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当走在“过好网络关”的前列

2016-01-06 04:16曾勤
政工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息网络干部政治

曾勤

领导干部当走在“过好网络关”的前列

曾勤

政治工作过好网络关时代关,需要领导干部站在时代前沿、打开全局视野,率先应势而谋、顺势而为。要主动树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依网谋胜、开放共享、集约高效的理念;要自觉学网、科学用网、常态练网,不断提升信息素养;要把过好网络关当作课题来研究,让信息网络切实成为政治工作的倍增器。

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信息网络

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这既是基于时代背景,对实现工作创新发展作出的前瞻研判,也是着眼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能力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站在时代前沿,打开全局视野,应势而谋、顺势而为,自觉融入跨域多维的网络空间,率先过好网络关时代关。

一、风光不与旧时同——要主动来一次思维观念上的“头脑风暴”

思想落后是最大落后,观念转变是最根本转变。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和文化,更是一种观念和方法,其超强的链接力、超快的传播力、超广的影响力、超大的融合力,使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必须树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思维观念。

一是依网谋胜的理念。信息时代的军事抗衡和军力角逐,已经超越传统军队本身,正在消解军队旧有的封闭空间,每个网民皆可成为“军人”,每个网站皆可成为“部队”。换言之,网络颠覆了传统军队政治工作的时空领域、运转方式和手段模式。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政治工作阵地必将伴随着网络的拓展而无限延伸。置身这种时代背景,要想让“生命线”更具生命力,必须强化“政治工作首先是网络化政治工作”的思想认识,学会用数据链加固“生命线”,把政治工作融入网络信息体系和联合作战体系,让每个信息的触角、网络的末梢都能成为政治工作“前沿阵地”。

二是开放共享的理念。跨界融合是互联网技术的最显著特征,就像空气一样,不分时间空间,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可以相闻”的地球村。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是娱乐购物、旅游美食,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可谓无网不能、一网打尽。信息网络的广泛运用和深度渗透,使“一网知天下”“一网联三军”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要打破封闭隔离、条块分割的传统思维,走出自我设限、自我服务、自我评价的藩篱,树立开放、融合、共享的理念,全方位深层次推动不同领域的信息交流共享,形成点、线、面有机衔接,时、效、度有机统一的崭新格局。

三是集约高效的理念。如今,“网络占领世界”“移动改变生活”“智能引领发展”等广告宣传用语,不仅已经成为现实,而且深刻改变着人类生活。有人形象比喻,说人们与世界“只有一个手指距离”。要主动适应这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坚持受众至上、效率至上、服务至上,大力改进和创新政治工作的方法形式,集中力量对政治工作平台渠道和内容载体进行个性化设计,推动政治工作由传统向网络、由经验向精准转变,使政治工作更加集约精到、优质高效。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主动来一次能力素质上的“升级换代”

“一网联三军,处处不离芯”,“关键少数”要想在关键时候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尤其要使信息素养成为“标配”,才能真正成为引领信息化建设的力量中坚、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砥柱中流。

一要自觉学网。不难预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传统的政治工作将以不同形态的信息流往来于网络空间,并被各个不同的网络节点接收、处理和执行。政治工作模式即将在网络空间中刷新、改造和升级。我们要想掌握政治工作主动权和话语权,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上网作为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而不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要敢于击水网络海洋,积极运用网言网语和官兵互动交流,积聚人气、接好地气、增强底气。同时,还要加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把网络信息素养作为刚性指标之一,纳入干部考核任用体系范畴,使学网知网懂网切实成为每名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

二要科学用网。有人讲,“互联网是个好东西”,说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礼物;也有人讲,“互联网是个怪东西”,说它让同一个人网上网下判若两人,同一个事网上网下天壤之别;还有人讲,“互联网是个坏东西”,说它小可杀人、大可覆国。不同的网络体验带来不同的网络认知,这很正常,关键是要科学使用网络。政治工作的根本是做好人的工作,人在哪里主战场就应在哪里。现在人在网上,在手机、微博、微信里,信息网络就应成为政治工作的主阵地。我们要变闭门造车为开门纳谏,科学设置网络社区和论坛话题,鼓励官兵把心里话说出来、把金点子亮出来,并通过对粉丝量、阅读量、转发量、评论量以及高频词的挖掘分析,研究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性信息,准确把握官兵思想走向,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方式,最大程度凝聚思想共识,使之成为消除困惑、破解难题、汇集良策的新渠道,确保政治工作聚焦中心、有的放矢。

