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模式

2016-01-15 15:27梁瑛楠谷力群
学理论·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模式

梁瑛楠 谷力群

摘 要: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集中体现在如何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新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模式。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提出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018-02

引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心理矛盾等等都会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探讨目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不仅有利于调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教学、科研、和谐校园建设以及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动高校党内外民主政治建设,促进高校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特点

科学开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当前高校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目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总体上呈现出健康、稳定和积极向上的态势[1],但也存在政治理论水平基础薄弱、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总体来说,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自主意识日趋强烈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不仅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社会对其的认可度也较高,在各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使得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并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我实现。伴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一大批优秀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获得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并承担着工作中的重要职务,因此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体会到心理上的满足感、成就感。这种被尊重、被认可的感受反过来极大地激发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希望能够更多地发挥主人翁作用,为学校和社会多做贡献。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当前,各高校都积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教师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高校知识分子自身的压力感、危机感明显增强,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此,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如积极攻读硕博学位,丰富知识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寻求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期望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获得更高的利益。

(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具备一定的大局意识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认为,尽管社会上存在一些问题或矛盾,工作中也会出现不顺心如意的事情,但是能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全面地看待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尤其是在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面前,坚决支持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一定的大局意识。

(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存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世界局势也瞬息万变,各种思想、文化思潮大交融,这些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事准则,尤其是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部分知识分子出现了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

(五)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平亟待加强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党的理论政策学习及理论水平方面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系统性和深入性缺乏等问题,因此导致其政治修养不足[2]。个别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甚至存在对我党的理论和政策理解片面、核心问题认识模糊、态度取向模棱两可、基本政治制度认知错误。

二、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模式

(一)建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保障机制

1.协调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9号)文件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由党委统战部负责协调的机制。各高校党委统战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责,掌握履行国家方针政策,通过加强与校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发挥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作用,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3]。

2.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在高校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直缺少统战工作的评价指标,这导致高校统战工作的领导机制与评价机制出现“两层皮”现象[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省教育工委和教育厅考虑将各高校统战工作的效果纳入高校党建工作的评价系统中,并且对统战工作的评价指标要进行科学的量化,促进高校统战工作的发展。

3.经费机制。要确保高校统战工作活动的正常开展,就必须保证固定统一的活动经费,因此上级主管部门要对高校统战工作的经费投入,以文件的形式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并按照固定标准统一划拨。

(二)建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思想动态反馈机制

只有及时准确地把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因此要采用多种措施和手段建立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反馈机制。

第一,定期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统一战线理论的认识、对国家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等等,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第二,开展个别谈话。除大面积进行问卷调查以外,面对面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通过个别访谈可以了解到很多在问卷中没有体现的真实想法,对于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建立重大事件反应机制。在出现重大事件时要在第一时间内通过会议、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立场、观点,这样不仅能较为深刻地了解其思想变化,更加能够有效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敏锐性。

(三)完善高校统战工作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制度

除了了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以外,有效开展高校统战工作的另一重要条件就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

第一,高校党委统战部门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经过长期考察,将一些理论水平强、参政热情高、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吸收到统战干部队伍中来,积极推进统战工作领导班子的年轻化进程[5]。比如建立统战工作领导干部人才库,拟定党外后备干部,还可以通过基层推荐的方式将重点人员进行适时考察,从数量、质量上给予保证。

第二,加强对党外人士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一批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群众基础好,参政能力强,并经得起考验的党外知识分子,深入系统地对他们进行理论与实践培养,提高其政治素质[6]。

(四)拓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途径

第一,健全与党外知识分子的对话渠道,重视党外知识分子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通过座谈会、讲座等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以便向上级领导反映他们的要求;统战工作部部门人员还要及时向党外知识分子反馈情况,使得他们更加清楚目前的形势和相关问题[7]。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高校各项改革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水平。

第二,激发党外知识分子参与统战活动的积极性,广泛听取党外知识分子对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8]。利用布置工作、传达国家文件精神会议方式,邀请党外知识分子的代表参加,建立统战部门与党外知识分子的交流制度,经常与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以便达成共识。在节假日来临时,可通过走访、慰问等形式,拉近与党外知识分子的心理距离,便于深入地开展统战工作。

(五)运用网络开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它不仅改变了以往统战工作的工作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开展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手段。面对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形势,统战部门亟须更新观念,采用新方法开展政治引导工作。

高校要建立内容丰富的统战网站,利用网络便于交流的功能,开展网络宣传,使其成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进行理论学习的重要平台[9]。通过网络平台向党外知识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党外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效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

总之,高校统战部门要把握当前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创新研究,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的重要法宝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以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现状与对策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5).

[2]庄聪生.统一战线知识手册[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12.

[3]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15.

[4]刘勇,王雁菊.略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基本思[J]路.学理论,2013(4):156-157.

[5]孙景学,张艳华.关于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学学报,2010(8).

[6]王晓兵.关于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研究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0-22.

[7]卢凯.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3-75.

[8]张文军,于子松.对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42-43.

[9]何正玲.网络载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新路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0-72.

猜你喜欢
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模式
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统战工作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现状及政治引导工作思路
高校基层多党派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思考
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民进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