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期间堆本体TSD的实施

2015-12-25 01:49顾新荣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5年2期
关键词:差压堆芯螺母

顾新荣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海南昌江)

一、前言

冷态和热态功能试验是核电站调试的关键节点,试验的执行质量,关系着电站的调试工期和机组的安全稳定。压力容器作为试验的关键部分,根据调试大纲要求,在冷态和热态功能试验期间,作为一回路压力边界,过滤、收集一回路的杂质。为此,需要建立 4个 TSD(Temporary Special Device,临时设施)项以满足试验要求。

二、TSD的实施

1.堆芯差压测量装置

根据核电站调试大纲的要求,在电站调试Ⅰ,Ⅱ阶段(冷态和热态功能试验)执行反应堆冷却剂过滤试验RCP 50,用来监测在主泵运行期间压力容器下堆芯板过滤器前后的压差ΔP以防止超过0.133 MPa,反应一回路的异物程度。为此,需要制作一套堆芯差压测量装置(图1),其中,差压测量管线(Delta-P Tube)为厂家提供,测量回路根据上游设计文件自行制作。

差压测量管线从堆芯仪表间指套管密封段组件端口,沿着指套管导管插入到压力容器下堆芯板,测量点在堆芯坐标位置为D7、L7( 高压端、低压端)。在堆内仪表间中对应贯穿件坐标为 C2、M2( 高压端、低压端),图 2。

图1 堆芯差压测量装置示意图

高压测量管(High Pressure Measurement Tube)插入到堆芯过滤器滤网的前端,作为压力测点;低压测量管(Low Pressure Measurement Tube)插入到堆芯盲过滤器的后端,作为压力测点。在正式插入之前,需要调整测量管线的长度,步骤:①打开指套管导管上的手动隔离阀;②用压缩空气吹扫指套管导管;③插入高压测量管直至接触到堆芯过滤器滤网;④标记高压管线背法兰与密封段组件后法兰的距离;⑤拔出指套管;⑥割掉高压测量管线的头部(过滤器侧),剪切长度为:标记的高压管线背法兰与密封段组件后法兰的距离25 mm,并打磨切口;⑦插入低压测量管线直至背法兰接触到指套管密封段组件后法兰;⑧临时安装L7位置盲过滤器,并将低压测量管线从盲过滤器的通孔穿过;⑨在低压测量管线上,盲过滤器上表面10 mm处做标记;⑩拔出低压测量管线,并在标记处割除,打磨切口;11○正式安装D7/L7过滤器组件。

正式插入测量管线步骤(图3):①插入两根差压管线直至管线背法兰与密封段组件后法兰接触;②用专用工具锁紧指套管密封段前螺母,力矩值:60±5 N·m( 6±0.5 m·daN);③用专用工具锁紧指套管密封段后螺母,力矩值:60±5 N·m(6±0.5 m·daN)。④24 h后,对前螺母进行力矩复查。

测量回路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①水压试验期间一回路最高压力为22.8 MPa,测量回路设计压力在25 MPa以上;②测量管线要便于拆卸维护,接口形式可靠,不易产生泄漏;③要为差压表设计平衡阀、排气阀。

基于这几点要求,建议选用仪表标准配件。堆芯差压管线末端连接形式为NPT外螺纹,下游的测量回路根据此接口,可依次设计为:转换接头,针型阀,三阀组,差压计,型号规程参考表1。

在冷态和热态功能试验压力爬升阶段,需要对测量回路进行现场巡检,如发现有泄露情况立即处理。主泵运行期间,连续监测记录差压表读数。

一回路水压试验结束后该装置不拆除,但需要配合压力容器下部堆内构件吊装,此时将差压测量管线不完全拔出,头部低于压力容器底部筒体。在热态功能试验结束后将整套装置拆除。

2.临时堆芯过滤器( 图 4~图 5)

根据上游设计文件《反应堆冷却剂过滤试验规程》要求,一回路水压试验前,在压力容器下堆芯板位置安装121组堆芯过滤器,其中一组盲过滤器(低压测量管线通道),过滤器利用下堆芯板燃料组件定位销定位,螺栓连接形式固定,止动垫片防松。

图2 堆芯坐标和RIC贯穿件坐标位置对应图

图3 差压测量管插入后在密封段组件的状态

表1 差压测量回路材料清单

堆芯过滤器的安装建议安排在水压试验前压力容器的扣盖准备阶段,在下部堆内构件清洗工作结束后进行,这样可以保证整项工作的清洁度。安装时下部堆内构件位于存放架上,工作人员通过吊篮下到下堆芯板,过滤器的安装步骤如下:①检查过滤器附件(压紧螺栓、螺帽、止动垫片和销子)齐全;②用酒精擦洗过滤器;③依次在121个堆芯坐标位置安装过滤器,其中L7为盲过滤器;④旋转压紧螺栓(序6),将压紧螺栓的突出托架(序6a)对准位于下堆芯板上相邻的流量分配孔的中心;⑤向下移动过滤器组件并将它的2个定位孔(序1a)对准两个燃料组件定位销,直至过滤器的方形底座(序1)接触到下堆芯板的上表面(S)面;⑥旋转压紧螺栓(序6)180°以便将压紧块(序7)放入它的滑槽里(序1b);⑦安装止动垫片(序9)和螺帽(序8),用力矩扳手以65 N·m力矩拧紧螺帽;⑧向两个方向弯曲止动垫片(序9)以锁住螺帽。

