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对策研究

2016-01-15 16:17王志宏
学理论·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产业对策研究

王志宏

摘 要:现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已经迎来了局部机械化、无土栽培等生产模式,如今,物联网技术的到来,无疑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物联网智慧农业”是目前农业生产的顶层状态,它完全满足了当前我市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必将推动我市农业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有效转变,也将推动我市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而整体提升我市农业现代化的更高水平。所以说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暨农业物联网产业是我市农业目前唯一有效而快捷的选择。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产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038-02

“物联网智慧农业”是将目前的互联网、云概念、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新型科技成果,它利用设置在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传感设备(如二氧化碳、土壤水分、环境温湿度、作物、动物图像等)和无线(有线)通信网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境的智慧感知、智慧分析、智慧预警、智慧决策以及专业人员的在线指导,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符合科学标准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慧化决策。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诞生和兴起为面临转型升级的哈尔滨市农业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加速推进我市现代农业,争当全国现代农业的龙头城市正是本课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内容。

一、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内涵及我市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对物联网行业的认知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对该产业支持力度也愈加增大,相信在未来5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进入到该领域。传统农业的种植、经营模式也将逐步被现代农业新模式所淘汰、更新。

农业物联网,即在现有温室大棚或普通大田作物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传感器、PH值传感器等设备,测量农业种养环境中的各种必须物理量参数,再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加以实时显示或作为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的参变量数据参与到农业种养殖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动物有一个优良的、科学的生长环境。

中、远程控制的实现使农业技术人员在办公区内就能实现对温室大棚园区和农作物大田的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进而达到增产增收、改善作物品质、缩短作物生长周期,从而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终极目标。此外,智慧农业还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并在保持水土平衡、调节气候、改善地理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市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十年保持增长态势,成绩喜人,但相应的也面临着农业综合资源、环境与市场的种种限制,保障我市粮食增产和安全的压力依然巨大,同时,我市农民增产增收的压力也依然存在。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对于加快推进我市乃至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将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一是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有利于提升我市农业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掌握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规律,进而形成独具我市地方特色的农业物联网发展模式。

二是实施农业物联网大项目工程,有利于积累农业物联网应用经验,促进农业物联网科学技术在我市的长远、良性发展。

三是实施农业物联网大项目工程,有利于各区县(市)对农业整体状况的全面掌控,更方便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二、我市农业物联网产业的现状

目前,我市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物联网项目可以说近两年才开始尝试,以前一些园区和企业自发安装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业物联网设施。据调查,目前我市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物联网项目仅有三家,它们分别是:五常市卫国乡智慧稻米物联网项目,该项目投资1 800万元,目前2 000平方米信息化监控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核心展示区稻田已经布放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初步实现无线信号信息采集、传输、分析等功能。五常物联网控制中心采用了180度环绕弧面投影幕布系统,立体展现了五常现代农业。按照发展规划,五常水稻以核心区面积2万亩为核心,不断扩展为20万亩的示范区,覆盖200万亩延伸区。由稻田向所有农田覆盖,并将逐步延伸至畜牧业、林业、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哈尔滨尚志市亮河镇森林村智慧肉牛项目(企业无偿捐建),该项目选址在自然资源条件纯净无污染的尚志市亮河镇东亮珠河流域的森林村,该村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环境绿色无污染,非常适合畜牧业的发展。而且该村肉牛完全实现自然、原生态的山林放养方式。同时,对肉牛的养殖全环境实现了实时监控、传输。目前该村畜牧业由于得到了尚志市、亮河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肉牛养殖村。但是,由于资金限制,该村想建设现代化规模养殖场的夙愿一直未能达成,限制了该村养殖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胜利村有机绿色蔬菜农业物联网项目(企业无偿捐建),该项目使胜利村绿色蔬菜大棚的管理有了很大的提高,蔬菜的种植也有了科学的依据,消费者今后对有机、绿色蔬菜产品的可信度也会因此而大幅提升,农民也会从销售价格的提升中受益匪浅。

三、哈尔滨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暨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对策建议

1.建立哈尔滨农业物联网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在市级层面成立农业物联网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解决我市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重大问题,统筹指导项目推进,协调落实扶持政策和资金,审定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一定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保证统筹规划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指导各区县(市)积极有序地建设农业物联网工程。

由分管副市长任召集人,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及相关科研单位等部门为组成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建议设在市农委。负责全市层面的农业物联网产业研究和项目计划制定工作。要明确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要采取统分结合的策略,由市里负责组织我市农业物联网工程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示范应用、人才建设和产业化建设工作。一定要强化跨部门合作,协调解决农业物联网的体制机制、项目推进等问题,鼓励各区县(市)立足自身特色各自优先发展农业物联网项目。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农业物联网商业经营模式

设立市财政出资的农业物联网产业大项目基金。同时,积极申请国家、省的农开资金扶持。积极推出若干重点工程和项目,引导地方企业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成立产业联盟和创立专项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金积极投资农业物联网产业,调动各规模农业企业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积极性,创新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模式,拓展国内外市场,逐步形成农业物联网市场化盈利模式。

3.依托我市市域内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实力,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集中攻克适合我市地域特色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关键技术

建议成立“哈尔滨市农业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牵头,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九研究所、哈工大、哈工程、东北农大、省、市农科院、哈尔滨市农业信息中心等产学研单位,成立哈尔滨市农业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产学研应用结合为纽带,汇聚人才、整合技术,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集成、示范和推广。梳理农业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力量进行集中攻关,大力支持、扶持本地物联网企业自主研发、积极引进符合多参数、高精度、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微功耗,安全性、季节性和空间分布性等要求的传感器,开发适合我市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低功耗远距离通信技术、多跳技术、自组网技术、自愈网技术,构建包括海量数据云储存、商业智能、数据挖掘、快速检索、专家系统在内的智能处理系统。加强标准化建设,做好产业架构、演进路线和技术体系等顶层设计,为我市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集成、批量生产、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掌握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4.认真调研,选准重点领域,带动我市农业物联网产业整体发展

根据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律与农业特点,我市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选择农产品与食品安全检测与追溯平台、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精细农业、农业设备、农业合作社等重点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争取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以及重点项目的成功应用和推广,来带动我市农业物联网产业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

5.全力培育我市农业物联网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我市农业物联网产业链

我市要紧紧围绕农业物联网各个环节和不同的应用领域,利用国家和其他省市在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兼顾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积极培育我市在农业物联网各环节、各领域的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博采众长、内引外联,突破薄弱环节,努力形成完整、协调和实力强大的、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农业物联网产业链。

6.加强我市农业物联网产业人才库的建设,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农业物联网专业队伍

依托我市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联合农业物联网企业,建立一批农业物联网人才基地,以便培养既懂农业、营销,又懂物联网专业知识的复合专业型人才队伍。可以在各高校设立农业物联网专业。同时,积极促进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增强人才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实施农业物联网企业家与技术专家工程,给予专家一定的专项资金、住房和办公场所补贴。同时,要加快我市农民信息化素养的提高,各区、县(市)要有计划地对农民技术骨干定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猜你喜欢
农业物联网产业对策研究
NFC前景分析及其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实现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南通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