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与对策

2015-12-26 03:59郑磊,王红岩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

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与对策

郑磊a,王红岩b

(吉林省团校a.青年工作理论教研部;b. 办公室,长春130012)

摘要: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研究项目,全称为“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吉林省作为中部地区,近年来,创业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创业教育模式具有一些新特点和新情况,这些特点和情况对于完善我国其它地区的创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业教育;社会青年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4-06-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项目(2014jqy-24)

作者简介:郑磊(1980-),男,吉林白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青年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吉林省在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中,推行了“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项目,对全省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创业者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并全程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限于SIYB,又引进了多种创业教育模式。吉林省创业教育对于指导吉林青年创业,提高青年创业者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状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调研组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问卷调查。

1调查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了社会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网上查阅资料与相关厅局单位搜集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为调研获取青年创业教育一手资料和获得真实材料提供了保障。

根据青年创业教育对象特点,我们将被调查对象分为:“社会青年”和“在校青年”两大类,并制定了两种类型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对象的年龄限定在15岁到28岁。调查地区范围为吉林省9个地市(州)。在调查样本的抽样中,采用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发放社会青年创业教育调查问卷300份、高校青年创业教育调查问卷400份,共计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59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4%;此外,还以调查提纲的方式,访谈农村基层团干部近500人。

此次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录入,采用国际通用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对问卷进行了科学的录入、统计和分析,并建立了“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调查问卷数据库”。

调查过程中,调研组积极联系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人社厅、长春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了解了一些政策、信息,获得了一些近年来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的有关文件和基础材料,为调研组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此次课题调研时间为2014年3月到2014年9月。

2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的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青年”创业教育和“在校青年”创业教育。按照这两类创业教育模式,调研组进行问卷、走访和网上调查,调查中发现,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基本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社会青年”创业教育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基本情况:从2001年至今,吉林省已经审批建立了160家创业培训机构,其中包括高校、技工学校、人社部门下属单位等等。全省从事创业教育或创业培训的师资,规模为700多人。师资来源包括高校、技工学校、人社部门下属单位等等。依托创业培训机构,我省建立了创业实训基地,在创业服务方面,我省建立了创业导师队伍,在教学管理方面,我省创业培训的补贴标准为1500元/人,设立了补贴范围。成功创业的学员补贴标准为1500元/人,没有成功创业的学员补贴标准为900元/人。补贴款项由人社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补贴款项从人社部门的“就业再就业资金列支”。

存在的问题: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不够,造成招生困难;创业培训机构不均衡,也造成招生困难、师资不足;在创业实训方面,理论课能很好完成,但是,培训学员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差”,创业实训与创业服务脱节,创业指导不到位;在创业培训中,存在创业实训的课时不够的问题;创业培训的师资有待加强,高校教师在创业培训教师中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数由技工学校的教师担任;资金支持不够,经过创业实训的学员,在创业时办理创业小额贷款困难。

2.2“在校青年”的创业教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基本情况:在校青年创业教育,又分为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教育。

高校学生创业教育:2003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2010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将创业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作为通识课开设,理论课要求8学时左右。具体开设内容为:大一,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大三,创业课程,大四,就业课程。高校已经开设的课程包括SYB、KAB等,实践课程有创业大赛、创业计划。吉林省每年毕业大学生18万左右,毕业生都接受过创业教育。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的不到1%,创业形式主要有“大学生网店”、“艺术辅导班”等,创业者多为体育生或艺术生,也包括一些隐性创业者。高校创业教育,有课时费,但经费不足,没有单独的经费支持。

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教育:吉林省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或学校的各市州,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占很大比例,但是也有少数学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长春市为例:长春市共有2所高等职业学校,87所中等职业学校。长春市2所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课程主要是《职业指导》、《光华创业教育》,这2所高校年培训总人数25000人左右。长春市5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你是第101个》、《光华创业教育》,年创业教育培训人数15000人。各职业院校的经费由各学校列支,来源主要是教学、培训经费。

存在的问题:专业师资短缺,教师多为文化课或专业课师资转岗经短期培训上岗,或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缺少KAB、SYB培训师,缺少有实战经验的教师或创业辅导员,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培训课程开发不够,培训内容单一,教材滞后,方法陈旧。创业教育受创业环境、政策环境、观念的限制等因素较多。主要目标还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观念的转变”,为创业奠定理论基础,提高创业素质,但提供创业实践锻炼机会不多,培训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创业教育缺少单独的经费支持。