步骤⑧中,止动垫片的设计厚度为2 mm,普通的敲击方法弯曲困难,对此可以制作专用工具,利用长柄平口钳来夹取翻边。整个过程要做好异物控制。

临时堆芯过滤器在冷态功能试验结束后不拆除,检查有无异常,如附件缺失、松动等,发现异常立即修复。在热态功能试验结束后,下部堆内构件吊装至存放架时,在下方垫白布来收集异物,并指出来源进行分析,最后过滤器用酒精清洗后存放回原包装,以备后续机组使用。

3.CRDM 过滤器( 图 6~图 7)

根据上游设计文件《反应堆冷却剂过滤试验规程》要求,冷态和热态功能试验期间,在压力容器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下方安装33组过滤器,防止异物进入到控制棒驱动机构中,该项工作建议安排在水压试验前压力容器的扣盖准备阶段,在压力容器顶盖内表面清洗工作结束后进行,这样可以保证整项工作的清洁度。

图4 过滤器在下堆芯板的分布

过滤器的安装步骤:①压力容器顶盖就位于顶盖存放间;②在压力容器顶盖下方垂直拿起过滤网,使卡环(序1)朝上,将卡环贴上隔热套的下端面;③按图中结构安装一个卡箍( 序 7),螺栓( 序 6)和螺母(序 4)以及开口销 ( 序 5);④用手拧紧螺母,使卡环紧固到位;⑤组装其它两组卡箍、螺栓、螺母和开口销;⑥用力矩扳手拧紧3组螺栓、拧紧力矩 10 N·m;⑦按以上方法安装其它的32组过滤器组件;⑧检查所有的螺栓拧紧力矩为 10 N·m;⑨用止动垫圈锁住所有的99个螺母。

CRDM过滤器安装完成后,要重点检查每个过滤器的止动垫圈有没锁紧到位。过滤器在一回路水压试验结束后不拆除,检查有无异常,如附件缺失、松动,发现异常立即修复。在热态功能试验结束后,在压力容器顶盖下方垫白布来收集异物,并指出来源进行分析,最后过滤器用酒精清洗后存放回原包装,以备后续机组使用。

图5 堆芯过滤器安装图

4.模拟指套管( 图 8)

根据上游设计文件要求,为了检测一回路在水压试验期间的泄漏率,在压力容器底部中子通量测量导管的密封段组件管嘴处安装36根约250 mm的模拟指套管(C2,M2两个贯穿件通道除外,该通道安装差压测量管),作为一回路的压力边界。

图6 CRDM过滤器分布图

图7 CRDM过滤器安装图

安装步骤:①安装O形密封圈(序22);②插入模拟指套管;③选入螺母(序7),确认螺母(序7)没有超出管嘴(序2)的后端面;④推进模拟指套管直至接触到O形密封圈(序22),并压紧在管嘴(序2)上;⑤用手拧紧密封段组件后螺母(序4);⑥锁紧密封段组件前螺母,力矩 60±5 N·m( 6±0.5 m·daN);⑦锁紧密封段组件后螺母,力矩60±5 N·m(6±0.5 m·daN);⑧24 h 后,对前螺母进行力矩复查;⑨调整止动片(序5),防止螺母松动;⑩打开上游手动隔离阀。

若插入模拟指套管过程中遇到阻力,应停下来不要强制进行,拔出模拟指套管,打开密封段组件,检查密封垫圈组是否存在变形等情况,如有进行修复,必要时更换。密封圈组的回装次序如图9所示。

图8 模拟指套管结构

模拟指套管在热式结束后拆除,需要全部更换为新密封圈组件( 图 10)。

图9 密封段组件安装图

表2 后密封组件安装对照表

三、总结

在机组冷态和热态功能试验的阶段,堆本体TSD的实施是调试的关键路径,是重大风险的控制点。如果因TSD产生泄漏或是附件脱落,将导致整个试验状态的重新建立甚至一回路主设备的损坏。为了保证堆本体TSD实施的一次成功率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对整个实施过程和注意点进行了分析和描述。以实际的设计要求为准,提前做好准备、规范实施过程、把握质量控制,安全有效的开展堆本体的TSD工作,为核电机组调试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表3 前密封组件安装对照表

图10 密封圈组件

猜你喜欢
差压堆芯螺母
基于双差压的脉动流测量方法仿真研究
三种铆螺母紧固件的应用与对比
“永不松动”的螺母
“永不松动”的螺母
浅谈差压变送器的校验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应用CDAG方法进行EPR机组的严重事故堆芯损伤研究
铆螺母安装工艺的研究
基于Hoogenboom基准模型的SuperMC全堆芯计算能力校验
压水堆堆芯中应用可燃毒物的两个重要实验
基于SOP规程的大亚湾堆芯冷却监测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