]郑卓琳,张淑敏,李伯航.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需水规律研究[J].玉米科学,1994,2(4):30 -33.

[2]刘战东,肖俊夫,刘祖贵,等.高产条件下夏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研究[J].节水灌溉,2011(6):4-6.

[3]曹云者,于振荣,赵同科.夏玉米需水及耗水规律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18(2):47 -50.

猜你喜欢
需水需水量夏玉米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新立城水库生态需水及调度研究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建平县生态需水保障程度研究
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帕满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大洋河生态需水量分析与评价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