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4翻译单项测试的反拨作用调查

2016-01-22 21:06魏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分组学习者考试

魏华

摘要:自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译”的单项测试从句到段,比例从小到大,重要性也就随之递增。本文以2014年12月的CET-4翻译单项成绩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访谈形式,探讨其对翻译课程的学习是否存在影响。调查结果显示CET-4翻译部分的改革对学生的翻译学习产生了正面的反拨作用,但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同学就翻译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差异。

关键词:CET-4翻译;语言测试;反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73-02

纵观28年来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尤其是近两年的题型变化,测试内容已由最开始的“语法为主”改为“阅读为主”,再转变为现在的“听说为主”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提升”,这主要体现在“译”的单项测试上。这样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我国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我国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结果。针对这一非常显性的全国性测试改革,笔者思索是否会对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课程的教学带来影响。因此,本文基于Hughes(1989)的反拨效应模式(PPP模式),以2014年12月的CET-4翻译单项成绩为调查样本,对2013级商务英语专业(11)班和(12)班共106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访谈,分析CET-4翻译单项对学生的翻译学习的反拨作用。

一、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理论模式

反拨作用是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影响。Hughes(1989)的反拨效应模式(PPP模式)指的是“参与者(participants)-过程(process)-结果(product)”。基于这一模式,语言测试将首先影响参与者对其教学和教学任务的理解和态度,而这种理解和态度又反过来影响参与者的学习结果。PPP模式面广力大,包括任何参与教学的人员、行动和结果。之后,Alderson & Wall(1993)主要围绕学生-教师、学习-教学两个角度提出了15个反拨效应假设,奠定了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实证研究

金艳(2000)采用问卷形式在考生和主考教师中收集数据调查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结果显示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产生了正面的反拨作用,很多学生更加注重口语学习,甚至在课外参加各种各样的口语活动。唐耀彩和彭金定(2004)也对300多名大学生做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反拨作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的正反拨作用大于负反拨作用,但在考生与非考生之间、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之间都存在差异。柳英宁和冯雪(2011)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型的改革为角度分析了听力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提出要发挥四级考试的积极反拨作用,并且总结了几点有效的听力课堂教学方法。谭洪进和殷炳兰(2014)就大学英语考试翻译题型调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翻译题型的调整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较强的正反拨作用。可以看出,国内做语言测试方面也比较成熟,尤其是近十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相关的实证研究,这些主要体现在四、六级的整体测试、口语测试、听力测试等方面,但在翻译方面少之又少。在承载文化的翻译单项上,笔者认为更有做研究的价值。金艳(2011)也在语言测试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第33届语言测试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提到,在最后通过专家审核录用的61篇论文报告中没有一篇直接与语言测试中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关,可见,这是一个目前还缺乏关注的语言测试研究方向。

三、CET-4翻译单项测试的反拨作用研究

1.研究问题。大学英语最新四级考试主要体现在对语言能力“译”的要求有所提高。具体来说,原来的单句翻译改成段落翻译,翻译内容涉及历史、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占总分的15%(分值为106.5)。这说明对语言的测试不仅仅停留在“译”的知识技能上,而且是一种汉英文化的延伸。本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学生对翻译改革的态度及其影响,以分析翻译改革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反拨效应。具体的研究问题有三方面:①CET-4翻译部分如何备考?②CET-4翻译对英语学习有什么影响?③CET-4翻译部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同学在学习上存在什么明显差异?

2.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我系2013级商务英语专业(11)班和(12)班共10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在2014年12月份都是首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研究工具。本研究采取了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在学生参加完考试后一周内,笔者发放了一份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翻译部分,就学生在考试前复习方式、对翻译的态度、考试后对翻译的看法、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四个方面调查翻译部分的反拨作用。在2015年3月份,笔者归类了高分组(≧85)和低分组(≦53)同学,并在两个班每组各抽调了5位同学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调查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深度、广度和方式上有何差异。

4.研究结果及讨论。

问题(1):CET-4翻译部分如何备考?

考前复习方式:100%的同学都采用了模拟样卷的形式复习,但只有28%的同学专门针对翻译部分进行了专项练习,54%的同学表示对翻译课的学习更加重视。对翻译的态度:36.5%的同学对翻译特别感兴趣,但所有同学都表明首要目的是想通过四级考试。

问题(2):CET-4翻译对英语学习有什么影响?

考试后对翻译的看法:100%的同学都表示翻译很重要,会增加对翻译的训练。对英语语言的学习:100%的同学表示会继续加强对词汇的学习,46%的同学表示以后会关注文化、政治、经济等多元学习资料,但只有19%的同学表示以后会加强对语法方面的训练。

问题(3):CET-4翻译部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同学在学习上存在什么明显差异?

学习态度方面:高分组的同学对翻译很感兴趣,觉得翻译课挺实用;而低分组的同学只是认为这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没有什么感觉。学习深度和广度方面:高分组的同学谈到平时不仅仅是做翻译真题和模拟题,还会关注一些网站,阅读其中的优秀美文和双语新闻;而低分组的同学则表示很少专门练习。学习方式上面:高分组的同学说,上课认真听讲很有帮助,课后还会积极准备词汇,还会考虑翻译技巧的使用;而低分组的同学则表示语法和词汇上有较大困难,更难以考虑翻译技巧的应用。

四、CET-4翻译单项测试的反拨作用调查启示

从以上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可以看出,CET-4翻译单项测试对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使他们在语法、词汇、阅读、翻译技巧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在考后学习上都有不同角度的侧重点学习。基于以上调查,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CET证书的社会效应。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用人单位的硬性条件之一,甚至还是很多人事单位的人才聘用条件之一。其社会效应之大早已深入人心,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都希望在毕业前夕拿到大学英语等级证书。这也并非坏事,至少促进了英语语言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但笔者思考的是这样会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很多学习者只是为通过四级而学习英语,通过了就不再认真学习英语。另外,大学英语四级等级考试主要考察学习者的听、读、写、译的能力,大部分学习者并未参加口语的测试,因此用人单位不能仅看此证书来衡量英语语言能力。

2.CET考试的课堂效应。在学校里,师生几乎也都会以CET考试的通过率来判断某个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某个班级的学习效果。这样可能会使得部分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做题并讲解,虽然表面上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但这无异于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违背了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文化内涵及交际理念。辜向东(2007)以反拨效应的性质为切入点,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展研究调查。考试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但在负面影响中,就有提到课堂上教师使用测试模拟试题导致教材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卞鲁霞(2011)提出了赞同将反拨效应作为衡量语言测试工作最重要的指标,却不赞成将其纳入考试效度。理由是用效度概括反拨效应易使问题简单化,误导考试使用者,以为考试对教学能起决定性作用,而实际情况是测试只是影响教学诸多因素之一,这点已被研究所证实。

3.CET-4翻译单项的后效应。就CET-4翻译单项来看,这部分对学习者今后的语言学习有着明显的后效应。不论是高分者还是低分者,CET-4翻译单项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学习。这主要表现在语言不仅仅是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的简单叠加,更应该是对文化背景知识、不同语境的灵活处理、政治经济等多元领域、母语等各方面的深度理解。笔者希望更多学习者通过对CET-4翻译单项测试的反思,积极对待语言翻译的魅力,不仅仅是测试内的汉译英,还包括测试外的英译汉,突破“译”的技能,真正实现“译”的语言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亓鲁霞.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

[2]辜向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外语界,2000,(4).

[4]柳英宁,冯雪.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5]谭洪进,殷炳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调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

[6]唐耀彩,彭金定.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J].外语界,2004,(1).

猜你喜欢
分组学习者考试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