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沈麦113选育技术报告

2016-01-05 03:17王术
新农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白粉病区域试验单株

王术

1 选育经过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2年夏以辽宁省高产春小麦品种辽春10作母本、强筋春小麦品系BW235作父本进行杂交,2002年冬对F1代种子进行温室加代。2003年春种植F2代种子,采用CIMMYT的改良系谱集团法选择后代。F2群体种植400~500株,根据抗病性、株型、株高、分蘖多少和穗部性状选择56个单株。中选单株单收单脱,种子外观品质合格的42个单株升入F3。经过多年种植分离和定向选育,于2006年F5代农艺性状优良稳定出谱,参加高代材料产量和品质鉴定试验。从中选育出后期灌浆快,熟期适中,丰产性好,品质突出的春小麦品系,命名为沈农春鉴1201。2011年开始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并繁种,2015年初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沈麦113幼苗直立,剑叶披垂,叶片浓绿色,叶耳白色。株高91厘米,成株叶片数8片。穗纺锤型,穗长8厘米,小穗16个,小穗着生密度2,穗粒数31.9粒。长芒、壳白、红粒。籽粒椭圆形,角质,千粒重45克。

2.2 生物学特性

沈麦113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80天左右,比对照辽春18号晚1天。春性。中抗倒伏,落粒性适中。耐高温,耐高湿,耐干热风。经2013~2014年人工接种及田间鉴定,沈麦113中感叶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

2.3 品质性状

沈麦113品质好,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17.26%,湿面筋含量37.3%,沉降值48.75毫升,面团稳定时间7.4分钟,属中筋品种。

3 产量表现

3.1 品種比较试验

2011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辽春18号增产13.58%。2012年参加辽宁省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沈麦113每亩产量为326.5公斤,比对照辽春18号增产8.85%。

3.2 品种区域试验

2013~2014年参加区域试验,2013年共6个试验点5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增产幅度为-5.1%~18.1%,平均比对照辽春18号增产8.8%。2014年共6个试验点,5个点增产,增产幅度为-3.53%~23.1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辽春18号增产11.19%。

3.3 品种生产试验

2014年进行了生产试验,共4个试验点,4个点均增产,平均比对照品种辽春18号增产22.77%。产量比对照品种辽春18号增加10.3%。

沈麦113人工接种鉴定为中感叶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品质检验结果为中筋品种。

4 栽培技术要点

沈麦113品种适合旱地栽培。每亩种植保苗密度40万株左右。施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播种时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麦苗长到2叶1心时结合降雨,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以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散黑穗病。待小麦长到4~5叶时及时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5月下旬及时防治小麦蚜虫,6月中下旬及时防治黏虫。蜡熟末期要及时收获,防止麦穗遇雨发芽和籽粒霉变。

5 适宜种植区域

沈麦113适宜在辽宁省湿润、半湿润地区栽培。

猜你喜欢
白粉病区域试验单株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秋播蚕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