三要常态练网。毋庸置疑,现代战场空间已超越自然地理空间,由陆海空天等有形物理空间向无形网络空间延伸拓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一旦网络遭到攻击甚至摧毁,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幅降低甚至丧失,国家军事机器就会处于瘫痪状态。信息时代的战略战是网络战,它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存亡。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顶级域名的申请和注册工作被全面终止,相关后缀的网站从网络中彻底消失,伊拉克成了彻头彻尾的“信息孤岛”。我们要想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网络战,不仅要具备运筹帷幄的宏阔战略思维,还要练就攻防兼备的精湛网络技能,坚持军事与政工、技术与战术、有形与无形、网上与网下有机融合,突出网络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信息网络技术推广普及,大力开展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要素集成训练、单元合成训练和体系融合训练,常态化组织首长机关网上指挥对抗训练,锤炼基于网络信息体系联合作战指挥的过硬本领。

三、敢叫日月换新天——要主动来一次责任担当上的“一键提速”

“要想网络建得好,关键还得看领导。”这既是对领导干部担当力的新期盼,也是对领导力的新要求。必须把过好网络关当作课题来研究,切实以赶考心态思责求变,带头重塑转变、带头守责尽责、带头担当任事,让信息网络真正成为政治工作的倍增器。

一是变“谈网色变”为“闻网则喜”。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已有20多年,但少数同志依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看到电子版的东西总觉得不真实不踏实,问卷调查、测评考核等习惯于“纸上作业”,对新事物缺乏敏锐观察力和主动接受力。要看到,当前互联网已全面进入无缝覆盖、广域传播新时空,许多青年官兵网龄比兵龄长、入网比入伍早,热衷指尖上生活,青睐虚拟式表达,习惯平等式交流,经常身在训练场、心在互联网。正如习主席今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的,“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我们要把看齐追随这一政治要求落实到工作层面,就要紧紧跟上习主席网络强国的思想步伐,破除那种畏网如虎、与网隔绝的陈旧观念,推动政治工作向网络延伸、向云端拓展、向数据深化,自觉到网络上去、到网友中去,学会在网上蹲点,把自己当作普通网民,平等大方地与官兵聊天互动,从网络民意中汲取破除难题的“活思想”,获取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二是变“围追堵截”为“浚源导流”。目前,我国使用的微处理器、微软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大多依赖国外。全球互联网的根服务器,主要都在美国。许多领导干部之所以存在怕泄密不敢用、怕出事不作为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安全不托底,保密防范缺手段。而部队由于没有统一配发信息网络监控设备,对官兵上网行为的监管,普遍存在临时性、应急性、滞后性特点,一些滥发帖、失泄密问题得不到实时监管,负面隐患很难及时消除,导致一些单位一有失泄密事件或安全隐患发生,就采取封网、撤网、断网等极端措施。这种不正确不正常的网络认知,通过领导干部的行政权威,逐渐演化为一种制度文化,内化为官兵的集体意识,是推进部队网络化建设的最大“绊脚石”。我们不能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网络、对待官兵,要走出“上网就是泄密”“网络弊大于利”的粗浅认识,按照攻防兼备、疏堵结合的原则,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底线思维,坚持依法运转,使网络成为“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

三是变“等靠观望”为“主动出击”。美国一位智库专家曾说,现在对付中国比过去对付苏联难多了,我们搞垮苏联只用了“两化”,而现在要搞垮中国,至少再加上“四化”,就是要让中国老百姓对政治“淡化”,让中国官员在市场经济中“腐化”,让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丑化”,让马列主义在多元意识形态冲击下“溶化”。西方反华势力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网络资源,构设“价值陷阱”,实施“文化冷战”,培植“第五纵队”,将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矛头直指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变量,也是政治工作的最大忧患。我们必须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态度和精神,增强应对网络舆论的信心,依托网络终端及时推送最优质资源、最前沿成果、最先进理念,确保党的指令能在第一时间抵达网络的任何一个触角,从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让正能量充沛、让主旋律高昂。

【作者系南京炮兵学院政治委员】

E22

A

猜你喜欢
信息网络干部政治
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学生成绩预测与预警模型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本刊启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电力信息网络双通道故障自动探测策略探究
浅述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相关问题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