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脑水肿的影响

2015-12-30 06:29陈龙飞,李智文,陈启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脑水肿脑出血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脑水肿的影响

陈龙飞李智文陈启文1刘月娥2林艾羽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建福州350005)

摘要〔〕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Ⅳ型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腹膜腔内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 mg ·kg-1·d-1),连续7 d。在术后每日进行1次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干预组在术后第2天,第5天和第7天的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第2天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组大鼠术后第2天和第7天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干预组第7天个别样本血ALT明显升高。结论雷公藤内酯醇(0.2 mg ·kg-1·d-1)可以减轻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部分改善神经功能,但仍需注意毒副作用。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脑出血;脑水肿

中图分类号〔〕R743.34〔

基金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2010-2-32)

1福建省武平县医院康复科2福建医科大学2000级研究生

第一作者:陈龙飞(1975-),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痴呆研究。

研究表明,脑出血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参与了脑损伤,是脑出血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原因〔1,2〕。雷公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抗炎作用最强的中药,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多甙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并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只大鼠。每组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各处死10只大鼠。

1.2方法

1.2.1药品与试剂雷公藤内酯醇对照品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Ⅳ型胶原酶购于Sigma公司,肝素钠注射液为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1.2.2动物模型的建立参照文献〔3,4〕,采用Ⅳ型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大鼠术前禁食12 h,禁水4 h,以10%水合氯醛(4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以用镊子夹大鼠后腿,以其无退缩反应为宜。将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去毛,消毒皮肤,头顶部正中切口,暴露前囟。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1.0 mm,向右侧旁开3.0 mm处,用牙科钻钻一小孔,并用微量注射器从小孔处自脑表面垂直进针5.5 mm,缓慢注射2 μl药物溶液。对照组和干预组均给予注射Ⅳ型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溶液(1 μl含Ⅳ型胶原酶0.2 U、肝素2 U);假手术组给予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留针2 min,缓慢退针,缝合切口。术中大鼠肛温保持在36.5℃~37.5℃。

1.2.3药物干预干预组每日给予腹膜腔注射含雷公藤内酯醇(0.2 mg·kg-1·d-1)的2%丙二醇生理盐水溶液,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每日腹膜腔注射2%丙二醇生理盐水溶液。

1.2.4功能缺损评分大鼠在喂养观察期间,每日进行1次Longa等5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或后爪;2分,向手术对侧转圈;3分,向手术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1.2.5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以10%水合氯醛腹膜腔注射麻醉后,剪开胸壁暴露胸腔,迅速从心脏内取血。使用迈瑞 BC-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测定。使用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谷丙转氨酶(ALT)、尿素(BUN)、肌酐(CREA)测定。

1.2.6脑含水量测定通过检测脑含水量来反映脑水肿情况〔6〕。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以10%水合氯醛腹膜腔注射麻醉后处死大鼠,取出大脑半球,沿脑桥上界水平切断,然后沿中线切开,分离两侧大脑半球,用滤纸将脑组织表面的液体吸干后,在电子分析天秤上称取湿重,然后放入65℃烤箱中烘烤48 h后称取干重。脑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6〕。

2结果

2.1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组与干预组大鼠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并且在术后第2天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术后第2天,第5天和第7天的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大鼠血常规、肝肾功能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3组大鼠间血常规(HGB、RBC、WBC和PLT)、肝功能(ALT)和肾功能(BUN、CREA)测定无明显差异(表2、表3),但在术后第7天,干预组1只大鼠血ALT达450.66 U/L,明显高于其他3组大鼠。

2.3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比较术后第2天,干预组〔(79.87±1.47)%〕和对照组〔(81.33±1.25)%〕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77.95±1.54)%〕明显增高(P<0.05,P<0.01),但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7天,3组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差异,假手术组、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为〔(78.26±2.11)%、(79.43±1.49)%、(78.53±1.62)%〕(P<0.05)。

表1 术后各组大鼠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与假手术组比较:1)P<0.01;与对照比较:2)P<0.05

表2 术后第2天各组大鼠血常规、肝肾功能比较 ± s, n=10)

表3 术后第7天各组大鼠血常规、肝肾功能比较 ± s, n=10)

3讨论

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复杂的。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次级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脑出血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个病理过程涉及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产生和释放大量的炎症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反应性氧自由基,破坏血脑屏障,加重脑水肿,诱导神经细胞凋亡〔1,2〕。本研究成功模拟了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害过程。

如果能有效抑制脑出血后炎症过程,就有可能减少炎症所造成的次级损伤,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国内外学者曾选用米诺环素、姜黄素、环磷酰胺等药物,可以减轻动物模型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6,7〕。雷公藤是卫矛科植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抗炎作用最强的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三萜、倍半萜、生物碱等。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并且能够透过血脑屏障〔8〕,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抗炎作用。已有报道,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等中枢神经系统急慢性病理条件下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神经功能损害〔9,10〕。本研究说明雷公藤内酯醇(0.2 mg·kg-1·d-1)可以减轻大鼠脑出血后急性期脑水肿,部分改善神经功能,这可能与雷公藤内酯醇的抗炎症作用有关。

本实验提示雷公藤内酯醇(0.2 mg·kg-1·d-1)对肝功能潜在的影响,这与丁虹等〔11〕研究发现肝损害是大剂量雷公藤内酯醇主要急性毒性反应相一致。

本研究证实,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减轻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部分改善神经功能,但仍需注意可能的毒副作用。如何在保持雷公藤内酯醇有效生物活性的同时减轻其毒性,是今后研究者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4参考文献

1Aronowski J,Zhao X.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of cerebral hemorrhage:secondary brain injury〔J〕.Stroke,2011;42(6):1781-6.

2Lively S,Schlichter LC.Age-related comparisons of evolution of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Transl Stroke Res,2012;3(Suppl 1):132-46.

3张艳玲,陈康宁,邵淑琴.采用Ⅳ型胶原酶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12):1394-5.

4Rosenberg GA,Mun-Bryce S,Wesley M,etal.Collagenase-induc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Stroke,1990;21(5):801-7.

5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ectomy in rat〔J〕.Stroke,1989;20(10):84-91.

6King MD,McCracken DJ,Wade FM,etal.Attenuation of hematoma size and neurological injury with curcumin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mice〔J〕.J Neurosurg,2011;115(1):116-23.

7Wasserman JK,Zhu X,Schlichter LC.Evolution of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brain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effects of delayed minocycline treatment〔J〕.Brain Res,2007;1180:140-54.

8黄秀旺,许建华,陈元仲.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7):764-7.

9韦登明,廖异平,王琳,等.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1):15-8.

10吕诚,胡小令,杨宝林,等.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1227-9.

11丁虹,吴建元,童静,等.雷公藤甲素急性毒性及其机制研究〔J〕.中药材,2004;27(2):115-8.

〔2013-08-23修回〕

(编辑赵慧玲/曹梦园)

猜你喜欢
脑水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急诊洗胃后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