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座位选择与学习状况差异调查——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16-01-05 03:37玉开慧邓大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玉开慧,邓大飞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广西崇左  532200)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座位选择与学习状况差异调查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玉开慧,邓大飞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广西崇左 532200)

摘要:大学生对课堂座位选择的态度和行为既是其内心意愿的真实反映,也是其课堂学习状况的真实表现。文章采用《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座位选择与学习状况关系调查表》对25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F检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学习大学英语的重要性,但不同座位区域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动机、学习计划和目标等学习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学习状况良好者倾向选择前排或中排座位区域,而多数学习状况欠佳者则选择后排座位区域。

关键词:大学英语;座位选择;学习状况

1研究背景

我国大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一般为自主选择座位。较之中小学生课堂座位编排的固定性和稳定性而言,大学生对课堂座位选择的态度和行为不仅仅是对物理空间位置的选择,也是其内心学习意愿和课堂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更是决定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及效率的关键因素。尽管国内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座位后移日趋严重,但国内研究者较少关注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等学习状况与其课堂座位选择关系。鉴于此,基于传统秧田型座位模式和大学生课堂自主选择座位背景,本文对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座位选择与其学习兴趣、动机、态度、计划和目标等学习状况关系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旨在为任课教师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状况、优化课堂物理教学环境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2研究方法和步骤

2.1编制研究工具

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课堂座位编排研究文献,笔者自编《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座位选择与学习状况关系调查表》,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填空部分,主要涉及被试者的性别、所在年级、所学学科和教育层次等个人信息。第二部分为选择性问题,主要是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座位排号选择状况、对学习大学英语重要性的认知度、学习英语兴趣、动机、态度、目标和计划及对英语成绩的重视程度等七个方面进行调查。

2.2划分课堂座位排号和区域

借鉴宋秋前、丁佩君(1999)关于学生座位和课堂学习的调查研究,笔者将教室座位排号和区域编排模式划分为:面向讲台,把课堂座位按从左向右、从前至后,依次划分为A、B、C、D、E、F、G、H、I九个区域,其中ABC、DEF、GHI各三个区域分别构成了课堂座位前排、中排和后排(见图1)。

讲台

前门→

第一、二排A区第一、二排B区第一、二排C区

第三、四排D区第三、四排E区第三、四排F区

第五、六排G区第五、六排H区第五、六排I区

后门→

图1教室座位排号和区域分布示意图

2.3确定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不同年级、学科、教育层次共8个班250名学生参与此次调查研究,其中收到248份有效问卷(见表1)。

2.4数据收集和分析

以班为单位,由任课老师协助研究者负责施测并回收问卷。随后由研究者将248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利用SPSS17.0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F检验。

2.5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安排回答以下7个问题:1)如你可以自主选择座位,你会选择_______座位。①前排(第一、二排);②中排(第三、四排);③后排(第五、六排)。2)你认为学习大学英语_______重要。①非常;②比较;③不。3)你对学习大学英语_______感兴趣。①非常;②比较;③不。4)你学习大学英语是为_______。①应付考试,完成学分;②掌握一门语言;③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5)你对学习大学英语态度是_______重视。①非常;②比较;③不。6)你对大学英语考试成绩是_______重视。①非常;②比较;③不。7)你_______的大学英语学习计划和目标。①有长期;②有短期;③没有明确 。

表1 有效样本基本信息

3数据分析与讨论

3.1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座位选择状况与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见表2),28.7%被试者选择前排座位,49.6%被试者选择中排座位,21.7%被试者选择后排座位。本调查结果验证了其他研究者课堂座位关于“中排优势效应”的结论。在教室设置的九个座位区域中,优势座位区域位于教室前排中排的中间位置(即E区、B区、D区),大致呈“┛”形状;而弱势座位区域位于教室后排及两旁位置,大致呈“凹”形状(即H区、A区、G区、I区、F区、C区,除D区外)。

表2 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座位区域选择状况(n=248,单位:% )

