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强化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2016-01-11 07:03霍建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血象障碍性免疫抑制

霍建波

(山西省运城市第三医院 血液科 山西 运城 044000)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内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症[1]。此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骨髓的造血功能出现障碍所致。此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低下和全血细胞减少[2]。此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贫血、出血及感染[3]。近年来,临床上通常使用强化免疫抑制疗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不错[4]。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1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2例。他们的年龄在14~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1±2.12)岁。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症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使用 17α-烷基雄激素类药物(康力龙、羟甲烯龙)进行治疗,康力龙的用法是:每次服2mg,每日服2~3次。羟甲烯龙的用法是:每日服5~10mg,分1~3 次服用。本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6 个月。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强化免疫抑制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分别按照2.5~4 mg/kg、15~40 mg/kg的比例取适量的兔ATG、马ATG,用这两种药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次静脉滴注的时间至少为4h,连续给药5d。用ATG治疗结束后,按照1mg/kg的比例让患者口服适量的泼尼松,泼尼松的使用时间为15d,然后将泼尼松的用量减半,使用30d后停止用药。在用ATG进行治疗结束的1个月后,按照5mg/kg的比例让患者口服适量的CsA(环孢菌素A),CSA的使用时间至少为3个月。当患者血象稳定的时间超过1个月时,为其逐渐减少CSA的使用剂量,直至停药。然后,每日让患者口服6mg的康力龙或120mg的安雄,这两种药物均分3次服用,用药的时间至少为6个月。根据患者的血象对其进行成分输血。

1.3 观察指标

①在进行治疗的第6个月、第9个月及第12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有效的评定标准: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IgG(免疫球蛋白G)、IgM(免疫球蛋白M)的生成量减少,CFU-GM(粒-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生成的数量增加。②在进行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ANC)、血小板(PLT)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不同的治疗时间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的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7.5%、87.5%、92.5%,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45%、65%、67.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在不同的治疗时间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2 在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象各项指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象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象各项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受损,导致其骨髓的造血功能低下。此病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两种类型[5-6]。此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患者预后差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临床上多使用强化免疫抑制疗法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7-8]。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强化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表2 在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象各项指标的比较(±s)

表2 在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象各项指标的比较(±s)

注:①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相比,P<0.05。

研究组 进行治疗前 54.37±12.34 1.88±0.69 0.62±0.39 15.12±11.98进行治疗后 87.11±28.98① 3.63±1.21① 1.67±0.91① 68.12±32.99①常规组 进行治疗前 55.41±12.01 1.89±0.71 0.59±0.41 14.98±12.11进行治疗后 63.87±26.31 2.82±1.12 1.13±0.99 36.36±30.13

[1]李英梅,李星鑫,葛美丽,等.强化免疫抑制疗法联合不同方案G-CSF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7):470-474.

[2]肖音,游泳,仲照东,等.亲缘全相合HSCT与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1,32(12):738-740.

[3]周芳,葛林阜,刘希民,等.强烈免疫抑制联合脐血输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临床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1):769-770.

[4]郭智,陈惠仁,刘晓东,等.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5):1145-1148.

[5]刘晓明,邹尧,王书春,等.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联合不同方案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2):84-89.

[6]陆婧媛,鹿全意,林进宗,等.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1(23):3768-3772.

[7]何广胜,张翔,方宝枝,等.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还能再进一步吗?[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0,05(4):286-290.

[8]葛美丽,郑以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预测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4):279-281.

猜你喜欢
血象障碍性免疫抑制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医学期刊常用字词正误对照表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咖啡酸片对直肠癌放疗过程中的血象降低的预防效果观察
部分常用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血象分析在犬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