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新闻语篇的关联性

2015-12-29 07:44黄俊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汉绣语篇关联

黄俊娟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多模态新闻语篇的关联性

黄俊娟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图片、颜色以及文字等各种符号模态组合在一起的多模态新闻语篇主要通过呈现图片语篇语境和文字语篇语境,共同协作实现和表达现实意义,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多模态新闻语篇的解读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读者可以从再现、互动与构图三方面来分析图片语篇得到预设信息,并以此结合文字语篇语境信息进行推理,来获得图片与文字之间的语境最佳关联,再整合相关信息,从而成功解读出语篇图文所传递的真实意图。

多模态新闻语篇;关联;语境

1.引言

数字化和信息化社会中,人们阅读的语篇呈现了照片、视频等多模态特征。由此而产生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是结合系统功能语法、符号学等领域最新成果发展而来的一门跨学科领域。多模态新闻语篇主要包括语言符号与视觉符号两种符号编码体系,视觉符号通常是以图片和漫画等方式呈现,而语言符号信息包括新闻标题、新闻正文以及插图说明等。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1],那么读者可以从再现、互动与构图三方面来分析多模态图片语篇得到预设信息,并以此结合文字语篇语境信息进行推理。

2.多模态新闻语篇的关联性分析

Kress&van Leeuwen在韩礼德三大元功能基础上,将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延伸到图像分析,建立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为中心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2]。图片的再现意义包括叙事的再现和概念的再现,叙事通常是对新闻的背景介绍,而概念则是更深层次方面的表述;互动意义暗示作者拥有某种倾向性的观点;而构成意义则主要通过对各因素的合理布局来完成上述再现和互动的意义生成。

图1刊登在Changjiang Weekly的2015年7月3日的第12版文化版上,这个由图片及文字结合在一起的语篇是一个多模态语篇。该报道由两个语篇组成,一个是图片,另一个是对该新闻详细报道的文字语篇。下面我们根据关联理论和视觉语法来分析图文如何构建语境意义,实现图文语篇的语境关联。

Hanxiu work amazes Milan Expo(汉绣作品惊艳米兰世博会)图1Kang Xiuli at Milan Expo(康秀丽在米兰世博会上)On June 25 hanxiu(Han Embroidery)inheritor Kang Xiuli shared with our reporter her interesting story back in Milan Expo where visitors identified her with her handicraft product"Chu Styl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 16 to 18 when"Hubei Theme Day"went on in Milan Expo in Italy,Kang Xiuli's hanxiu work"Chu Style"took center stage at the exhibition hall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Wuha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any local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ed to be her translator and even someItalian artists left their phone numbershoping to consult her further about the skill.According to Kang,many visitors talking about hanxiu mistakenly yet fittingly used her name instead.At 2.5meters long and 1.8 meters wide,Kang's artwork"Chu Style"features a full-fledged,colorful phoenix,standing with raised head and wings unfurled,ready to soar into the sky.The phoenix is regarded as a totem in Chu culture.It took Kang Xiuli over a year to finish this work.Kang hoped that the debut of her hanxiu work in Milan Expo will help promote this traditional handicraft to the world.

2.1 汉绣图片的语篇语境分析

汉绣图片是一个及物的、包含反应过程和行为过程的叙事图片。康秀丽、志愿者及摄影师是表征参与者,摄影师拿着摄影机将康刺绣的过程摄录下来,是一个摄录的行为过程。几名身穿汉绣旗袍的意大利志愿者注视着康,属于反应过程,志愿者们是反应者,康是被感知的现象;通过她们的眼神这个向量实现了与康之间的视线交流,呈现了她们希望能和康表达某种愿望的概念意义。

图片是提供而不是索求,因为表征参与者都没有直视观看者,没有与观看者建立“接触”关系。康与观看者是稍近的距离,是社会关系,而志愿者们和摄影师与观看者是远距离,他们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很淡薄,是公共关系。图片在水平角度上选择了倾斜角度,暗示观看者不属于图像世界的一部分,图像中展示的是表征参与者的世界,与观看者无关。