3.2座位选择与学生对学习大学英语重要性认知程度差异调查

在“非常重要”维度,前排、中排和后排学生的选择率分别为:57.7%、43.1%和40.7%;在“比较重要”维度,不同座位排号学生选择率则是:39.5%、52.8%和53.7%;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持不同意见,即在“不重要”维度,不同座位排号学生选择率只有:2.8%、4.1%和5.6%。由上述数据可知,不同座位排号学生都意识到学习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其总体排列顺序是前排(97.2%)、中排(95.9%)和后排(94.4%)。结果(F值=2.372,p=0.095>0.05)表明:不同座位排号的学生对学习大学英语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不管学生选择哪个座位排号,他们都意识到大学英语课程对他们在校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重要性。

3.3座位选择与学生学习兴趣差异调查

前排50.0%、中排28.7% 和后排14.0%的被试者选择“非常感兴趣”维度;对于“比较感兴趣”维度和“没有兴趣”维度,从前排到后排,学生选择率则呈递增现象,其百分比分别为36.8%、51.0%、54.4%和13.2%、20.3%、31.6%。上述数据表明,不同座位排号学生对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程度由教室前排到后排呈递减趋势,其总体排列顺序是前排(86.8%)、中排(79.7%)和后排(68.4%)。结果(F值=7.990***,p=0.000)表明:不同座位排号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学生课堂座位选择与其对学习英语是否感兴趣存在正比关系,对学习英语越感兴趣者,他们就会选择前排座位,反之则选择后排座位。这与贝克尔的“自我选择论”,即“选择前排和中间座位的学生对课程更感兴趣”的结论大致相当。

3.4座位选择与学生学习动机差异调查

前排67.6%、中排61.0%和后排51.9%的被试者都视“掌握一门语言”为学习大学英语动机。在“应付考试,完成学分”维度,后排、中排和前排的比例分别为42.6% 、27.6%、15.5%;在“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维度,后排、中排和前排选择的百分比分别为16.9%、11.4%和5.5%。这组数据说明,掌握一门语言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但由于后排大部分学生英语成绩相对较差,他们学习大学英语的动机更倾向于对付考试、完成学分。以座位排号为自变量,F检验结果(F值=6.443**,p=0.002)显示:不同座位学生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工具型动机方面。研究结果与关于“学生选择座位时根据他们希望参与程度及他们的注意动机来进行的”的结论是一致的。

3.5座位选择与学生学习态度差异调查

前排47.9%、中排19.5%、后排11.1% 的被试者选择“非常重视”维度;而“比较重视”者的座位选择主要集中在后排和中排,前排座位者选择相对较少,其百分比分别为85.2%、78.9%和52.1%。对于“不重视”维度,前排、中排和后排的选择率依次是:0%、1.6%和3.7%。上述数据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大学英语都持有积极度。由教室前排座位到后排,学生对学习大学英语态度呈积极逐渐转变到消极趋势,其总体排列顺序是:前排(100%)、中排(98.4%)和后排(96.3%)。以座位排号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态度各维度为因变量,采用F检验方法对所得数据进一步比较分析。结果(F值=15.470***,p=0.000)表明:不同座位排号学生学习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并验证了关于学习态度的“前排优势效应”的结论。这说明学生课堂座位选择与其学习态度存在正比关系,学习态度积极者大多倾向于选择前排和中排座位,而持消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后排和中排座位。

3.6座位选择与学生对待英语成绩态度差异调查

前排有50.7%的被试者选择“非常重视”维度,而中排和后排的选择率仅为31.7% 和16.7%。对于“比较重视”维度,前排、中排和后排被试者的选择百分比为49.3%、64.2%和74.2%。而对于“不重视”维度,后排座位学生选择率高达11.1%,中排和前排仅为4.1% 和0%。上述数据说明,从教室前排到后排,不同座位排号学生对英语成绩重视程度呈逐渐递减趋势,其总体排列顺序是前排(100%)、中排(95.9%)和后排(88.9%)。结果(F值=11.543***,p=0.000)表明:不同座位排号学生对待英语成绩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3.7座位选择与学生学习计划和目标差异调查

