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数学课改看中考发展趋势

2016-01-05 04:14刘兵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5年49期
关键词:通话理解能力数学课程

刘兵

中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已是不争之实。作为操纵这根指挥棒的命题专家,只有高度正视这一极其敏感的导向作用,才能用好中考既选拔可造之才又指引中国教育走向最佳之道的双重功用。中考试卷将不再拘泥于教学大纲,会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查,题目让学生比较容易人题,而随着答题的深入,题目难度逐渐增加,所需知识点也越来越多。,进一步点明了“指挥棒”指示的方向。

那么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是否是互相配合的呢?我们从中是否可以看出一些中考发展方向的轨迹?

一方面,我们来看初中数学课程改有哪些变化,值得我们留意。

(1) 注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新的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在引入新的知识时,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识来源,让学生知道要学新的知识是由于要解决新的问题的缘故,例如在引入有理数时,课本从温度,海拔高度,表示相反方向等多个角度,立体化地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有利于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向既重结论又重过程的方向发展。

(2) 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同样在新的教材中,课本亦相当重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新的几何教材中,就有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得出几何中立体图形的初步概念的实验课,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中亦有类似的题目,如,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只要动手比划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这对促进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 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苏步青教授曾经讲过,学不好语文的学生,将会大大限制他在其它学科的发展。同样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要想学好数学也是相当困难,如要想证明:圆中最长弦的是直径。这是绝大多数的同学都知道的结论,但是由于就是不知道怎么样去书写,去表达,得不到分。新的教材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对定义,概念的复述要求严格,大大培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近年中考的命题又有哪些变化呢?

(1)注重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近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考试,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因此,在试卷上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强调应用性,开放性与创新意识,试题新颖,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例如,广东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基础费,然后每通话一分钟,再付0.4元:“神州行”不用缴月基础费,每通话一分钟付话费0.6元。若一个月通话x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和y2元。

①写出两种通讯方式的函数关系式。

②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

③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200元,则应选择哪种方式较合算?

(2)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获得知识考查

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我们在备考时就要有的放矢,从着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入手,学生在中考的舞台上才会大展拳脚。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兖州区第九中学 272000)

猜你喜欢
通话理解能力数学课程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低成本视频通话APP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视频通话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2013年3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