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启示及思考

2016-01-07 20:43董洪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案导学学生主体

董洪国

摘要:在“多维互动”、“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各地纷纷开展“落实学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分析各地课改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又要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完善,本文就“学案导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案导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257-02

一、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案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笔者曾参加由山东省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主办,胜利四中承办的江苏省东庐中学、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东营市胜利四中三校“同课异构”观摩活动,对三校各三名教师分别展示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共九节课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观摩。通过此次观摩活动不仅切实感受到了胜利四中几年来开展“自主学习型课堂”研究和实践所取得的成绩,而且了解了目前全国各地、各个学段推行课堂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最新成果。

通过对比研究全国比较典型课改成功学校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以及省内昌乐二中、兖州一中等学校,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特色化改革的道路,发展成为课改名校的事例,得出无一不是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的结论,这也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硬道理。

二、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学案的价值和意义

1.学案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学案立足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目的是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设计的,学案的设计原则是采用授课内容的提前预设,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留出时间,也为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情基础,为教师精讲点拨,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效果。

2.学案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重要意义。学案首先围绕学习目标,预设了学习的内容,把教师的教学要求固化下来,从而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心中有数。在学案使用流程中学生的“先自学后交流”是个前提条件,在这个阶段学生之间开展同伴互助交流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交流展示的机会,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也能起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功能。

3.学案是实现“多维互动”、“探究教学”、“启发式综合教学”的有效形式。学案主要采用的是问题式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理念,这两个理念的目的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主动求疑解困的欲望。生生、师生之间可以多层次交流,可以发挥“讲一遍胜过学十遍”的妙用。

4.学案是实现教师因材施教好途径。学生根据学案预设的内容开展预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学习策略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这里,最关键的是学生可以有自己自主的思维过程。而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处理学案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情况或针对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式教学,或针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二)统一学案与教师自主备课的关系

虽然经过多层次审核形成的符合学校特点的统一学案“定稿”,但学案的使用却是个性化的活动。由于班风、学情不尽相同,任课教师的调控能力和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师必须要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的前提下,在分析、领会学案的设计意图基础上针对学案进行再次加工修改,使之符合其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使用。

(三)学案预习与课堂教学的结合问题

1.学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先学”。学生要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预设的问题开展独立的自学,从而不再吃“别人嚼过的馍”。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再课堂上有选择地参与、表达、接受、个性化的展示。

2.学案是交流讨论的大舞台。在学案的基础上的课堂与教师主讲的课堂的本质区别是学案课堂是开放性、互动性、真实性、多维性。这样的活动包括师与生的个体之间、师与生群体(小组)之间、生与生的个体之间、生与生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层次、交互性的交流,同时,还包括学生与文本材料、学习媒体材料之间的多维、多元的交流。

3.学案导学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适当地“不讲”。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但对于其他组仍是疑点时,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进行讲解,此时教师要关注讲题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备性和对解题方法思路的归纳,借以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2)教师要做到适时地“必讲”。对于学生普遍觉得有较大难度的问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生疑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开展变式训练,使问题的解决上升到一般的解题规律。

(四)学案导学过程中学生完不成任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完不成任务的原因。(1)学案设计对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了解不足,未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2)学生进行互助小组讨论、质疑等所用时间超出预想,教师无法把控课堂,或者教师受制于学案,使某种程度上学案成为课堂的束缚。

2.完不成任务的解决策略。(1)及时了解学情,加强学案制定的针对性。即便是统一制定的学案,也要加强分析研究,并进行必要的问题改造,以适应所任教班级的学情。(2)设计合理的问题梯度,控制问题难度,精选限时训练题量。对于学案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铺垫,让学生借势而上,训练题的数量要精简,以必要的双击考察为主。(3)合理设置自学、互动的时间,预留必要的机动时间。教师要舍得把时间教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思想暴露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对题目的量进行压缩。

(五)使用学案的误区

误区一:学案内容习题化:不能正确区别学案与教案,导致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就是课堂教学内容习题化。在设计“学案”时只是结合授课内容把教材简单地编制成一个接一个的习题,甚至只是把课本内容改变为“填空”。学生用这样的“学案”进行预习就成了学生比照课本去找答案,去填空。课堂教学成了师生、生生对答案的过程,违背“学案导学”是为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原本目的。endprint

误区二:混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要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达到构建起知识网络的目的,从而明确本节课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的驱动下开展自主学习。有些老师照抄教参上的“教学目标”作为“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学案的内容很难定位,对个人目标的确立无所适从。

误区三:重知能问题的解决,轻情感意志的提升。学案中的问题的解决属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范畴,是显性目标,实现途径是通过学生的前置自学和课堂交流达成,而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支撑的情感、意志目标属于隐性目标,无法写在学案上,要靠教师适时地呵护和有意识地培养。学案导学理念下的课堂过程应该是民主的课堂,教师要给学生学习活动方式选择的机会,要注意倾听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结合课堂情境灵活使用学案,使课堂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顺利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培养学生学习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个人意志。

误区四:以讲评代探究,“穿新鞋走老路”。教师对学生能够解决的内容仍要主讲还要讲透,认为按照“学案”的内容让学生探索、思考,交流效率低、耽误时间,从而忽视了给学生的学习留白才能培养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立足学生学习的中心,并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才能走出课堂教学的旧窠臼。

误区五: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有些教师就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在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就是错误的。”主观认为“学案”就是给学生自学用的,教师不能进行干涉。课堂上该讲的不讲,该引导学生的地方也让学生去进行“死啃”式所谓独立探究,造成的后果就是不仅课堂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学生形成很多知识漏洞,无法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更无从谈起智能的提升了。

误区六:评价模式单一,不具有个性化的意义。传统课堂的单一分数评价模式不具有个性化激励意义,学案导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评价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下智能发展的发展的需要,开展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合作交流、学习思维习惯等向好性发展为核心进行客观、多种呈现形式的评价,还要注重评价的持续性,以便为对照分析学生的发展指标积累素材。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身心发展过程,成为学生将学科知识内化为精神财富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理解和合理使用“学案导学”,正是落实新课程要求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亲自体验知识的内化过程,才能确实做到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学案导学学生主体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