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2016-01-19 08:56蒋才芳,陈收
中国软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市场结构绩效相关性

人寿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蒋才芳,陈收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以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为基础,结合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建立若干假设,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市场结构-经营效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寿险市场中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SCP)假说成立,市场集中度越高寿险公司能获得越高的利润;相对市场力量(RMP)假说不成立,市场份额大的寿险公司未能获得超额利润。从效率角度来看,成本效率结构(ESC)假说不成立,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寿险公司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规模效率(ESS)假说成立,更富有规模效率的寿险公司才能实现较高的利润。因此,寿险公司必须重视构建获取高质量绩效的能力,可以从市场结构和经营效率两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人寿保险业;市场结构;效率;绩效;相关性

收稿日期:2014-08-19修回日期:2014-12-16

基金项目: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71221011)

作者简介:蒋才芳(1969-),男,湖南洪江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5)02-0074-11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ucture-behavior-performance,combined with the collusion hypothesis and efficient structure hypothesis,set up a number of assumptions,constructing econometric model,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ket structure,management efficiency,performance. The study found that Chinese life insurance market in the traditional SCP hypothesis,market concentration,the higher the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can obtain the profit;Relative market forces (RMP),a hypothesis is not established,market share of the big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failed to get excess profits. Structure from the Angle of efficiency and cost efficiency (ESC) hypothesis,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failed to achieve higher profits;Scale efficiency (ESS) hypothesis,the richer scale efficiency of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to achieve higher profits.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therefore,must pay attention to build the ability to access to high quality performance,can be from two aspects of market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Study on Correlation among Life Insurance Market Structure,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JIANG Cai-fang,CHEN Shou

(BusinessSchoolof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82,China)

Key words:life insurance;market structure;efficiency;performance;correlation

随着我国寿险市场集中度的不断下降,寿险公司的发展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寿险市场结构的转变,对寿险公司的市场行为具有较强的影响,寿险公司需通过更为激烈的竞争,更具优势的产品、更成熟的服务和更高的经营效率才能取得竞争优势,这直接导致其经营成本上升,最终影响到公司利润,因此结构-行为-绩效(SCP)假说在中国保险市场中开始得到理论上的解释[1]。本文着重对寿险业市场结构、效率和市场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提出有价值的措施,提高寿险业的市场绩效和产业竞争力。

一、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机理

产业组织理论由Mason(1939)开创,认为外在条件决定市场结构,进而影响企业行为及其绩效[2]。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是SCP理论的基本思路,其中市场结构是企业数量、规模、份额的关系及竞争方式,市场行为指企业的价格、产品和竞争等策略,市场绩效则是企业最终形成的经济成果。围绕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有共谋与效率结构两种假说。

1.共谋假说

共谋假说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企业绩效,提出行业中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种假说认为企业经营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利润越高;市场集中度高说明市场中存在规模和场占有率高的大企业,其规模经济优势可获取更多利润;大企业凭借其市场操控能力通过降低共谋成本以获取垄断利润。如贝恩(1951)发现与较不集中产业7.15%的收益率相比,较集中产业的收益率为11.18%,提出在高集中率和高进入壁垒产业中,利润应比较高的假说;Mann(1966)发现进入壁垒越高的产业,获取的利润也越高。

共谋假说包括传统结构-行为-绩效(SCP)假说和相对市场力量假说(RMP,Relative-Market-Power Hypothesis)两种理论,都认为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间存在因果关系。按照SCP假说,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寿险公司可通过设置不利于投保人的费率等形式获得垄断利润,如Stigler(1964)认为市场集中度越高,则公司串谋行为的程度越高,而串谋程度会决定市场绩效[3]。RMP假说则认为寿险公司只有推出更具有特色和差异化的产品,才能通过其市场力量获取更高的利润。

2.效率结构假说

相比共谋假说,效率结构假说(ES,Efficiency Structure Hypothesis)主要从效率层面研究绩效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认为市场结构由企业效率决定,公司超额利润和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源于某些公司经营效率提高,而不是企业间的共谋行为。相关学者如Demsetz(1973)[4]、Peltzman(1977)[5]认为高效率企业具有更高水平的管理或技术,故成本更低而利润更高,从而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更大的市场份额,最终导致更高的市场集中度。

