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新契机

2016-01-22 20:51邓悦梁玮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机遇与挑战新媒体

邓悦 梁玮

摘要:新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具有传统教育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挑战。立足于新媒体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作用,构建出积极向上的高校学习环境,不断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做好网络监督工作。本文对新媒体技术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浅入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如何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45-02

引言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导入到高校教学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新媒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主要路径。同时,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立足于新媒体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的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把握住教育工作的新契机,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其特征

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利用互联网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信息交流的媒体技术,诸如微博、微信等。由于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并与传统的媒体技术相对应,因而也可以称作是“第五媒体”。从广义上来讲,新媒体技术不仅仅是以一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将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看作是终端,融合了图片、视频、声音等为一体的媒体技术。而新媒体技术中的“新”是针对传统媒体广播、报纸、以及期刊杂志所提出的。

事实上,新媒体技术在具备传统媒体优点的同时,还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创新,是一种超越了传统媒体约束的数字化媒体,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即时性,也就是能够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发布最新消息,带有明显的快捷性;第二,海量性,即包含了大量的有效信息,可以供用户自主进行复制、存储;第三,开放性,由于新媒体技术发布信息十分简单方便,有许多新媒体用户公共组成的“开放性”;第四,交互性,新媒体所提供信息的方式非常生动直观,对现阶段的社会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舆论导向不清,集中表现为“交互性”的特征。这些特性都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教育契机。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新媒体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便捷性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推崇,为大学生活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拓宽了教学路径。在当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互联网和手机是较为普遍的新媒体形态。高校思政教育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方法。很长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只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利用讨论会、研究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思政教育。而立足于新媒体的背景之下,由于简单、方便、快捷等优势,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手段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路径。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能够随时随地的发布个性化的文字、视频信息,带有十分浓郁的互动性、即时性。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大大节约了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时间,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从而使得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被开发出来。这种摆脱了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教学方式,满足了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也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有效的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

2.新媒体为学生创造了学习条件。立足于新媒体的背景之下,各种各样的文章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不仅如此,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尊严意识,让学生会有选择的进行信息浏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围绕自我学习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新媒体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新媒体技术自身具备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征,已经发展成为高校学生发泄情感、舒缓自身压力的场所。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负面情绪受到了约束,很难抒发出来。而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泄情感、表达自我的平台。通过这样的路径,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给与大学生心理慰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挑战

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也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导致信息环境表现出很不健康的一面,这是新媒体的不足之处。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虽然是新的机遇,但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第一,

1.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会使高校大学生之间产生信任危机。由于手机、电脑等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能很强,带有十分浓郁的虚拟性。在这样的新媒体背景之下,高校大学生基本都是以匿名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因而经常会使用很多不规范的语言,使得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从而导致学生群体之间发生信任危机,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2.新媒体带有的无屏障性,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众所周知,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观念都是考察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依据。而立足于新媒体背景之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由于信息传递的无障碍使得落后腐朽的文化出现在学生视野当中,这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3.现有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受到了新媒体教学技术的挑战。立足于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来看,实际的社会生活与新媒体构建出来的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仅仅是通过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改革显得相对不足。

三、新媒体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新媒体背景下的教育观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水平,所以说高校思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并牢牢把握住新媒体教学的规律,积极投身于新媒体教学的研究中去。而在进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新媒体技术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断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提高思政教学网质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仅如此,新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惯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进行平等的互动教学。与此同时,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起到十分重要的感染、渗透作用。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不断完善思政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渲染作用。

(二)完善新媒体的监督体系,加强社会、家庭监督

一方面,要提高对新媒体的监督力度。新媒体是向社会传递信息的重要路径,一定要加强对他的监督,保证信息的健康。政府相关的监督部门要提高对新媒体的重视,按照新媒体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各个时期下新媒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高校大学生能够在安全、健康的条件下接触新媒体进行高校思政学习。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评价监督体系。立足于新媒体的背景之下,高校的思政教学成果需要社会做出评价。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来考察高校思政教学的成果。在对高校思政教学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通过这样的方法,将新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高校思政教学中,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政教学课堂的质量。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展现高尚的道德情操

众所周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很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质量。立足于新媒体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师要紧紧跟上科学技术的步伐,积极参与到新媒体教学技术的学习当中,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健康、积极的思政知识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思政教师还需要强化对新媒体中各种信息的了解,搜集有效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做好思政教育的反馈工作。理所当然地,高校思政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了解学生接触到的新媒体知识,发现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点,进行思想上的对话,获得情感共鸣。

(四)借助新媒体技术,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合力

现阶段,手机、电脑、平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十分普遍,想要掩盖事情真相是很难的。所以说,倘若发生了消极事件,学校是很难隐藏的。而高效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事情原委,查明事情的真相,做到实事求是,并将最终的调查结果公布在新媒体中,让学生了解,从而获得高校大学生的理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新媒体技术在时间、空间上对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起到的作用,与高校一起,共同构成了共同参与、全程教育的教育局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可以将传统的校园广播、课堂笔记录制成视屏,上传到互联网中去,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的作用,形成真正的高思政教育合力,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新媒体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住机遇,将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合到一起。通过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以及形成高校思政教育合力等路径,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教学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中信.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机遇与挑战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