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重在通过三个联合实现三个复合

2016-01-06 04:16刘哲君
政工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联训指挥员军事

刘哲君

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重在通过三个联合实现三个复合

刘哲君

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坚持通过部队院校联合培养,掌握复合知识;通过交叉换岗联合锻炼,实现复合经历;通过诸军兵种联合演练,提升复合能力。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

新形势下,世界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我军改革强军加速推进,军种、战区及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相继组建成立,标志着我军联合作战体系构建迈出历史性一步,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习主席指出:“要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抓在手里,不断抓出成效”。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适应战争形态变革、提高打赢战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客观要求,是生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保证。当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数量规模、生成速度、质量水平与军队建设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符合一体化的作战要求,突出复合型的时代特征,重在通过三个联合实现三个复合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坚持部队院校联合培养,掌握复合知识

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在其《将苑·将器》中说:“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此天下之将”。作战样式的发展变化,要求指挥员必须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强军兴国,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必须走开院校与部队联动培养的路子。

一是完善院校理论教学的内容体系。创新是引领军队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军队院校则是进行创新的高地。院校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创新教学体系,以联合作战实际进程和指挥流程为主线,从联合作战意识、联合作战知识、联合作战技能、联合作战谋略四个方面入手,突出战略、政略、军兵种作战理论与实践、联合战役主要样式和行动等内容,系统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统分结合、岗位指向鲜明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紧跟联合作战的发展步伐,不断探索联合作战战场环境变化,及时补充复杂电磁环境等信息课程、军兵种知识等联合课程,确保教学体系的针对性。

二是建立院校部队双向互动的协调机制。为了使院校工作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使训用一致,学用结合,必须大力加强院校和部队干部之间的交流。部队与院校之间军事人才的交流,在许多发达国家军队中已普遍实行。要完善部队教官与院校教员双向代职交流的体制机制,组织教员经常下部队调研,有计划地把部队一线的优秀师旅团指挥员作为客座教官请到院校交流。同时,院校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员参观和参与部队带有实战背景的联合军事演习,部队也要主动邀请院校观摩联合演习,共同研究,共同导调,共同演练。要继续扩大考核选拔与考试相结合研究生层次的培养规模,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联合作战指挥素养和整体素质。

三是探索建立对外军事交流的长效机制。当今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向国外派遣军事留学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加强人才培养的共同选择和普遍做法。扩大军事留学,一方面可以学习外军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了解外军的发展和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要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和广度,有计划选派指挥干部到军事教育发达国家、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起步比较早的国家参观见学,参与维和行动、培训交流、联合军演,观摩外军联合作战演练和考察境外战场等,开阔眼界,汲取营养,增长才干。同时,借对外军事交流之机,认真研究探索军事强国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突出围绕外军作战理论创新、体制编制调整、指挥系统升级改造以及诸军兵种部队的优缺点等方面下功夫摸清楚、研究透。另外,还要积极推行我军的诸军兵种联合、军地联合、院校联合、院校与基层部队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未来指挥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奠定扎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

二、坚持交叉换岗联合锻炼,实现复合经历

有合成的经历,才有合成的素质;有全面的锻炼,才有全面的提高。加强交叉换岗联合锻炼是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从目前我军的情况看,通过换岗锻炼、交叉任职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还存在数量偏少、职务偏低、岗位偏单、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可以建立分层次、分级别、分专业、分经历的人才交流代职机制,广泛进行交叉培养和换位训练。

一是坚持军、政、后、装岗位互换。岗位轮换制是拓展作战指挥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应克服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思想,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指挥人才实施岗位轮换,组织各级指挥员尤其是合成指挥员在军政之间、指技之间、作战部队与军种部队及科研院校之间交流锻炼,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着力培养熟悉多种专业的通才。

二是坚持跨军兵种间交流。信息化联合作战是各军兵种力量的综合运用,指挥员必须熟悉掌握各军兵种的基本编成、武器性能和使用原则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指挥员要相互学习彼此的主战装备和电磁对抗、网络攻防等基本知识,打牢指挥联合作战的理论基础。每年应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指挥人才,适时进行跨军兵种锻炼,培养复合型指挥人才。

三是坚持机关、部队、院校间交流。要拓宽干部交流路子,使干部在多岗位的实践中成长成才。有计划地组织指挥人才在部队、机关、院校之间进行培养性交流,让一批师旅团指挥员担任院校教官,让打过仗的讲指挥,把军事斗争准备一线的经验带进课堂。同时,让机关干部、院校教员到部队代职锻炼,在一线和前沿中提高实战本领。

三、坚持诸军兵种联合演练,提升复合能力

和平时期,战争模拟、联合军演、实兵对抗是缩小从“准战场”走向“实战场”差距的实践平台,是锤炼提升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的“磨刀石”。

一是建立联训联演基地。要抓好合成训练基地的改造升级,建立信息化含量高、联合程度高、功能设施齐全的诸军兵种联训联演基地,为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提供更加逼真、管用的联战联训实践平台。

二是构建联训联演机制。建立一个规范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联合训练法规,以规范联训联演的协调内容和方法等,使联训联演真正实现联合筹划、联合组织、联合指挥、联合保障,为培养联合指挥人才提供有效机制。要打破各部队按级组织、孤立封闭、各自为政的训练保障方式,充分利用合成训练基地的训练场地、设施和保障条件,实行综合组网、资源共享,建立集中统一的训练保障机制,以联训联演的顺利实施,催生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快速成长。

三是固化联训联演模式。抓好理论集训、模拟作业、网上联训、实兵演习等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级指挥员进行联训联演,不断积累信息化联合作战指挥经验。严格落实联合基础训练、联合专项训练、联合指挥训练、联合实兵演习的各项步骤,以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实战化训练为抓手,通过引领各层次训练,聚合各类作战单元、各种作战要素,带动军事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促使指挥人才在多军兵种联训联演中练指挥筹划、练战法运用、练协同配合,提高联合作战指挥素质能力,实现“一次联训,多方受益”。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E251

A

猜你喜欢
联训指挥员军事
舰炮射击指挥员指挥决策过程混沌建模与分析*
车来车往
航拍“蓝色突击-2019”
指挥员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