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选择和实施路径—以河北省为例

2015-12-30 08:19蒙玉玲教授彭永芳副教授初汉芳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石家庄050031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增加值比重服务业

■ 蒙玉玲 教授 彭永芳 副教授 初汉芳(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石家庄 050031)

引言

目前,服务业已占全球GDP的60%以上,现代经济正在步入“服务型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日益加剧,现代服务业正逐步从传统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快速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程度也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河北省的分析

服务业一直是我国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201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6.6%,远低于全球60%以上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以金融保险业、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业、研发与工业设计业、旅游业和物流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服务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大,但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正在显著扩大,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以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也取得较大发展,但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相对较低。以河北省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服务业整体处于上升阶段,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总量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快,但是与国内外较发达的城市相比(参见表1),河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以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仍然相对较低。2013年河北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038.9亿元,是2006年服务业生产总值的2.58倍,年均增长11.4%,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由2006年的33.97%提高到2013年的35.5%。对比而言,2012年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58.69亿元,是2006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2.18倍,年均增长13.8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由2006年的19.05%降低到2012年的17.9%,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06年的56.07%降低到2012年的50.71%(2013年现代服务业相关数据暂缺)。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但产业层次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在逐步下降,而现代服务业比重在稳步增加,这说明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开始趋于合理化。现在,以河北省的数据来说明这一演进规律。2012年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0.71%,与前两年相比上升趋势虽然不是很明显(2010年和2011年这一比重分别为49.67%和50.89%),但从某些重点行业的变化看,这一上升趋势还是有显著进步的。比如2006年到2012年,河北省传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由24.66%降到23.58%;现代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由16.79%上升到21.57%;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由7.1%提高到9.74%;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从9%提高到了10.46%;旅游业总收入占服务业比重从12.45%提高到16.92%。尽管如此,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不足,还不能与传统服务业相抗衡,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现代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功能日益增强,但从业总量仍显不足

随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其对劳动力的吸纳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中,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促进效应表现突出。2012年,河北省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258.68万人,比2006年增加256.24万人,占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2006年的27.77%提高到30.81%。其中,2012年以房地产、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信息传输、软件业、科技服务、文化、教育、体育以及娱乐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总数为570.81万人,比2006年增加111.83万人,占服务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45.35%,与2006年的45.78%基本持平。但从中也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吸纳的劳动人数总量仍然偏低。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业态趋向多元化、聚集化,但市场化程度较低

近十年来,我国现代服务业业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聚集化趋势,产业结构体系日趋合理,各行业涌现出初具规模和效益良好的领军企业。比如在河北省,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旅游、商贸、信息服务、房地产、文化创意等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开滦物流、冀运集团等8家物流企业跻身全国物流前100强;包括唐山庞大集团在内的17家企业名列全国服务行业500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商品批发市场(如石家庄新华集贸、南三条、保定白沟市场等)达到5个。同时吸引了浦发、兴业等一批股份制银行和沃尔玛、易初莲花等50多家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落户河北省。同时,我国服务业的空间聚集趋势也日益显现,比如河北省各城市在推进主城区“退二进三”政策的过程中,集聚式服务业发展模式已现雏形,如崇礼滑雪、北戴河创意产业、曹妃甸新区能源原材料物流、石家庄和保定动漫产业、正定商贸物流等服务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但是,我国服务业推进市场化的进程缓慢,比如教育、科研、通讯等服务领域,由于受政府严格控制,尚未完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表1 2010年国内外较发达城市服务业发展情况对比

(五)服务业载体设施日益完善,但技术知识含量低以致缺乏竞争力

随着我国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幅度提升,带动了各类服务业载体设施的发展。以河北省的数据来说明,该省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分别从2006年的2470.7亿元和1643.6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9469.9亿元和7053.7亿元,分别扩大了3.83倍和4.29倍。“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大力推进振兴现代物流、激活文化资源等八大工程,加快建设150个重点项目,逐步建成50个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各具特色、形态各异的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省级服务业聚集区,继续打造并新增50个以上影响力强的服务品牌,力争使秦皇岛国家级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现新的突破。但是,在我国服务业发展中,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企业所占比重很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企业仍占主导地位。如2012年河北省传统服务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是21.57%、23.58%和4.14%,合计49.29%,而金融、商务服务、现代租赁、计算机服务、信息传输、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50.71%。而且,服务型企业技术含量较低,经济规模偏小,服务效率低下,标准化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名牌和大型龙头服务组织,对外辐射能力不高,缺乏对外扩展能力,面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竞争,显得势单力薄。

(六)各地区服务业经济总量进步较大,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明显

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大都呈现出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的规律,但从各地区发展分布看,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服务业发展差距也非常大,京上广服务业比重大概达到60%左右,西部某些地区可能只有30%左右。从河北来看,从2006年到2012年各地区服务业都获得了长足发展,服务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但同样表现出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唐山、石家庄、邯郸、沧州、保定等地区服务业明显比其他地区发展快(这些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是19.81%、19.26%、10.86%、10.81%和9.02%),而廊坊地处环京津和秦皇岛地处环渤海的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两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河北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是6.68%和5.75%)。服务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显然不符合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并将成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障碍。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河北省的现实选择

本文基于河北省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增长点选择:

(一)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

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对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和吸纳就业十分重要。就河北省而言,传统服务业(如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仍然在服务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见表2)。但由于传统服务业的管理水平落后,运营效率低下,对社会生产的服务能力与对生活消费的服务水平不高,因此需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和科学管理组织方法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更好发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广东、上海等地区都在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推动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而河北作为制造业大省,要强化制造产业的优势地位,就必须突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制造业的制约瓶颈。2013年12月,河北省出台了《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计划》,提出到2017年要着力培育信息服务外包企业180家、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15个、安全生产服务机构15家和节能环保服务企业40家。今后,我国应将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如工业设计及研发、现代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及外包等)作为发展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和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步伐。