构图意义包括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康秀丽处于图片的中心位置,成了“前景”,被摄影师和志愿者们环绕,她的影响力由中心向四周的志愿者们和摄影师扩散;图片颜色鲜艳,色彩亮丽,非常醒目,体现了汉绣服饰色彩的丰富,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摄影师位于左侧,是这幅图片的已知信息,志愿者是新信息,是图片要凸显的部分。表征参与者康秀丽、志愿者和摄影师形成一个视觉上的整体,属于同一个世界,其中康的显著性被突出,是图片中的焦点。

2.2 汉绣文字的语篇语境分析

这篇新闻首先在导语中讲述汉绣传承人康秀丽作品亮相米兰世博会的事情,然后按照“在世博会上参展”,“康的作品《楚风》介绍”以及“作品意义”的顺序,将最重要的放在前,次要的放在后,与导语一起构成倒金字塔结构。文字语篇从两方面通过词汇线索构建语境意义,说明汉绣作品在世博会上深受欢迎,荆楚文化走向了国际舞台:(1)米兰观众已将康和她的汉绣产品等同(identify)起来;当地意大利大学生主动当志愿者(volunteer),且刺绣爱好者留下电话,向康咨询(consult),希望了解这种传统的中国刺绣手艺。(2)汉绣是武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运用raised head,ready to soar等词语表达《楚风》中凤凰昂首挺立,翱翔在天宇。“凤凰”是楚文化图腾,展示着美丽高贵的形象,迎着朝阳翩翩起舞,是腾飞之意。

2.3 汉绣图片和文字的语境关联

汉绣图片和文字分别从图片和标题,图片和图片说明,图片和正文三个方面获得语境关联。新闻标题《汉绣作品惊艳米兰世博会》和康被志愿者及摄影师环绕的图片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体现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标题文字总结性地说明图片内容,图片是汉绣作品惊艳世博会的原因和视角上的证据。两者相互补充和延伸,意义上体现一种逻辑连接,因而实现了标题文字和图片的语境关联。

Barthesl从符号学的视角探讨三种不同的图文关系,即说明、锚定和接递[3]。“锚定”主要指用文字说明图片内容。因为图片具有多义性,存在多种可能的解读,需要文本去准确定位其意义,使之成为语篇语境的一部分。汉绣图片说明是对图片内容的准确清楚地阐述,两者存在关联。

图片的再现意义中具有志愿者们想和康秀丽表达某种愿望的概念意义,在文字语篇中通过词汇线索volunteer,consult和identify获得关联性;图片是提供而不是索求,在水平角度上选择了倾斜角度,暗示图片中展示的是表征参与者的世界,解说康秀丽代表的汉绣文化被志愿者代表的西方世界所接受的情形,与正文的最后一句“康秀丽希望汉绣产品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望”的话具有相关性。可见,多模态语篇中的图片和文字充分发挥视觉符号与语言符号各自的优势,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相同的语境内容,既形象生动又逻辑清楚。

2.4 明示-推理过程中的最佳关联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明示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建立最佳关联。米兰观众已经将康秀丽和她的汉绣产品等同起来了,既是国际社会对汉绣文化的认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是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上升的认同;读者通过ready to soar等词汇加强了原有语境假设,进而联系相关信息,悟出楚文化一展其独特的魅力出现在世界面前,将在世界的舞台上腾飞,也是中国即将腾飞之意。2015年米兰博览会是世界性的文化博览会,中国文化通过世博会这个国际活动被国际社会接受,并深受欢迎,可见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

当读者将多模态图片语篇与文字语篇结合起来分析获得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语境关联时,如果联系语篇的社会文化意义能获得最佳关联并成功解读出语篇图文所传递的真实意图。

[1]D.Sperber&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

[2]Kress GT,Leeuwen V.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2006.

[3]Barthes,R.Image.Music.Text[M].London:Fontana,1977.

G210.7

A

2095-7327(2015)-08-0113-02

黄俊娟,就职于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翻译。

猜你喜欢
汉绣语篇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荆风楚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绣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浅析汉绣的现状与发展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汉绣艺术在当下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奇趣搭配
智趣
荆楚汉绣研究综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