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预防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的Meta分析

2016-01-20 11:07朱民强顾建锋李永庆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上海200333
山东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全麻

朱民强,顾建锋,李永庆(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上海200333)

地佐辛预防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的Meta分析

朱民强,顾建锋,李永庆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上海200333)

摘要:目的评价地佐辛预防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5年3月发表的关于地佐辛、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在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8篇文献均为中文,研究对象共3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RR =0.36,95% CI为0.26~0.51)、苏醒期恶心呕吐发生例数(RR = 0.5,95% CI为0.60~0.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用于预防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确切,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地佐辛;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meta分析

小儿手术患者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全麻苏醒期躁动不仅会延长全麻苏醒时间,还会引起相关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地佐辛是强效混合性阿片受体激动—拮抗镇痛药,主要通过完全激动к受体而产生镇痛和轻度镇静作用,对μ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故μ受体相关的成瘾性和不良反应较少[1]。由于地佐辛激动δ受体活性的作用极弱,因此患儿不易产生烦躁和焦虑感[2]。近年来,将地佐辛用于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报道较多。本研究对2015年3月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地佐辛预防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3]所选文献的研究设计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地佐辛作为观察组或实验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次要结局指标为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等。排除重复报道、质量较差及数据不完整的文献、观察组或对照组的样本数量<20的文献。

1.2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维普网、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3月。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英文检索词为Dezocine、Children、Emergence agita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中文检索词为地佐辛、小儿、苏醒期躁动、随机对照试验。

1.3资料提取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按设计好的表格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或根据第3位研究人员的意见解决。提取资料包括作者、发表年份、研究设计的信息、纳入研究对象的年龄及性别、干预措施、对照措施、观察指标、结局指标、目标事件及样本总数。

1.4方法学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通过讨论解决分歧。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每条均采用“是”、“否”或“不清楚”判定。

1.5统计学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χ2检验和I2检验方法检验异质性,当结果不存在异质性(P >0.1且I2<4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采用逐个剔除法行敏感性分析,并根据手术的领域行亚组分析。对连续型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值(MD),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所有效应量均计算其95%可信区间(CI)。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2 结果

2.1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4~11],均为中文。患儿手术麻醉均使用七氟醚,

观察组于术毕前15min静滴地佐辛,对照组静滴等量生理盐水。

2.2有效性比较8篇文献对380例患儿明确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例数。各研究间同质性好(P =0.76,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RR = 0.36,95% CI为0.26~0.51,P<0.05(见图1)。提示观察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图1 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比较的Meta分析

2.3苏醒期恶心、呕吐比较6篇文献对300例患儿明确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的例数。各研究间同质性好(P =0.72,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RR = 0.5,95% CI为0.60~0.96,P<0.05(见图2)。表明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图2 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期恶心呕吐发生比较的Meta分析

2.4清醒时间比较4篇文献对180例患儿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各研究间同质性好(P =0.35,I2=9%),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MD = 0.19,95% CI为-0.70~1.08,P = 0.68(见表3)。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3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比较的Meta分析

2.5拔管时间比较5篇文献对200例患儿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拔管时间,各研究间同质性好(P =0.70,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MD =0.36,95% CI为-0.36~1.62,P =0.21(见图4)。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4 观察组与对照组拔管时间比较的Meta分析

2.6偏倚分析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存在选择性及测量性偏倚。

3 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常发生在全麻苏醒后30min

内,具有自限性。其发生原因很多,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3~5岁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小儿术前的焦虑状态与术后躁动相关;手术类型以耳鼻喉科手术最高,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12];七氟醚麻醉麻醉也是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13]。另外,疼痛、缺氧、不良刺激、尿潴留及使用东莨菪碱、氯胺酮、依托咪酯、硫喷妥钠等药物也与苏醒期躁动有关。地佐辛为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为苯吗啡烷类衍生物,对κ受体具有激动作用,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具有激动—拮抗作用,其镇痛效果是哌替啶的5~9倍,与吗啡相当[14,15]。κ受体分布于大脑、脑干和脊髓,激动κ受体产生脊髓镇痛、轻度的镇静和呼吸抑制。与同类药物相比,地佐辛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的特点,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药物依赖性极低[16]。地佐辛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其次为嗜睡、皮肤瘙痒等,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地佐辛0.1mg/kg不延长患儿全麻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两组苏醒期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地佐辛组较对照组的胃肠道反应轻,安全性更高;两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地佐辛0.1mg/kg可有效防止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

综上所述,手术结束前静注地佐辛0.1mg/kg可有效减少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维持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因受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缺陷、样本量少的影响,异质性和发表偏倚均无法避免,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完善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1]师小伟,熊源长,刘佩蓉.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镇痛的疗效[J].上海医学,2012(35): 295-297.

[2]Ong CK,Lirk P,Seymour RA,et al.The efficacy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for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manag ement: ameta-analysis [J].Anesth Analg,2005,100(3): 757-773.

[3]Jhrm.Postanaesthesia excitation[J].Pediatr Anaesth,2002,12(4): 293-295.

[4]何卓文.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复合麻醉术后小儿躁动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4,14(5): 40-42.

[5]卢增停,杨纲华,何绮桃,等.地佐辛对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3(4): 260-262.

[6]李瑞钰,王立勋,何绮桃.地佐辛辅助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3): 12-13.

[7]董静宇,白武民,石翊飒.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术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4,35(10): 924-927.

[8]马熠,陈静.地佐辛复合七氟醚吸人全麻对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1,35(6): 544-545.

[9]高翔,林传涛,陈小琳.地佐辛预防小儿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5): 94-96.

[10]黄芙蓉,聂小舟,邓恢伟.等效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4,8(13): 110-111.

[11]黄芙蓉,邓恢伟,袁陈伟,等.等效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8): 73-74.

[12]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 183-184.

[13]管艳,王贵成.地佐辛对全凭静脉麻醉拔管期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3): 288-289.

[14]于向鸿,黄盛,肖剑鹏.不同剂量地佐辛减轻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3): 251-253.

[15]Strain EC,Preston KL,Liebson IA,et al.Opioid antagonist effects ofdezocine in opioid-dependent humans[J].Clin Pharmacol Ther,1996,60(2): 206-217.

[16]Cohen RI,Edwards WT,Kezer EA,et al.Serial intravenousdoses ofdezocine,morphine and nalbuphine in the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for outpatients[J].Anesth Analg,1993,77(3): 533-539.

收稿日期:( 2015-04-19)

通信作者:李永庆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34-0089-03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R971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34.040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