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浅析

2015-12-26 08:44张春娟河北省平乡县油召学区田庄联小0545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教材

张春娟 (河北省平乡县油召学区田庄联小 054500)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浅析

张春娟
(河北省平乡县油召学区田庄联小 054500)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长久以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这门学科的工具性特点非常重视,但是对这门课的人文性却有所忽略。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其内在品质和思想道德正处于初步成型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利用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对学生的品质和思想道德进行教育不仅对语文教学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对学生未来更高层次的学习也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抓住课前三分钟演讲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将学生课堂演讲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每天我都让学生准备一份演讲材料,第二天上课之前,让某个学生利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堂讲述。他们讲述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成语典故、新闻报道、社会见闻等。学生讲完之后,我并没有草草了事,而是先让该同学讲述自己的心得,然后启发其他学生,让他们总结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教育意义。比如,“孟母三迁”“水滴石穿”“自食其言”等成语故事都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素材。学生在讲述和总结中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学会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持之以恒、诚信等做人的道理,而且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情景再现,动人以情

小学教材当中的很多课文尤其是记叙文都含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丰富的个人情感。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挖掘文中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切身感受,在课堂上要努力模拟、营造出当时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了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及他的生活态度,也使他们掌握了更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多媒体设备的出现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语文课本中无法描述的场面,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比如,在教授《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通过搜集整理网络资料,制作课件,再现了当时人们臂带黑纱,悲痛地哀悼一代伟人的场景,画面中的万年青、白花、哀乐、服饰、人们的神情,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悲伤的情境。通过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油然而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因材施教,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道德取向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要挖掘和领会教材的深层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和内涵,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通过识字、写字、阅读等练习来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底;通过写作、口语交际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国主义、道德素质修养也是这个时期的教育重点。所以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发挥教师思想品德和学识修养的示范性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楷模,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任务之坚,要夯实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基础,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以丰富的知识去教书,以良好的行为去育人。我们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还要努力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存在的文化难题和道德倾向,及时解决学生所遇的困难,引领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努力。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做到传道与解惑的高度统一,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五、在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作文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文如其人”“文为心声”“先学做人”“后学作文”都是对作文与做人的关系的阐述。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了作文过程中所含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写作还是学生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外在流露。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把作文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之一。比如,在作文技巧的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反映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心思想反映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认同和对假恶丑的唾弃;作文的修改过程蕴含了精益求精、知错就改、不断进取的道理。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德育构建的过程,教师理应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地把德育渗透到作文教学过程当中。

总之,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但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也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道德教育,让学生成长为有文化、懂礼貌、遵守秩序、尊老爱幼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1]李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1(8).

[2]赵佳,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

[3]曾孝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语文教研,2008(2).

(责编 赵景霞)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