(三)大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质量与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生活性服务业应着重从行业发展质量与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入手追求新的增长。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应立足科学发展观,引导从业企业加快组织制度创新,紧密追踪新的消费导向,以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就政策扶持重点来看,“十二五”期间,各地政府应在购物、健身、娱乐、餐饮等行业对相关配套设施加大改造升级力度,逐步建成功能强大的综合性生活服务区。就河北省而言,要重点改造和提高商贸餐饮、房地产、居民服务和教育、卫生、文化娱乐、旅游度假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培育壮大现代新兴服务业

新兴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其发达程度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也是影响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来说,我国新兴服务业刚处于起始阶段,形式和业态还不够丰富和多元,服务能力较低。以河北来看,目前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以旅游、网络通信、休闲健身、文化娱乐、金融保险、医疗保健、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为此,可依托先进技术手段对服务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并加强对新兴服务业的政策倾斜,优化发展环境,扶持重点新兴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 。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河北省为着眼点

(一)区域发展路径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服务业的区域结构布局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劳动力要素以及地理和交通条件等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会形成各具地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针对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和区域经济特点,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发展路径主要表现为:打造以“城市化带动”为切入点,以“一极突破、两带提升”为着重点,以“多中心齐头并进”为支撑点的区域发展格局。

表2 2012年河北省传统服务业的生产总值和吸纳就业情况

1.以“城市化带动”为切入点。经验表明,城市化形成的区域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城市化进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又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因此,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河北省2012年的统计数据,全省11个地级市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全省服务业产值的比重为44.11%,比例偏低。所以,河北省应通过扩大城市化来促进服务业发展,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新吸纳的剩余劳动力要通过服务业发展来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而能够进一步促进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从全国来看,很多省份都属于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双滞后的低水平互动模式,所以今后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从生产性需求和生活性需要两方面,加大对服务业的带动力度。

2.以“一极突破、两带提升”区域发展布局为着重点。各地区在推进服务业区域发展布局优化的过程中,不可能齐头并进,需要思考如何在具有地域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等的核心城市或地带进行重点布局,找到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增长极。下面以河北省服务业空间布局为例来探讨。

首先,大力挖掘石家庄的省会区位资源优势,引导和支持其成为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建议着重从商贸流通、金融服务、文化会展、科技服务等行业入手提升石家庄服务经济质量,到“十二五”末力争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打造出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把石家庄发展成为华北重要商埠、冀中南金融中心、环渤海区域会展中心、燕赵文化名城、全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和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基地等。为此,石家庄可立足主城区和正定、藁城、鹿泉、栾城等组团市(县)的历史文化、交通枢纽、地质生态、优势产业基础等产业发展资源,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这种发展布局模式在其他地区也有印证,比如西安市在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围绕大西安在周边县市进行服务业布局。

其次,充分利用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环京津和沿渤海两大现代服务业增长带。一方面,京津与周边地市如廊坊、保定的一体化程度会逐步提高,环京津服务业增长带要依托快捷交通、文化旅游、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等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文化娱乐、观光农业、空港物流、鲜活农副产品、商务休闲、医疗康复、居家用品配送、科技交流与推广以及现代教育、行政服务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应发挥各自陆路交通枢纽的地理区位优势,同时挖掘港口物流平台优势,将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打造成地方性的产业集聚区,产业类型可兼顾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着力发展以煤炭、原油为代表的资源型现货和期货交易、物流配送、专业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生活性服务业可以从旅游度假、运动休闲、商务会展等入手打造亮点。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苏南、浙北等地区凭借临近上海的优势,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有的地区已形成了服务业聚集区。

3.以“多中心齐头并进”为支撑点。按照河北省主要产业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要求,邯郸、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五地市要依托各地各类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与生产、生活相配套的、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第一,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传统制造业基础扎实,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应重点从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行业入手寻找优势,形成冀南地区重要的服务业增长点。第二,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冀晋蒙辽交界处,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应加强生态环境、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推动传统服务业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新兴服务业转型。第三,要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将衡水湖文化旅游产业和邢台太行明珠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为两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此外,邢台作为制造业基地,还要加快发展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发展格局,比如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已形成了围绕青岛、济南、烟台等多中心的发展格局。

(二)行业发展路径

选择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关键要看各个行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关联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先进地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高端服务业,落后地区则可能会选择传统服务业。具体到河北省,其行业发展路径表现为:第一,继续做大做强既有优势、又有潜力的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等,进一步强化其主体地位,要在这一领域扶持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服务企业走出去,培育知名服务品牌;第二,对一些虽然优势不显著、但潜力巨大的服务行业,如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创意、体育娱乐业、旅游业等,要加大投资,完善体制,增强企业和行业的整体实力;第三,对目前既不具备整体优势、又发展乏力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信息、咨询、社会保障、卫生福利、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其尽快成为全省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经比较研究,一些兄弟省市在推进各类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大体采用类似的发展思路和演进路径(王英等,2013)。

结论

如何选择新的经济增长点,关系到服务业的发展后劲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如何从实施路径上为现代服务业指明发展方向,则关系到各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是否科学可行。本文主要以河北省为例来研究服务业的发展问题,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各异,条件千差万别,所以研究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不能完全反映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概况,而只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李文陆,王英辉.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

2.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

3.王丽巍.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

4.赵文军,陈勇.1978-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来源—基于30 个省市区服务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J].经济管理,2014(9)

5.陈凯.中国服务业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构建与测度[J].财经科学,2014(7)

6.王英,刘微.河北省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3(2)

猜你喜欢
增加值比重服务业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