效率结构假说强调绩效是市场结构的原因而非结果,企业效率水平决定其绩效水平与市场结构,包括成本效率结构假说(ESC)和规模效率(ESS)假说两种。其中ESC假说认为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寿险公司可通过较低成本获得更高利润,从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由此形成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而ESS假说则认为管理水平和技术不是关键,低成本和高利润都源于某些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

3.效率、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相关研究

国外对保险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检验结果并不一致。Demsetz(1973)和Peltzman(1974)最早将效率与市场结构和绩效联系起来,分析公司成本效率和收入效率和市场结构及绩效之间的关系[6]。Chidambaran(1997)等的实证发现保险市场集中度是由于企业间价格共谋而非效率差异,支持SCP假说[7]。Bajtelsmit和Bouzouita(1998)实证结果发现市场集中度高的州保险公司利润也高,也支持SCP假说[8];Choi和Wesis(2005)发现财险公司的绩效和市场结构关系不符合SCP假说[9];Carroll指出企业效率和市场结构间相关性较弱,不完全支持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

在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主要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市场绩效指标多采用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市场结构变量多为市场份额和CR指数,从具体的结论看我国寿险市场是否支持SCP范式尚未形成定论。陈璐(2006)认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SCP假说,提出要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效率企业数量[10]。赵旭(2003)[11]、黄薇(2005)[12]、刘江峰、王虹(2005)[13]等指出共谋假说与有效结构假说在我国保险业行业并不存在;孙峰(2005)研究认为我国保险市场SCP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都不成立[14];曹乾(2006)研究发现我国保险市场不符合SCP假说,效率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15];胡颖和叶羽钢(2007)认为产险市场符合相对市场力量假说,而传统SCP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均不成立[16];邵全权(2010)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寿险业市场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17]。郑莉莉运用2007-2012年保险公司的数据,对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18]。赵杨、吕文栋认为我国保险公司产品市场适应性差,险种销售极端不均衡,综合赔付率高,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弱[19]。

(二) 研究假设

综上可以发现,寿险行业的市场结构、经营效率和绩效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市场绩效是市场结构和经营效率作用的结果,而市场绩效本身也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进而影响市场结构;同时,经营效率也可能会影响到市场绩效,进而影响到市场份额和市场结构。因此,本文将在Berger模型基础上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可能的关系都进行检验,故结合相关理论建立如下的假设。

1.市场结构与效率对绩效影响的假设

按照传统的SCP理论,市场结构影响企业绩效。我国四大保险公司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且国内不少研究也发现我国寿险业市场集中度很高,属于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故可能符合共谋假说理论中的传统SCP假说或相对市场力量假说。据此,提出如下的假设:

H11a:市场集中度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H11b: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Sheperd(1986)提出了修正的效率结构假说,认为绩效的变化应由效率和市场份额的影响来解释,因为市场份额含有与效率无关的因素,如市场势力或产品差异。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12a:寿险公司纯技术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H12b:寿险公司规模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市场结构和公司效率可能都是公司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按照效率结构理论,这种影响是正向的。据此,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H13:市场结构和企业效率都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2.经营效率与市场结构之间关系的假设

根据效率结构假说,寿险市场的高集中度和部分寿险公司的高绩效均源于公司的高技术效率,因此要支持高效率寿险公司提升市场占有率[20];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可能是由于其高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21]。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21a:寿险公司纯技术效率对市场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1b:寿险公司规模效率对市场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按照共谋假说,寿险公司的超额利润来自于其垄断能力,市场集中度过高会降低企业的效率,故需控制市场集中度。不少研究也发现市场集中度与规模效率多为正相关,而与技术效率则多为负相关[22]。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22a:市场集中度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2b: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二、模型构建

为更全面分析寿险行业市场结构、企业效率和绩效的关系,本文将对产业组织理论的SCP、RMP、ESC和ESS四种理论都进行实证检验。同时,为了更为全面的进行分析,还检验了市场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市场结构和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

(一)市场结构与效率对绩效的单独影响

为研究市场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单独影响,以资产利润率为因变量,以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和控制变量为自变量,建立模型1,如式(1)所示。

RA=β0+β1HHI+β2MS+β3Z+e

(1)

