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种子耐旱特性研究

2016-01-15 06:28贾永正胡永清喻方圆尤巧红张子晗
种子 2016年5期
关键词:湿地松发芽率活力

贾永正, 胡永清, 喻方圆, 尤巧红, 张子晗

(1.南京林业大学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管理处, 江苏 南京210037;2.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江苏 南京210037)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属松科松属,是一种常绿大乔木,原产于美国南部温暖潮湿的600m低海拔地区,适生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气候地区。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它是一种良好的广普性造林绿化树种,它不仅抗旱而且耐涝、耐瘠,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力,因此在世界上的分布极其广泛,中国山东以南的大片国土皆适宜栽植;它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一般栽植10后年就可达到平均年收益2 000元/667m2左右,湿地松苍劲而速生,适应性强,材质好,松脂产量高。中国已引种驯化成功达数10年,在长江以南的造林和自然风景区中作为重要树种应用,很有发展前途。

湿地松本身具有一定的耐旱特性,目前有关湿地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态[1-3]、生长因子[4]、群落调控[5-7]和菌根应用[8-9]等方面,干 旱胁迫 下湿地松 种子的生长研究亦有少量报道[10],而关于湿地松种子萌发对水分的生态响应及萌发特性还尚未涉及。因此研究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对了解湿地松种子的耐旱能力,为干旱地区科学培育湿地松苗木提供技术依据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通过实验设计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测定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量等指标,对湿地松种子的耐旱能力作出综合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本实验于2013年3月在南京林业大学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进行。供试验的湿地松种子采自江西吉安。采回来的种子晾干,选取大小均匀、饱满、无病虫的湿地松种子以封口袋密封,置于生物技术大楼负一层冷库中保存待用。渗透调节剂采用PEG-6000(化学纯CP)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子预处理

将湿地松种子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去除浮在溶液表面的坏种子和部分杂质后浸泡在密闭容器中20min,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置于阴凉处晾干。

1.2.2 发芽试验

配制PEG-6000溶液,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g/L,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将湿地松种子分别进行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PEG-6000浓度为0,50,100,150,200g/L)的发芽试验。挑选饱满、完整的种粒,将上述种子放置于铺有1层脱脂棉的发芽盒(24.5cm×14cm×5cm)内,分别加入100mL不同浓度的PEG溶液,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共5组处理,每组重复4次,每次重复100粒,每盒设置2次重复,使用2个发芽盒。放入25℃光照培养箱(型号LRH-300-G)内进行24h光照培养。每隔1天称重补水,以保证水分胁迫条件稳定。第21天发芽结束后统计发芽率、发芽指数、测定相应幼苗长度、幼根长度、幼苗生物量,计算活力指数。

1)种子发芽指标测定方法: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指数(GI)=∑Gt/Dt,(式中:Gt为萌发实验21d内每天的发芽数,Dt为发芽的天数);

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幼苗生物。

2)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幼苗长度、根长用直尺直接量取,单位为mm,结果精确到0.1。

3)幼苗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使用铝盒烘干法——将各组处理下的幼苗放入预先烘干的对应铝盒内,先在70℃的条件下恒温杀青20min,再在103℃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取出铝盒,迅速盖上盖子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用1/1 000电子天平称重,测得净重即为幼苗的干重(单位:g;精度:0.001)。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3和 SPSS 18.0软件进行图表处理和统计分析。利用SAS软件的ANOVA程序进行性状方差分析,以检验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特性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并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湿地松种子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其发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时,湿地松种子发芽率与对照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只下降了5%。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100g/L时,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组相比开始显示出极显著水平地下降,达到18%;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的处理相比,其发芽率也发生显著变化,下降了13.68%,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150g/L时,与对照相比发芽率降低了42%,下降程度达极显著水平;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的处理相比,发芽率下降了38.95%,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PEG-6000溶液浓度为200g/L时,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发芽率下降53%,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100g/L时相比也发生了极显著变化,发芽率下降42.68%。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图1 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2 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升高,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图1相对比可以看出,当PEG-6000溶液浓度(50g/L)较低时,虽然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小,但是其发芽指数却已经和对照组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下降了28.85%。通过分析图2还能得出,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100 g/L时,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的处理相比,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的变化极显著,下降了32.25%。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150g/L时,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的处理相比下降极显著,达到75.66%;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100g/L的处理相比下降了64.07%;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200g/L时,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极为显著,达到93.25%。