3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中主要问题的数据分析

调研组根据“社会青年创业教育”和“在校青年创业教育”调查问卷,就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

3.1“社会青年创业教育”中主要问题的数据分析

社会青年的创业教育或创业培训一般由社会培训机构来承担。吉林省已经审批建立的160家创业培训机构,承担了每年全省创业培训任务。吉林省在“社会青年创业培训”方面,已经形成了以吉林省人社厅牵头的,组织结构完整、创业培训初具规模的社会培训体系。但是,随着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创业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吉林省青年创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此次调查,收回社会青年创业教育有效问卷284份,其中,男性220人、女性64人,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吉林省社会青年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青年存在信心不足,实际操作的能力差,主要体现在“沟通及交际能力”和“对市场的认识水平”两个方面(见表1)。

表1 您认为创业最需要具备哪方面素质

表1显示,被调查的社会青年选择问题“您认为创业最需要具备哪方面素质”中,“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的有效百分比占28.2%,“对市场的认识水平”的有效百分比占18.3%,这表明“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和“对市场的认识水平”两方面是社会青年创业最欠缺、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现行的社会创业培训重“理论培训”,轻“实践指导与动手操作”,这样培训出来的学员必然缺少“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和“对市场的认识水平”,所以,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走访吉林省人社厅相关部门和一些社会培训机构的过程中,也发现这是创业教育的社会培训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加强学员的“能力素质培养”和“市场实战经验”成为当务之急!

(2)“创业政策”成为创业培训的“短板”(见表2)。

表2 您对创业的政策了解吗

表2显示,被调查的社会青年在选择“您对创业的政策了解吗?”这一问题时,回答“知道有,但没了解过”的有效百分比占46.3%,这表明近一半的社会青年对创业政策是不了解的,或者说我们的创业培训中对“创业政策”的宣传是不够的。创业政策涉及到青年创业者的切身利益、成败与否,关系到国家助推创业工程的实效,因此,创业政策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创业政策”却成为创业培训的“短板”。

(3)创业培训中存在“供”与“需”对接不良的问题,详见表3与表4。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吉林省的创业培训,呈现“供”与“需”对接不良的问题,一方面是青年创业者急需创业相关知识与培训,另一方面,是创业培训的社会机构招生困难。表3与表4就反映了这方面问题。

表3 您认为您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满足创业的要求吗

表3显示,被调查的社会青年中,对现有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满足”其创业要求的有效百分比占28.9%,“说不清”的有效百分比占32.6%,两者合计61.5%。可见,吉林省的社会青年是急需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

表4 您参加过多少次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

表4显示,被调查的社会青年中,没有参加过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的有效百分比占62.9%,可见,我们社会青年创业培训的覆盖面还是很低的。因此,扩大创业教育的社会培训规模已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社会培训机构出现了招生困难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政策方面的原因。2011年,国家出台的64号文件规定,创业培训补贴直接拨付给个人,不再经培训机构拨付。这样,再开展培训,培训学员要先自己交费学习,待培训结束后,再把补贴拨付给个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创业培训招生困难。这也体现在吉林省创业培训规模的变化上,往年吉林省创业教育的社会培训规模都在5万人左右,而2014年预计社会培训规模在4万人左右,减少培训1万人。如何破解创业培训中存在的“供”与“需”对接不良的问题,成为吉林省创业培训发展的关键。

3.2“在校青年创业教育”中主要问题的数据分析

这里主要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从2003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始,历经十年的不断完善,如今已经形成了从大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完备的课程培训体系,并兼容发展了“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实践项目。吉林省高校教育系统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总体要求,实现了每年高校毕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将创业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分层次在大学四年中开设相关创业、就业课程。但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师资问题、经费问题和课程体系改革等问题,为此,调研组开展了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在吉林省各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14份,其中,男性166人、女性148人。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吉林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强“市场实践与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见表5)。

表5 您认为创业最需要具备哪方面素质

表5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选择问题“您认为创业最需要具备哪方面素质”中,“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的有效百分比占17.3%,“对市场的认识水平”的有效百分比占21.2%,这表明“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和“对市场的认识水平”两方面是大学生创业最欠缺、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现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重“思想意识的培养”,轻“市场实践与能力素质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必然缺少创业根基,继而带来创业信心不足。这一点和社会青年创业有着共同之处,属于创业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我们在走访吉林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和一些高校的过程中,也发现这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市场实践脱节的问题。

