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互促关系的评价研究—以广西区14个地级市为例

2015-12-30 08:19胡凤英教授刘小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民建桂林市委员会广西桂林54004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旅游业耦合区域

■ 胡凤英 郑 毅、2 教授 刘小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民建桂林市委员会 广西桂林 54004)

区域现状及文献分析

广西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地。旅游业是广西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年全区共实现旅游总收入2057.14亿元,这一数值对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4.31%,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可见一斑。而目前有关广西旅游业和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大多立足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单向促进作用及其实现的机理方面,或者单一区域内两者间的耦合互动作用。Ghali运用普通最小二乘理论实证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Lee和Khan引入协整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得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影响;而Oh以韩国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却显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生延超(2009)等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从空间维度上实证分析2008年湖南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杨松茂(2013)等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了2000-2010年陕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状态及发展演变趋势。刘定惠等(2011)运用广义的协同耦合理论,构建了区域经济、旅游业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协同模型,以安徽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评价模型,以广西各地级市2004-2013年数据作为样本,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城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及差异分析。

城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互促机理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同时,区域经济的增长又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产业基础和保障,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作用,协调发展。

城市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第一,城市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地方经济收入。第二,旅游业当中不容忽视的“入境旅游”部分通过增创外汇收入、填补外贸逆差等渠道,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唐留雄,2011)。第三,当代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是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一种科学、有效的途径。第四,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可以有效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这在于旅游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增加人员流动等途径而带来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和文化流,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由此得到发展,进一步使得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得到提升。

城市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无形中促使民众对旅游需求的增加。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外部上为民众提高经济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无疑为旅游需求的有效增加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夯实了基础。第二,城市经济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第三,城市经济健康、高效的发展是旅游业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第四,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信息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得到了有效推动,为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城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城市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影响作用。一方面,旅游业对旅游所在地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旅游业不仅可以直接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外汇储备的积累,而且还可以间接拉动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加快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另一方面,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会反过来对旅游业形成反馈性客观响应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区民众的旅游动机被激发,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可以得到更好的建设,旅游业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势头越发凸显,旅游业的信息化进程得到推动,通过以上这些渠道,旅游地的地区整体形象无形当中得到提升,由此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有利条件。故而,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可以被看成是两个相互影响、彼此依赖的有机整体,可以将其定义为城市旅游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系统。

表1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等级评价标准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在物理学中,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被定义为“耦合”,这一概念常被用来解释不同主体之间或同一主体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定量描述这种互促影响作用大小的指标变量称为“耦合度”。从协同学的角度来看,系统之间由无序向有序的演变趋势是由系统间耦合程度的好坏来决定的,那么,耦合协调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变的关键是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这种协同作用左右着系统变化的状态与规律(吴大进等,1990)。旅游产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大系统之间正是由这种动态耦合影响作用彼此相互关联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耦合体。因此,可以用旅游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作为度量指标来评价二者的互动耦合协调状况。

(一)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假设变量ui(i=1,2,…,m),uj(j=1,2,…,m)分别表示各系统的评价函数,则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为:cn=n{(u1·u2·…·un·)/Π(ui+uj)1/n。当只有两个系统时,耦合度函数为:c2=2{(u1·u2)/(u1+u2)(u1+u2)1/2。假设TI、RE分别表示旅游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f1(x,t)和f2(y,t)分别是度量它们综合发展水平的函数(王永明等,2011),其中,x、y分别为系统TI、RE的特征向量,t是以年份为度量标准表示的时间变量。f1(x,t)与f2(y,t)之间的大小关系,反映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发展快慢的相对程度。依据上文提出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度函数可定义为:c=2{[f1(x,t)·f2(y,t)]/[f1(x,t)+f2(y,t)][f1(x,t)+f2(y,t)]}。

虽然耦合度函数c可表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度,但在有些情形下,它却不易反映两者的实际协调状况。原因在于:仅依据单一的协调度函数c去做判别,可能会得出一种误导性的结果。例如:当旅游业水平f1(x,t)与区域经济水平f2(y,t)均较低时,却可能得出两者耦合度较高的评价结果。因此,为了比较客观的反映旅游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大系统间的互动影响状况,就需要构建两者间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为:T=α f1(x,t)+β f2(y,t);式中,T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两者的整体效益;α,β,为待定参数;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待定参数 一般取为=0.5(孙爱军等,2008)。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两系统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彼此耦合的互促作用不对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业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因此可赋予α=0.6,β=0.4(孙爱军等,2008)。

旅游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较好的综合了两者间的耦合状况及两者的整体效益,可以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整个系统的整体信息。相对于单纯的耦合度模型,它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更高的稳定性,适用范围也由此更广,可用于定量评价和比较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在同一时期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时期间的耦合协调差异状况。

(二)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体系

城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由均匀函数分布法来确定,具体的耦合发展阶段和协调模式的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D的取值范围一般为:D∈[0,1],可划分为十个协调等级,四个耦合发展阶段(赖声伟,2011;朱海娟等,2014)。且通过区域经济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比值的大小,可比较得出不同耦合协调阶段所属的耦合模式。