前排23.9%、中排8.9%、后排13.0%的被试者有“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对于“有短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教室前排到后排,学生的选择率则分别为:59.2%、54.5%和46.3%。而对于“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前排、中排和后排的选择率依次是:16.9%、36.6%和40.7%。由上述数据可知,不同座位排号学生都有学习计划和目标的,其总体排列顺序是前排(83.1%)、中排(63.4%)和后排(59.3%)。结果(F值=7.479**, p=0.001)表明:不同座位排号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计划和目标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说明学生课堂座位选择与其是否制定有学习计划和目标存在正比关系。

4研究结论

4.1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座位选择状况呈现“前中排优势效应”并有优势座位区域和弱势座位区域之分。优势座位区域位于教室前排中排的中间位置(即E区、B区、D区),大致呈“┛”形状,而弱势座位区域位于教室后排及两旁位置,大致呈“凹”形状(即H区、A区、G区、I区、F区、C区,除D区外)。

4.2尽管不同座位排号的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学习大学英语的重要性,但是从教室前排到后排,学生学习兴趣、态度、动机、计划和目标、对英语考试成绩重视程度等学习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一定的正比关系。学习状况良好者总是倾向选择前排或中排的座位区域。他们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学习效率也会更高,也很容易获得较好的成绩。学习状况欠佳者有意选择后排座位区域。由于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目标,并且持有消极学习态度和对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缺乏信心,他们更易于产生消极的英语学习行为。

5主要建议

为构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减少学生课堂“隐形逃课”和座位后移现象,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设计多样化座位编排模式,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活动需要和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特点, 设计中空方场型、大圆圈型、马蹄型等座位编排模式,代替秧田式排位方式,使传统课堂单一的交流模式转向多项式和环式交流模式,进而提高师生、生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实行学生课堂座次与其学习任务量度挂钩,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由于学生课堂座次与其学习状况存在正比关系,教师布置课堂学习任务时要体现难度递减而量度递增的原则,即前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少但难度大,后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多但难度小,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感和进步感。以检查学生学习词汇取得成果为例,前排学生可用本节课所学过的词汇造10个句子、中排学生则默写20个词汇、后排学生则朗读30个词汇。3)优化监控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直接监控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时,不仅被监控学生数量受限,而且增加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焦虑程度。因此,教师可以改变课堂监控方式,由学生相互监控他们的学习情况,不仅有利于拓展被监控学生范围,也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焦虑程度。以检查词汇学习取得成果为例, 三人为一组,每组成员均有来自前排、中排和后排的学生。由前排学生负责朗读自己所造的句子,中排学生负责写出本节课学到的词汇,后排学生朗读中排学生写出的词汇。上述措施能够确保不同座位区域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适合自己能力的任务,体现“以生为本”。同时,这些措施又能体现课堂座位的价值、反映学生的认知价值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自主探索知识的信心,有利于提高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解决长期困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座位日益后移的难题。

[参 考 文 献]

[1]黄培森.大学生座位选择与学习的初步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9 (2): 32-33.

[2]纪晓斌.高校大学生座位选择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1): 104-105.

[3]宋秋前,丁佩君.座位与学生课堂学习的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1999 (4): 45-49.

[4]邢向辉, 徐巧英.课堂座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 陇东学院学报,2009(5):123-125.

[责任编辑李亚卓]

收稿日期:2014-09-14;修回日期:2014-10-06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2年科研基金项目(012XYYB020)

作者简介:玉开慧,男,壮族,广西天等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5)02-0016-04

A Survey on Differences between Seat Choices and Learning Situation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A Case Study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YU Kai-hui, DENG Da-fe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ongzuo, 532200, 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and behavior to seat choices in class can fully reflect their inner will and learning situation.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of A Surve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t Choices and Learning Situation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among 250 non-English majors, the F test results show there exist in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interest, attitude, motivation, plans and aims in learning regarding their different seat choices although they all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Students with good learning situation tend to choose the seats in the first and middle rows while those with poor state prefer to select the ones in the last row.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seat choices; learning situation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中动词—ing和不定式的比较
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