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样子”

2016-01-06 04:16舒红刚
政工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本真官兵政治

舒红刚

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样子”

舒红刚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重要手段。要着力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活动多、方式旧的现实问题,注重从思想观念、法规制度、统筹协调、创新发展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样子;对策

当前,一些基层单位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数量多负担重、落实难效果差的问题,使教育这个曾经的“美丽姑娘”成为臃肿的“大胖子”,跟不上官兵的节奏,失去了原有的“颜值”,官兵厌学情绪突出,必须为教育瘦身减负增效,还教育应有的“本真样子”。

一、为教育照照镜,看看教育现状

一是内容多“身材走样”。教育不是万能钥匙什么锁都能开,任何工作出了问题都和教育挂钩,导致各个部门都在安排教育,安全保密、计划生育、爱装管装等教育,本应结合战备、训练、管理等工作进行,却直接占用课堂教育时间,引发教出多门、名目繁多、内容杂乱、时间超占的矛盾。领导机关为了显示对教育的重视,体现工作成效,军师旅团层层加码,动员部署逐级往下开,各级领导逐级授课,同一内容反复讲,官兵苦不堪言。机关检查指导时,把党委(支委)记录本上的会议“开”了多少、干部战士的笔记“记”了多少、政工干部的教案“备”了多少、经验材料“转”了多少、理论测试分数“考”了多少等,作为主要的评价尺度。而为应付上级检查,笔记本记了一本又一本,心得体会写了一篇又一篇,官兵调侃“教育写的体会比自己写的作文还多”。

二是活动多“步态蹒跚”。教育配合活动本是为了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增强感召力,检验教育成效。然而,因活动过多过满,缺乏广泛性和互动性,导致活动僵化、官兵认可度低,演变为自立标准、自我服务、自我检验。突出表现为:心得体会展板一贴,过后就揭;黑板报样式多样,出了没人看;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创演一个接着一个搞,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忙坏了机关、累坏了基层官兵,数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表面上轰轰烈烈、丰富多彩,官兵却并不“买账”。

三是形式旧“脸上无光”。当前,一些政治干部抓教育的主位主责意识不强,存在轻视、放松、损害教育的思想和行为,突出表现为:有的备课授课不认真,安排值班员念稿子、做笔记,以达到教育时间了事;有的跟不上时代步伐、认不准官兵期待,凭老经验来解读新现象,反而把矛盾越搞越深;有的把教育搞成摘要“转发”,满足于当文件材料的“搬运工”、上级精神的“传声筒”,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不起作用;有的怕麻烦、图省事,运用传统手段多、借助信息平台少,热热闹闹一堂课,留给官兵的印象不深刻;有的习惯于“填鸭式”教育,不善于调动官兵参与热情,很少采用群众性自我教育方式;有的仅限于课堂集中教育,不能有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经常是一讨论、二辨析、三体会,缺少新意,造成“学习疲劳”。

二、为教育把把脉,找准问题病灶

一是“观念旧”带来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育之所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根本上还是观念滞后带来的问题。教育不仅要“教”,教官兵立身做人,争当“四有”革命军人;更要“育”,让官兵成长成才。然而,当前赋予教育更多的管理责任、安全责任,出了问题就认为教育不到位。教育效果如何准确评估一直是个难题,缺乏硬性标准,评判教育效果往往看教育计划制定得多细致、内容多丰富、活动多精彩,为了推经验、出成果,层层加码,造成教育过多过满。

二是“不依法”造成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是组织教育的根本规范。然而,一些单位对《大纲》缺乏敬畏,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不强,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各级抓教育的职责不清、教育归口管理落实不好。教育时间被军事训练、公差勤务随意挤占,时间上得不到保障;教育随意性大,按领导喜好抓教育,动不动就搞“专题教育”,几个环节被冠以细化之名随意添加步骤,导致教育资料装订了一本又一本,实际进入官兵思想却少之又少。

三是“统不住”导致的问题。教育内容上“多杂乱”,重点不明、层次不清、导向不正,没有从根本上统筹好基础教育、主题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经常性思想教育及上级安排的“临时教育”。教育主体上,政治机关、各单位政治干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不敌商业化运作的娱乐节目甚至网上流言,不能吸引官兵眼球、占领思想阵地。教育对象上,一些本应在干部、党员、士官,以及军械员、驾驶员等群体中单独开展的教育也一锅煮,缺乏针对性,费时又费力。

四是“激不活”形成的问题。教育首先要让官兵愿意听,吸引官兵、黏住官兵,然后才谈得上改造思想、塑造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官兵自主意识、思想认识都较以往有较大提高,特别是伴随智能手机使用的放开,互联网的强势覆盖,军营也进入知识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政治干部的意见领袖地位发生动摇,教育难度增大。如何提高时代性和感召力,给政治教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一些政治干部转变观念慢,始终带着施教者的优越感,高高在上却大道理讲不透、小道理讲不明、歪道理驳不倒,索性携带行政身份,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将“教育”变成了“教训”,形成了教育的恶性循环。这样呆板的教育开展越多,官兵越反感。

三、为教育塑塑身,还教育本真样子

一是转变观念“注入生机”。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转变观念就是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从简单生硬的“怎么办”,补上“是什么”“为什么”的内容,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认识的误区,真正打基础管长远。要从现有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中解脱出来,坚决克服追求教育的轰动效应搞层层加码,不顾基层实际承受能力,坚决克服拔苗助长,甚至靠哄靠骗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做法,真正让教育回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轨道上来。

二是依法治教“抽脂增肌”。坚持把《政工条例》《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等政工法规放到与《共同条令》《军事训练大纲》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组织教育上升到依法依规新高度,确保教育制度刚性化。要对照《大纲》,组织党委机关重点学习统筹规划、依法指导方面的规定,基层营连重点学习教育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等内容,切实把教育者自身职责搞清楚、弄明白,确保各尽其责、不挂空挡、形成合力。深入研究教育考评办法,将考评重点从检查官兵笔记、抽问应知应会等,转移到检查评估施教者备课准备、课堂教育、活动组织等内容上来,从源头上提高教育质量,既解决教育者受教育不够的问题,又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三是合理统筹“甩掉包袱”。内容上以基础教育为根本,以主题教育为主线,结合工作情况及官兵阶段性思想特征穿插形势政策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当前更要注重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统筹,确保主线突出。主体上整合力量,推出精品教育课程,开好政工会、教育准备会,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和骨干人才,搞好选题、集中备课、反复示教推敲,形成重点突破、多点开花的局面。对象上注重分类施教,不搞一刀切、一锅煮。时间上统筹协调好与军事训练、后装保障工作及比武竞赛、野外驻训、训练考核、武装巡逻等大项工作的矛盾,占用的时间及时归还。

四是聚力创新“换上新妆”。创新是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要始终围绕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习主席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网络已成为宣传工作的一个主阵地,创新教育方式要注重借鉴网络思维,在增强互动性、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将网络平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政工网建设力度,壮大政工网建设人才力量,努力把政工网建设成与互联网媲美的网络阵地,真正成为官兵的娱乐文化场所、政治教育宣传阵地、思想碰撞的平台、先进军事思想产生的摇篮。

【作者系77629部队政治处宣传股股长】

E221

A

猜你喜欢
本真官兵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让语文教学回归课堂本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