(2)大学生创业教育后期的“创业指导”与“创业实践基地”薄弱,详见表6与表7。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从创业意识到创业知识,再到创业实践的整个过程的培养。而大学生创业教育后期的“创业指导”与“创业实践基地”,对于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创业至关重要,但是,这两个环节在调查中发现却是欠缺或不足的。

表6 设立创业指导机构提供服务

表6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其所在高校没有“设立创业指导机构提供服务”的有效百分比为73.2%,这表明吉林省超七成的高校没有“设立创业指导机构提供服务”,缺乏创业指导成为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显著问题。

表7 建设创业实践基地

表7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其所在高校没有建设“创业实践基地”的有效百分比为62.4%,这表明吉林省超六成的高校没有“创业实践基地”,缺乏创业实践基地成为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另一个显著问题。

综上分析,如何完善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指导”与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务必解决的问题。

(3)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需要创新和完善,详见表8与表9。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其原有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很难适应大学生创业需求,这一点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也被体现出来。

表8 如果高校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创业教育,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表8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在被问及“如果高校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创业教育,您更倾向于哪一种?”时,选择“由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的有效百分比占到29.5%,选择“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课程的主体”的有效百分比占到21.8%,两者合计51.3%;这两个方面都是当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最缺乏的,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大学生希望创新“创业教育”,改变传统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模式,充实创业的实战经验。

究其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益白热化”,大学生创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在大学期间就能“充分试水”或积累经验,当代大学生创业者比任何时候都渴求这种适应市场经济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因此,实战推演式的教学形式必定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表9 您最喜欢的创业教育活动类型是

表9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在被问及“您最喜欢的创业教育活动类型是什么”时,选择“听取创业成功人士报告”的有效百分比占到28%,选择“参与创业计划大赛”的有效百分比占到20.4%;近三成的被调查者选择“听取创业成功人士报告”同样印证了上面提到的“大学生对市场创业经验的渴求”,而超两成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参与创业计划大赛”同样表明“创业实践课程”日益受到欢迎。

综上分析,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完善,特别是在“实战推演式的教学形式”与“创业实践课程”这两个方面。

4对策与建议

(1)强化领导保障体系。创业教育是青年创业起步和创业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在重点抓创业促就业工作中要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要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业教育既有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又有社会培训机构,因此,加强创业教育领导力度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的领导保障体系,是切实发挥创业教育的倍增效应和促进尽快创业、成功创业的重要保证。作为一种长效机制,保障体系,就必须健全领导机构,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并将创业教育纳入全省人社厅、教育厅、工信厅等职能部门的工作管理目标体系中,并对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进行检查指导。

(2)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创业教育需要好的政策扶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促进创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创业教育深入开展。一是政策扶持要把社会青年和在校学生创业教育纳入整体创业教育体系中,统筹规划;二是出台整合创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创业教育政策;三是出台创业教育培训项目扶持政策,特别是实训项目的扶持政策;四是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补贴政策要科学完善,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放宽对社会青年和高校毕业生等有关人员享受创业教育、创业培训补贴政策的门槛;五要加大对培训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出台资金扶持政策。

(3)构建创业教育目标管理体系。创业教育一般分为创业启蒙教育、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专业教育三个层次,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1]大学生创业教育,就要使大学生一入学就能形成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考,并对自己毕业后的走向与发展有所规划。对走向社会的青年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市场拓展方法,具备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实际的创业能力。

(4)建立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尽快构建科学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明确创业教育目标,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科学进行创业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指导,完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做好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实践与孵化基地等。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我们应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以提高未受教育者接受创业教育的热情,进而扩大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全民的创业与创新热情,为创新型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完善各层次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系统,改善创业教育的环境。[2]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培训的扩展和质量的提高。优秀创业教育师资更是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创业教育师资中学者型多,专家型少;兼顾型多,专职型少。因此,完善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的梯队,培养一批实践与理论兼有的“学者型企业家”或“企业家型学者”作为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才能指导学生获取真正的创业知识,从而成功创业。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李长安.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迎接创业高潮[J].求是, 2009(14):41-43.

[2]李家华.创业教育亟须突破三大困境[N].人民日报,2012-06-15(7).

责任编辑:张晓辉

Research on Problems of Jilin Youth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ZHENG Leia,WANG Hongyanb

(a.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Youth Work,b. School Office,

Jilin Provincial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chool,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named Education Joint Innovation Project of Improving Youth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s a project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research. Jilin Province, as a central area, in which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velops and improves continuously in recent years, the mo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situation, which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perfe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other regions of our country.

Keyword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ocial youth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