图2 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加,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迅速下降,快于发芽率。表明PEG-6000浓度对湿地松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比对发芽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2.3 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图3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湿地松种子的活力逐渐降低。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湿地松种子的活力指数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图1比较得出,虽然低浓度(50g/L)的PEG-6000溶液对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其活力指数却已经比对照下降了30.88%,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种子活力的下降先于发芽率的下降。与图2比较可以得出,湿地松种子活力指数的下降快于发芽指数,在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时,与对照相比2个指标下降的程度接近,但在PEG-6000溶液浓度为100g/L的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下降了51.8%,而湿地松种子的活力指数下降了59.55%,大于发芽指数,所以湿地松种子活力指数的下降快于发芽指数。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150g/L时,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的处理相比其种子活力极显著下降,达到94.06%;与 PEG-6000溶液浓度为100g/L的处理相比下降了89.85%,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图3中还可看出,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200g/L时,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的处理相比,湿地松种子的活力指数下降了98.85%,湿地松种子的活力受到极大地抑制。

图3 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PEG-6000浓度越高,对湿地松种子活力的抑制越大,且不同PEG-6000浓度下湿地松种子的活力差异极显著,说明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活力的抑制非常显著。

2.4 水分胁迫对湿地松幼苗不同器官的影响

图4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湿地松幼苗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湿地松幼苗的茎长和根长间差异显著,高浓度PEG-6000溶液对湿地松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更显著。由图4可知,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时,湿地松幼苗的茎长和根长的平均值分别为62,31mm,与对照组相比并未出现显著变化;当PEG-6000溶液浓度升高为100g/L时,与50g/L相比对湿地松幼苗茎的抑制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对其根的抑制作用仍不显著。当PEG-6000溶液浓度升高为150g/L时,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的处理相比,湿地松幼苗茎长的下降极显著,达到了49.39%;湿地松幼苗根长的变化也很显著,下降了52.94%;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200g/L时,与对照组相比,湿地松幼苗茎长和根长的变化都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下降了58.58%和60%。但是与PEG-6000溶液浓度为150g/L时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PEG-6000浓度从150g/L上升到200g/L时对其生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图4 水分胁迫对湿地松幼苗不同器官的影响

从图4可知,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幼苗根茎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湿地松幼苗在PEG-6000溶液浓度(50g/L)较低时,对其茎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当PEG-6000溶液浓度继续升高时,对茎长的抑制作用就逐渐高于根的生长,表明湿地松幼苗茎比根对水分胁迫更加敏感。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对湿地松种子发芽抑制程度不明显。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大,其发芽受抑制程度表现为缓慢降低,当PEG-6000浓度达到150g/L时,其发芽被严重抑制。同时,对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的测定结果表示,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将更为显著,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加,湿地松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均达到显著水平。湿地松种子在高PEG-6000溶液浓度下的活力也显著下降,且水分胁迫对湿地松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先于对发芽率的影响,在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时,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就已经出现显著差异,而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是评价种子发芽常用的指标,反映了种子发芽速度,发芽整齐度和幼苗健壮的潜势。发芽指数低将导致种子发芽速度偏慢,而活力指数低,会使幼苗健壮度低。综合各项分析,在PEG-6000溶液浓度为50g/L时,湿地松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已经显著下降,但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并未显著下降,且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加,活力指数的下降比发芽指数更显著,可以推测,不同PEG-6000溶液浓度在水分胁迫下,以上各项指标受抑制的强度依次为: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率。同时湿地松幼苗高度和根长会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而下降,但是幼苗的根系在轻中度水分胁迫下生长较为稳定,从而提高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表现出对干旱的适应。

[1]张太平,任海,彭少麟,等.湿地松的生态生物学特征[J].生态科学,1999,18(2):8-12.

[2]何兴东.亚热带沙地湿地松造林的初步研究:以江西南昌市厚田和岗地区为例[J].中国沙漠,1993,13(1):57-63.

[3]曾小平,赵平,彭少麟,等.三种松树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3):275-278.

[4]张欢,束庆龙,孙倩,等.安徽农业大学实验林场湿地松枯死原因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470-471.

[5]谭芳林,林捷,张水松.沿海沙地湿地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1):169-173.

[6]陈建文.湿地松杉木混交林试验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5):167-169.

[7]周国模,金崇华,章伟成.马尾松、湿地松立体经营的试验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3):279-281.

[8]花晓梅,姜春前,刘国龙.我国南方松外生菌根资源调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9(3):29-36.

[9]贾慧君,郑槐明,李江南,等.稳态营养与Pt菌根化在湿地松育苗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2004,40(1):41-46.

[10]黄麟,叶建仁.保水剂对干旱胁迫下湿地松种子出苗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3):404-408.

猜你喜欢
湿地松发芽率活力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活力
湿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术差异
化学诱变剂EMS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闽北不同海拔湿地松生物量模型构建及比较分析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改制增添活力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