在式(1)中,RA表示绩效指标资产利润率;HHI为市场集中度,MS代表寿险企业的市场份额,Z为控制变量,e为误差,βi为各变量系数。若β1>0且β2=0,则支持传统的SCP假设,即公司市场份额不会显著的影响利润,此时的超额利润是共谋导致的。若β2>0且β1=0支持RMP假设,即影响公司效率主要是自身的市场份额,额外利润来自公司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

为了研究寿险公司效率因素对绩效的单独影响,以寿险公司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自变量,以资产利润率作为因变量,可以建立模型2,如式(2)所示。

RA=β0+β1PTE+β2SE+β3Z+e

(2)

在式(2)中,PTE为纯技术效率,表示寿险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SE为规模效率,表示寿险企业的规模经济程度;其他变量同式(1),不再赘述。若β1>0且β2=0支持ESC假设,即额外利润来自公司的更高效率。如果β2>0且β1=0则支持ESS假设,即纯技术效率无法显著的影响利润,此时利润主要是企业规模因素的结果。

(二)市场结构与效率对绩效的综合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寿险业市场结构、效率与市场绩效之间的综合关系,以Berger和Hanan(1993)[23]的模型为基础,借鉴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调整,以资产利润率作为因变量,以寿险公司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为自变量,并考虑控制变量的影响,构建模型3,如式(3)所示,以检验结构—行为—绩效假说(SCP)、相对市场力量假说(RMP)、成本效率结构假说(ESC)和规模效率结构假说(ESS)是否成立。

RA=β0+β1HHI+β2MS+β3PTE+β4SE+β5Z+e

(3)

在式(3)中相关变量同式(1)和式(2),不再赘述。综上,可将市场结构、企业效率与绩效间关系归纳如下:若β1>0,则表示市场集中度和绩效正相关,传统SCP假说成立;若β2>0,表示绩效和市场份额正相关,RMP假说成立;若β3>0,表示纯技术效率高的寿险企业可实现更低成本和更高收益,ESC假说成立;若β4>0,即使技术和管理水平一样,不同规模效率的寿险企业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绩效水平,更具有规模效率的企业成本更低,利润更高,寿险企业往往由于成本规模经济需要而进行合并,此时ESS假说成立[24]。

(三)经营效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模型

根据效率结构理论,高效率寿险企业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可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从而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导致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故效率和市场结构之间正相关。因此,以市场结构为因变量,以效率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4,如式(4)。

M=α+β1PTE+β2SE+β3Z+e

(4)

在式(4)中M表示市场结构,包括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其他相关变量同式(1)和式(2),不再赘述。

同时,市场结构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市场地位的稳固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如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可能会具有相对偏低的经营效率,而集中和市场份额增长是导致则可能是其低效率的根源;特别是在市场集中度偏高的行业中,可能会导致由于管理水平而引起的运作低效率。因此,以市场结构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5,如式(5)。

TE=β0+β1HHI+β2MS+β3Z+e

(5)

在式(5)中TE表示公司效率,包括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他相关变量同式(1)和式(2),不再赘述。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因变量)

由于寿险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盈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针对寿险公司经营绩效,本文采用资产利润率(RA),即寿险企业的总利润与资产总额的百分比来表示,它反映了资产的获利能力。

2.解释变量(自变量)

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包括市场结构变量和效率变量,分别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及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效率变量:采用三阶段DEA方法计算2002-2011年样本寿险公司公司的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的结果。

3.控制变量

参考相关的研究,本文选择的控制变量包括:寿险公司成立年数、分公司数目、公司所有权类别、年度、资产规模、费用率、赔付率、员工素质。成立时间的长短,按照成立年限到数据统计年限进行计算,考察成立时间长短是否会影响保险业的绩效;分公司数目以统计数据当年的分公司数目为准,是各人寿保险公司一级(省级)分公司数量;所有权类别中,中资公司取1,外资公司(合资)取0;由于数据分年度,为了区分不同年度的影响,故设置了年度虚拟变量,每个年度设计虚拟变量共计10个;资产规模(AS)用当年寿险公司资产总额表示;费用率(ER)是寿险公司全年总的成本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重,反映公司盈利能力;赔付率(LR)是寿险公司根据合同赔付的保险金与保费收入的比重;员工素质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人数占公司全体员工人数的比例。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在样本公司的选取上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样本的代表性,以市场占有率反映寿险公司在寿险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来选择代表性的样本;样本寿险公司资料的可获取性;样本中剔除了数据资料不全和难以获取资料的寿险公司。选取2002-2011年的年度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计算所得。

