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军工人
——记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2016-01-06 06:00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航发东安航空

白山黑水军工人
——记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诞生于新中国成立的前夜,建设在辽阔的白山黑水间。

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始终发扬老军工的光荣传统和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蓝天共舞,自强不息,创新图强,创造了第一台涡轮轴航空发动机、第一台涡轮螺旋桨航空发动机等八个“新中国第一”产品,累计修理、生产、研制了数十个机种20000多台套轻型航空动力和航空机械传动系统以及280万台汽车发动机,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中国航发东安把完成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服务国家利益作为神圣使命,坚持以航空产品为本,以精益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双轮驱动,以文化为引领,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迎难而上,成就梦想。

技术创新践行报国使命

技术创新是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多年来,航发东安以满足国防建设和部队装备发展需求为第一使命,致力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使型号研制不断取得新进展,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得以破解,公司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

巩固核心专长,满足国防所需。公司认真分析新时期国防建设需求,立足长远发展,以技术为牵引,制定了公司产品图谱、技术发展谱系及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并在航空工业整体产品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框架下,定位于重点发展轻型航空动力、航空机械传动系统及其衍生品。围绕这一产品定位,公司开展了轻型航空发动机、航空机械传动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关键技术研究。公司研制生产的产品已融入中国武器装备主流和前沿,满足了国防建设和部队装备所需。

打造能力优势,提升制造水平。公司依托科研型号研制,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先进制造工艺研究,在机械加工、锻铸造、热表处理、特种工艺、装配试车等方面广泛开展工艺技术攻关,提高了公司的整体制造水平和能力,保障了重点型号研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强化硬件系统建设,加大信息化投入,更新设备,扩建厂房,制造硬实力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

技术“人格化”,培育创新基因。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出技术、技能、管理三支专家队伍。依照技术发展谱系和人员现状,制定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以科研生产难题为导向,点将破题,实现人才队伍快速成长、成熟。目前,公司共聘任各级专家近300人;行业内首席专家3人、特级专家12人。王英武、汪焕兴、李雪平、王然和“90后”路晨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公司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抓住技术创新这个关键,中国航发东安在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承担重任不辱使命,为提升我国轻型航空动力、航空机械传动系统方面研制能力做出新贡献,荣获了国防科技进步奖、重点型号优秀集体奖等荣誉称号。

科学管理驱动永续发展

多年来,中国航发东安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顺应发展需求,矢志管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以质取胜,彰显品牌力量。公司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满意、放心的航空产品。近年来,公司秉承质量管理“硬着陆”的勇气和决心,开展“批产产品杜绝超差,科研产品减少超差”专项质量提升、模拟生产定型、涡轴-16项目经验移植、制造状态管理、产品防护和清洁度控制等工作,产品质量逐年攀升。2015年9月,公司出色地完成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保障工作,阅兵保障团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同年,公司荣获了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精益主导,提高发展质量。着眼于连年增长的航空装备生产任务,公司管理挖潜苦练内功,推进实施“精益东安”工程,实施三年多来,完成了质量、工艺、信息化、生产管理等公司级项目上百个,制约科研生产的瓶颈问题得到破解;同时,以流程、信息化、现场管理、班组建设、人才队伍为基础,以持续改进和夯实基础为支撑,以精益东安为目标,初步构建了符合东安管理特色的管理创新体系。

依法治企,管理走向制度化。公司将依法依规治企融入到改革发展、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建立健全了公司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规章体系和工作机制,科学设计、量身打造适应公司发展和服务航空装备研制需要的规章体系,促进了公司战略落地和组织的良好运行。2011年以来,公司制定、修改、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形成现行有效规章250余个,法律审核率达100%,保障了规章的合法性。此外,公司还通过强化规章执行检查,培育敬畏制度、遵章守纪的文化理念,为实现管理制度化和企业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年来,公司共有11项管理创新成果获奖,其中国防科技工业级2项、国家级1项,公司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文化铸魂汇聚报国动力

文化凝聚力量,文化提升实力,文化促进发展。作为老牌军工企业,中国航发东安深刻了解,只有将军工人的使命和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价值,企业才能在文化的润泽下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党建融入中心,集聚发展优势。公司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开展了向吴大观、罗阳等先进典型学习和支部书记上讲堂、“攻坚当先锋、岗位立新功”劳动竞赛、“双争”竞赛表彰等系列活动,公司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增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科研生产任务全面完成和经营业绩提升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党建优势转化为公司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打造特色文化,凝聚职工力量。文化润物无声,公司干部职工秉承“严谨、高效、团结、创新”的东安精神,“5+2,白+黑”,连续奋战,出色地完成科研批产任务,赢得了用户信任。公司拍摄的微电影《东安爱人》《新生》在全国职工微影视大赛中斩获铜奖和银奖。东安文化节已连续开展五届,成为公司的特色文化品牌,公司入选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荣获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打造幸福东安,成果惠及职工。公司采取发放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和设立爱心超市等一系列措施,缓解了困难职工的生活压力;办理安康保险、设立爱心医疗基金、组织健康体检,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多了一层保障;实施取暖费明补、全员午餐补贴、新职工购房补贴和购房专项基金、住房分配货币化等,使干部职工共享了企业发展的成果。此外,东安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了为地震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子和看望空巢老人等吴大观青年志愿者活动,体现了航空人的责任担当。

新的时期赋予新的使命。中国航发东安矢志不渝地以振兴航空动力事业、加强国防建设为己任,继续以忠诚与担当、务实与创新为宗旨,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腾飞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航发东安航空
车行天下 东安动力(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航发叶片工艺文件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东安屯有我辽阔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