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探析—基于与珠三角城市圈的比较

2015-12-30 08:19蔡世刚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珠三角湖北省产业结构

■ 蔡世刚(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前言

城市圈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城市圈的产业结构。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中部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珠三角城市圈则是我国目前发展态势相对较好的区域。把珠三角城市圈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能更快地找到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劣势以及问题所在,以促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

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城市圈的发展概况

(一)武汉城市圈发展概况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咸宁、孝感、黄冈、鄂州、潜江、仙桃、天门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武汉城市圈土地总面积为5.78 万平方公里,约占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0.6%,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

从表1和表2不难发现,武汉城市圈占全省GDP超过了60%。在武汉圈当中,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武汉市和其他8个城市相比,呈现出“一枝独大”的特点,周边城市发育不足,是一种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的空间结构。

(二)珠三角城市圈发展概况

珠三角城市圈是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和惠州等9个城市组成的都市联合体。其土地面积大约为5.5万平方公里,约占广东省总面积的0.57%,常住人口大约有4786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5%(见表3和表4)。

通过对比两大城市圈的数据,珠三角城市圈与武汉城市圈的面积相近,而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却是武汉城市圈的近四倍。武汉城市圈的产值以武汉一个城市的产值独大,而珠三角城市圈的产值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主,形成四大城市向外拓展延伸的局面。另外,武汉城市圈GDP占湖北省的比例也比珠三角城市圈所占比例低20多个百分比,其城市的中心主导作用要低于珠三角的中心主导作用。

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对比

武汉城市圈和珠三角城市圈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是两大城市圈产业结构间的差异。

三次产业产值对比。从表5和图1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结构,处于工业化中期,而珠三角城市圈则呈现“三二一”结构,已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同时,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珠三角城市圈,而在第三产业上,武汉城市圈的比重要明显低于珠三角城市圈。

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对比。根据表6不难看出,武汉城市圈就业总人数比珠三角城市圈要低,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和珠三角城市圈相比占明显多数。而在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重要标志的第三产业上,就业人数则明显要少于珠三角城市圈。

城市圈内各城市主导产业对比。根据表7和表8不难发现,武汉城市圈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品,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特色不鲜明,产业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而珠三角城市圈第三产业占比较重,且行业分布较广泛,其中不乏高新技术产业。

对外贸易情况对比。虽然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内的城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但武汉城市圈外贸依赖度还是明显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相反的,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通过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大量资金、技术、项目拥入这一区域,外向型经济水平明显高于武汉城市圈。

表1 武汉城市圈各年份的GDP值及占全省的比重

表2 2010-2013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GDP值(单位:亿元)

表3 珠三角城市圈各年份的GDP值及占全省的比重

图1 2011年两大城市圈三次产业比重

促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圈域经济增长极的乘数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武汉应进一步发挥其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早日把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然后通过武汉市的发展,辐射城市圈中其他城市,使武汉城市圈成为承接东部、辐射中西部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表4 2010-2011年珠三角城市圈各城市GDP值(单位:亿元)

表5 2011年两大城市圈三次产业产值及比重比较

表6 2010年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城市圈的就业情况表

表7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主导产业

表8 珠三角城市圈各城市主导产业分析

表9 湖北省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以资源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武汉城市圈内的城市应实行错位竞争,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自身的资源禀赋,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工业化产业集群。如在武汉、孝感、黄石等地建设现代机械制造业产业群;在仙桃、天门、潜江等地建设轻纺产业群;在鄂州、咸宁等地建立冶金、石化、建材、电力等重工业基地。

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目前武汉城市圈初中级人才较多,高级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现有的高技能人才多集中在武汉市,其他8市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表9概括了湖北省在重点领域急需的人才类别。针对上述人才缺口,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充实武汉城市圈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要加大引进外来人才的力度。未来要充分利用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以光电子、生物技术、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行业。同时,引领人才向城市圈内其他城市流动。

加强圈内城市分工协作,实现产业的梯度分工。当前武汉城市圈产业基础虽好,但同构严重,9个城市还在进行对抗性竞争。为了促进城市圈的发展,应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制定促进城市圈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各项政策。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积极调整利用外资战略。以建设武汉外资密集区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市圈对外开放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实现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机电、轻纺产品为主转变;重点加快汽车及其零部件、IT 产品、船舶、服装、医药化工、特色农副产品的出口基地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1.张明龙.区域发展与繁荣[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张明龙.区域产业成长与转移[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赵红岩.全球价值链下长三角嵌链式的升级模式[M].科学出版社,2010

4.董晓莉.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发展,2011(07)

5.刘传明,李娜.湖北省地区差异评价及协调政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1)

6.湖北省统计年鉴2010-2014

7.广东省统计年鉴2010-2014

猜你喜欢
珠三角湖北省产业结构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