表1 模型变量列表

(三)研究方法

数据是根据中国保险年鉴(2003-2012年)中各寿险公司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出。在进行回归分析时,由于截面有30个,而时间只有10年,故未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引入年度的虚拟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增加样本观测值的数量,以提高精确度。利用经过三阶段DEA计算得到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值作为效率变量,结合搜集到的其他数据,采用STATA计量软件,逐步引入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寿险公司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变量的具体情况,对所有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从数据可以发现,整体上来说,寿险公司的市场绩效不够好,资产利润率的均值为负值。市场集中度的均值达到25.8%,属于高度垄断的市场;纯技术效率均值达到0.9以上比较高,但是规模效率值只有0.58,比较低。公司成立时间的均值为9,成立时间不长。公司的费用率和赔付率的均值都比较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不高。员工的素质能力均值只有41%,说明员工素质比较低。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

根据数据可以得到我国2002-2011年的市场集中度变化图(图1)。可以发现,虽然整体来说我国寿险市场的集中度在逐年的下降,已经从2002年的近0.4下降到2011年的0.18,但是按照HHI的市场集中度分类标准,仍然处于高集中度阶段,市场竞争面临诸多的障碍,因此构建完善的寿险市场竞争规则依然任务艰巨。

(二)市场结构对寿险公司绩效影响的检验

根据模型1,不考虑效率因素,单独以市场结

构为自变量对绩效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和控制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

从结果来看,方程的F值为7.43,说明方程整体上具有显著性,R2只有0.35,说明方程中考虑的变量并不全面,但这并不影响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市场集中度的系数为0.287,T值为2.76,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寿险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市场份额的系数为-0.463,T值为-2.99,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寿险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市场结构对寿险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市场集中度高时,越容易产生高绩效;但针对单个公司来说,高市场份额反而对公司绩效具有负向的影响,说明此时公司的效率比较低。

从控制变量来看,公司成立时间和资产规模对公司绩效都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公司成立越长,资产规模越大,则公司的绩效越高。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说明这些因素不是影响公司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综上可以发现,市场结构对企业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方向并不确定;故假设11a成立,即传统的SCP假说成立,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保险公司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市场份额对企业绩效水平具有负向的影响,假设11b不成立,即RMP假说不成立,市场份额大的公司未能获得超额利润。

图1 我国寿险公司2002-2011年的市场集中度变化

RACOEF.TP>TCONS-27.434-5.09***0HHI0.2866152.76***0.006MS-0.4625-2.99***0.003TIME0.2671581.94*0.053NUM0.0598460.620.538OWNC-2.03104-1.450.147LNAS2.2084793.85***0ER0.0002761.300.195LR0.0160710.500.619QS-0.03787-1.230.219YEAR控制变量F7.43Prob>F0R-squared0.3517AdjR-squared0.3044

注:***、**、*分别表示系数在0.01、0.05、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下同。

(三)寿险公司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影响的检验

根据模型2,不考虑市场结构因素,单独以寿险公司效率为自变量对绩效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控制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

从结果来看,方程的F值为6.87,说明方程整体上具有显著性,R2只有0.35,说明方程中考虑的变量并不全面,但这并不影响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纯技术效率的系数为-2.283,T值为-0.5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寿险公司绩效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规模效率的系数为6.08,T值为2.71,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则对寿险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公司要提高绩效的关键是规模效率。这也说明,目前纯技术效率的高低在我国还未产生决定的作用,影响公司绩效的主要还是规模要素。

从控制变量来看,公司性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系数为-3.56,T值为-2.62,这说明相比中资寿险公司,外资寿险公司中公司效率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中资寿险公司在经营效率上与外资寿险公司还具有相当的差距;资产规模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向影响。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说明这些因素不是影响公司利润率的主要因素,不再赘述。

据此可以发现,纯技术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故假设12a不成立,即ESC假说不成立,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寿险公司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规模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故假设12b成立,即ESS假说成立,更富有规模效率的寿险公司才能实现较高的利润。

