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Q的半主动悬架控制

2016-01-13 03:54
汽车文摘 2015年2期
关键词:半主动转动惯量阻尼器



基于LQ的半主动悬架控制

车辆悬架系统的主要作用通过隔离底盘上来自路面的干扰为乘员提供较高的舒适性,并通过预防车轮与路面的接触失效以改善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稳定性。研究表明,采用电控悬架系统而不是被动悬架可缓解这种冲突,尤其是半主动阻尼器,相较于被动悬架其性能大幅度提升,而又比主动悬架系统耗能少,广泛应用于在汽车工业中。

基于控制器和观测器概念完成了半主动悬架整车模型的线性二次型(LQ)建模,通过实车试验,与空钩控制器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包含新的改进型道路模型的观测器,其可过滤掉因陡峭的山峰起降引起的低频干扰。另外,提出了二次成本函数的参数化方法。试验表明,对于不同质量的汽车,通过半主动悬架控制,能显著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稳定性。通过考虑非线性元件的特性或悬架摩擦,建立了参数化的非线性整车模型,这可用于控制器成本函数权重的确定。利用4柱试验台评估了其性能并在实际道路上完成了性能测试。因此,基于LQ的半主动悬架是汽车批量生产的合适选择。非线性整车模型如图1所示,其包括4个车轮质量mus,有4个垂直自由度;底盘质量(质量ms、转动惯量IsΦ、Isθ),主要考虑垂直、俯仰、侧倾3个自由度;以及集中质量(magg、转动惯量IaggΦ和Iaggθ),同样有垂直、俯仰、侧倾3个自由度。整车模型悬架系统由钢板弹簧和4个半主动阻尼器组成。

刊名: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英)

刊期:2013年第21期

作者:Andreas Unger et al

编译:张振伟

猜你喜欢
半主动转动惯量阻尼器
均质刚体转动惯量的几种算法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斜拉索-双阻尼器系统多模态减振理论与试验研究
风机用拖动大转动惯量电动机起动过程分析
变速箱中不同轮系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
设置线性磁流变可控阻尼框架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分析
高效耗能阻尼器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磁流变减振器专利技术综述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控制隔震层发生过大位移的连接摩擦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