实证研究

(一)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数据来源

为定量测度广西区不同城市间旅游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需要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与评价,在借鉴已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姜嫣等,2012;方法林等,2013),根据两系统各指标的适用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及数据来源的可获得性等原则,建立起旅游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大系统的共16项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旅游业子系统指标体系包括:国内旅游收入X1单位: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X2(单位:万美元)、国内游客人数X3(单位:万人次)、入境游客人数X4(单位:万人次)、星级饭店数X5(单位:个)、旅行社数X6(单位:家)、旅游从业人数X7(单位:人)等7项;区域经济大系统指标体系包括:地区生产总值Y1(单位:亿元)、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Y2(单位:亿元)、地方财政收入Y3(单位:亿元)、进出口总额Y4(单位: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5(单位:亿元)、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Y6(单位:亿元)、人均GDP Y7(单位: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8(单位: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Y9(单位:元)等9项。原始数据的整理来源于2005-2014年广西区统计年鉴及各地级市的《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

(二)子系统评价函数和权重的确定

设Xi(i=1,2,…,7)表示旅游业子系统发展水平的第i个指标;Yj(j=1,2,…,7)表示区域经济大系统发展水平的第j个指标。由于所有指标均是正向指标,对指标进行的无量纲化处理方式为:xi=Xi/max(Xi),yi=Yi/max(Yj),其中i=1,2,…,7;j=1,2,…,9。对于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值(高楠,2012;王永明等,2011),以使得综合评价的结果较为客观。并分别运用函数来测度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指数,其中ai和bj分别表示两系统的指标权重,xi为旅游业系统第i个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yj为第j个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依据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函数测算出来的评价指数越高,表明系统发展状况越优,反之则越差。

(三)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状况的差异分析

根据以上耦合协调度模型可测算出2005-2013年广西14个地级市旅游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均值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值D,以及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均值的比值,并借助SPSS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各市按照两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划分为三类。各评价指标及聚类结果见表2 及图1(a)、(b)。

表2 2005-2013年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指标值及聚类结果

图1 (a)耦合协调度差异图 图1 (b)耦合协调度聚类图

研究结论

基于2005-2013年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及图1(a)、(b)可以看出,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仅有南宁、桂林和柳州三个城市达到了不同程度的耦合协调状态,其他市均属于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状况,未形成良好的耦合协调互动机制。结论可具体总结为如下方面:

桂林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达到了高水平耦合阶段内的良好协调类型。桂林市旅游产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值=0.81∈(0.80,0.89],说明桂林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达到了良好协调状态;该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比较关系的定量值为1.50],证明两系统的耦合互动模式属于同步互促型。桂林坐落于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同时,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国际论坛的举办地。随着2012年我国将桂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地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势头更显迅猛,是桂林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旅游基础设施平台取得长足进展。截至2013年,桂林市共有70家星级饭店和173家旅行社,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桂林市的旅游业毋庸置疑的扮演着广西区旅游体系的核心角色,桂林市的旅游业对桂林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南宁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属于磨合阶段内的中级协调类型。两者的耦合_协调度平均指标值为=0.78 ∈(0.70,0.79],说明两系统的协调关系良好;同时,旅游产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比较关系值为说明两系统的耦合模式属于区域经济带动型。以上南宁市的耦合协调结果与南宁的省会城市地位是分不开的。一方面,2013年南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3.54亿元,人均GDP达38994元,这在全区居于首位,南宁市优良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蓬勃的发展势头无疑为南宁发展优质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2013年南宁旅游总收入共达469.64亿元,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共计13736.68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达5840.26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5.11万人次,故而南宁旅游业也是南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市2013年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这些重要指标也可以进一步验证:南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均较好。仅次于桂林,初步形成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南宁市旅游产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属于磨合阶段内的中级协调类型,且为区域经济带动模式。

柳州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属于磨合阶段内的勉强协调类型,并且两系统的耦合发展模式同南宁市的类似,均属于区域经济带动型,只是柳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柳州作为广西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同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桂林市临毗,是广西拥有第二多国家级A级景区的城市,更有着独具神韵的民族风情,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所以柳州市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柳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还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潜质。

除桂林、南宁和柳州三市分别达到不同程度的耦合协调状态之外,广西区其他地级市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状态大都处于濒临失调或者轻度失调状况,并且两者的作用模式多属于旅游业滞后型或者两者共损型。可见,其他市的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均不是太好,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十分有限,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区位良好、资源特色鲜明的区域,例如“天下第一滩”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扬美古镇、伊岭岩、九龙瀑布群森林公园、金伦洞原始石漠山洞等优质旅游资源的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相对滞后,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的基础也比较有限;并且,两者协调演进的步伐还属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为此,这些区域在未来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需充分利用自有旅游资源优势,尽量延伸旅游业产业链条,以使得区域经济和旅游业都有一个较好的发展,两者向更高、更有序的耦合协调趋势演进。

1.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8)

2.杨松茂,任燕.陕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3)

3.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7)

4.唐留雄.现代旅游业经济学[M].广州旅游出版社,2001

5.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与应用[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6.王永明,马耀峰.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7.孙爱军,董增川,张小艳.中国城市经济与用水技术效率耦合协调度研究[J].资源科学,2008(3)

8.赖声伟.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011

9.朱海娟,姚顺波.宁夏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9(11)

10.姜嫣,马耀峰,高楠.区域旅游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东部十省(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

11.高楠,马耀峰,李天顺.1993-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耦合关系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3(11)

猜你喜欢
旅游业耦合区域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分区域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旅游业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