表4 寿险公司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的回归结果

(四)市场结构与效率对绩效的综合影响检验

根据模型3,以总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以市场结构变量和效率变量为自变量,考虑控制变量的影响,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从结果可以发现,方程的F值为7.08,说明方程整体上具有显著性,R2只有0.37,说明方程中考虑的变量并不全面,但这并不影响结果的分析。

从市场结构指标来看,与单独分析的对比可以发现,市场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系数绝对值都比原来稍有减少,市场集中度的系数减少到0.249,市场份额的系数降低到-0.43;同时系数的显著性也有所降低,市场集中度的的T值降低到2.38,市场份额的的T值降低到-2.74。可以发现,市场集中度对公司绩效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市场份额对公司绩效还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故前文进行的假设检验结果仍然成立,即假设11a成立,假设11b不成立。

表5 市场结构与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的回归结果

从寿险公司效率指标来看,纯技术效率值对寿险公司绩效仍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规模效率值对寿险公司绩效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单独分析的对比可以发现,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仍然不显著,系数绝对值都比原来还稍有降低;具体来看,纯技术效率值的系数符号发生了变化,变为0.57,规模效率的系数则降低到5.389;同时系数的显著性也有所降低,纯技术效率的T值下降为0.13,市场份额的的T值下降为2.42,但仍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发现,故前文进行的假设检验结果仍然成立,即假设12a不成立,假设12b成立。

从控制变量来看,与单独分析相比,寿险公司成立时间和资产规模对寿险公司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寿险公司成立时间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资产规模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寿险公司性质不再具有显著性;其他变量都不具有显著性,不再赘述。

综合以上可以发现,市场结构和经营效率对企业绩效水平可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影响的方向可能并不确定,故严格来说,假设13并不成立。

(五)经营效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检验

考虑到寿险公司效率与市场结构之间也可能具有显著的关系,因此本文分别以寿险公司效率和市场结构为因变量,以另一变量为自变量,考虑控制变量进行回归,进行相互关系的检验。

1.寿险公司效率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根据模型4,以衡量市场结构的市场份额为因变量,以效率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的结果如表6所示。计算中,由于每年的所有寿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一个数值,故在进行回归时出现了无结果的情况,故不再分析。从对市场份额的回归结果来看,方程的F值为156,说明方程整体上非常显著,R2达到0.92,说明方程拟合性较好。

表6 寿险公司效率对市场结构的回归结果

结果发现,纯技术效率值的系数为6.575,T值为3.63,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市场份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假设21a成立;可以发现,虽然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寿险公司可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考虑到前文实证结果显示市场份额本身对寿险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无法实现较高的利润,故ESC假说很可能不成立。

规模效率值的系数为-1.593,T值为-1.73,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规模效率对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故假设21b不成立;可以发现,虽然规模效率对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具有负向的影响,但市场份额本身对公司绩效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故规模效率对寿险公司最终还是可能形成对绩效的正向影响,故ESS假说可能成立。

2.市场结构对寿险公司效率的影响

根据模型5,以寿险公司效率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两个变量为因变量,以市场结构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从纯技术效率的回归结果来看,方程的F值为5.46,说明方程整体上具有显著性,R2达到0.28,说明方程拟合性一般,还有因素未考虑,但不影响结果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市场集中度的系数为-0.001,T值为-0.72,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纯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市场份额的系数为0.0078,T值为3.46,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公司纯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控制变量来看,除了赔付率和员工质量外,其他控制变量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公司成立时间、分公司数目对寿险公司纯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资公司比中资公司的效率更高,规模越大的公司纯技术效率越高。

从规模效率的回归结果来看,方程的F值为30.86,说明方程整体上具有显著性,R2达到0.69,说明方程拟合性较好。结果可以发现,市场集中度的系数为0.007,T值为2.34,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寿险公司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市场份额的系数为-0.006,T值为-1.3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寿险公司规模效率不具有显著的影响。从控制变量来看,寿险公司分公司数目和资产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分公司数目对公司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规模越大的公司规模效率越高。

表7 市场结构对寿险公司效率的回归结果

综上可以发现,市场集中度对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只对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一般理论中认为市场结构与效率为负向关系矛盾,故假设22a不成立;但考虑到前文实证结果显示寿险公司规模效率对公司的最终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此处结果显示在我国的寿险市场中传统的SCP假说仍然成立,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可以通过有效的提升公司规模效率,最终提升公司绩效。公司市场份额对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规模效率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故假设22b也不成立;考虑到实证结果显示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对公司绩效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故此处结果显示在我国的寿险市场中RMP假说还是不成立,市场份额虽然可提升纯技术效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可能最终无法有效的提升寿险公司的绩效。

五、实证研究结论

根据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可以将相关的假设检验结果列表,如表8所示。

表8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综合假设检验的结果可以发现,在我国寿险市场,从市场结构角度来看,传统的SCP假说成立,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寿险险公司能获得较高的利润;RMP假说不成立,市场份额大的寿险公司未能获得超额利润。从效率角度来看,ESC假说不成立,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寿险公司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ESS假说成立,更富有规模效率的寿险公司才能实现较高的利润。

可以发现,我国寿险公司获取利润主要依靠的仍然是市场高度集中和公司的规模效率,必须指出,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降低,这种影响必然会逐渐降低。同时,带给寿险公司利润的目前主要还不是公司的技术效率,而是规模效率,即寿险公司主要依靠规模获取利润,这种经营模式随着外资公司的不断进入必然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艰难的处境。因此,我国寿险公司必须重视构建获取高质量绩效的能力,可以从市场结构和经营效率两个方面入手。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降低,依靠不完善市场来获取利润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规则,转变寿险公司的经营预期,推动寿险公司通过更为完善的产品和服务获取利润。同时,寿险公司必须转变依靠垄断和规模获利的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纯技术效率,从经营管理水平、运营水平和成本控制水平等层面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构筑资本的核心竞争力,为高质量的利润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成,于润. 我国保险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SCP假说的实证检验[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63-69.

[2] MASON E S. Price and production policies of large-scale enterpris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39,29: 61-74.

[3] STIGLER G L.A theory of oligopol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4,72:44-61.

[4] DEMSETZ H. Industry structure,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3,16(1): 1-9.

[5] PELTZMAN S.The gain and losses from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7(20):229-263.

[6] DEMSETZ H,WESTONEDS J F.Two systems of belief about monopoly in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J].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74(9):164-184.

[7] CHIDAMBARAN N K,THOMAS A Pugel,ANTHONY Saunder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S. property-liability insurance industry[J].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97(1): 371-382.

[8] BAJTELSMIT Vickie L,BOUZOUITA Raja. 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private passenger automobile insurance[J].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98 (3):503-514.

[9] BYEONGYONG Paul Choi,MARY A Wesi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market structure,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in property-liability insurance [J].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5,72(4): 635-673.

[10] 陈璐. 保险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J]. 经济经纬,2006(6):32-34.

[11] 赵旭. 关于中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2003 (4):118-121.

[12] 黄薇. 我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5):58-61.

[13] 刘江锋,王虹. 我国保险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联性分析[J]. 软科学,2005(5):14-16.

[14] 孙峰. 影响保险企业效率的若干因素[J]. 中国保险,2005(7):8-12.

[15] 曹乾. 保险业结构、效率与绩效间的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5):64-66.

[16] 胡颖,叶羽钢.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研究[J]. 广东保险,2007(4).

[17] 邵全权. 经济结构、制度变迁与中国寿险市场结构形成机制[J]. 财经研究,2010(7):114-122.

[18] 郑莉莉.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科学决策,2014(5):72-82.

[19] 赵杨,吕文栋. 科技保险试点三年来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基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的调查分析 [J]. 科学决策,2011(12):1-24.

[20] 刘兵. 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实证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3):45-49.

[21] 王雪梅. 我国寿险业市场结构、效率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2-26.

[22] 蔡华.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检验[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3):120-128.

[23] BERGER A N,HANNAN T H.Using efficiency measures to distinguish among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of the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n banking[J].Insur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1993(8):93-18.

[24] 陈璐. 保险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6(6):32-34.

[25] 夏大慰. 产业组织学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172-190.

(本文责编:海洋)

猜你喜欢
市场结构绩效相关性
中国互联网产业SCP范式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煤炭采选业分析
浅议公路经营权市场结构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