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儿园运用档案袋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6-01-22 04:17段晓璇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幼儿

段晓璇

摘要: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方法,在当前幼儿园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盲目跟风,盲目收集、选择幼儿作品,幼儿参与程度不够,加重教师的负担,评价往往流于形式。为提高档案袋评价的使用效率,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实施建议: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档案袋评价法;慎重选择幼儿作品;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发挥其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新教师观念,多种方式提高档案袋评价法运用的效率。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教师;幼儿;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96-02

档案袋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评价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评价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计划,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收集幼儿作品,展示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进步的历程,以有效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诸方面协调发展的评价方式。因其符合“强调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发展而评价”的现代教育评价观,[1]一经引入,便在我国各地的幼儿园里刮起一股热潮。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档案袋评价在我国的幼儿园中是否同样能发挥它的优势和功能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它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改进和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1.盲目跟风,档案袋评价成为“时髦”的代名词。随着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加入到改革的潮流中。作为一种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也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并运用。然而,调查中发现,不少的幼儿园在根本不了解档案袋及档案袋评价的内涵、发展历史、操作步骤等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赶时髦,使得档案袋评价流于形式,沦为评价改革的点缀。这在其创建目的不明确、评价内容不全面、更新时间不及时等方面可见一斑。

2.盲目收集、选择幼儿作品,档案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未得显见。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教师和课程的发展”。[2]为此,教师应当树立发展本位的评价观,视幼儿为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幼儿可能的进步与成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然而,调查中发现,教师在选择幼儿作品时,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多是所有作品的汇总袋;多是某个主题活动的成果作品,且绝大多数是美工方面的作品;多是幼儿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没能反映幼儿的一步步成长和进步,教师也不能据此提出进一步的教学目标。由此,档案袋评价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无法为教师完善课程、适应儿童发展需要提供有益的信息与线索,”[3]“评价事实上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4]档案袋评价“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功能未得以实现。

3.幼儿参与程度不够,档案袋评价的自我评判和反思功能未得以发挥。“幼儿应是评价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测试接受者。”[5]受传统的教师为评价主体的一元化评价模式的影响,幼儿园档案袋的设计、制作,内容、材料的收集、编排、评价等工作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幼儿缺乏选择权和决定权,如果说幼儿参与了其中,也只是贡献了自己的作品。对于档案袋评价要求教师经常与幼儿一起对袋中作品进行回顾与反省,与幼儿交流评价意见这一点更无从谈及,档案袋评价的自我评判和反思功能未得以发挥。

4.加重教师的负担,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受教师主体的一元化评价方式的影响,加之当前不少教师对于档案袋评价的性质、目的、操作步骤等信息了解不够全面,不很彻底,使得档案袋评价工作“难上加难”,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原本已经很忙碌的教师易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档案袋的设计、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更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大打折扣,要么收集内容混杂、要么过于单一,要么对幼儿作品缺乏必要的说明,要么为完成任务而“弄虚作假”,这些都会大大影响评价的效果,使得评价往往流于形式。

二、实施建议

1.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档案袋评价法。“任何改革都要以观念的变革为先导”。[6]在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特别是幼儿园主管领导都要转换思想,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方式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之间互动建构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发展性评价观。”[7]必须明确,改革不是一场“秀”,不能为了面子而牺牲教师和幼儿。同时,积极认真研究档案袋评价的产生背景、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步骤等,以避免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

2.慎重选择幼儿作品。“档案袋不只是装满各种材料的容器,它应该是对幼儿作品及相关证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收集”[8]因此,档案袋里应该放些什么不是教师随意决定的,而是根据档案袋的用途和幼儿的不同发展目标来选择和收集的。可以说,凡是能够反映幼儿一段时间内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等发展方面的信息都可以是评价的内容。比如为某一活动所做的准备(照片、图片、实物、文字材料等),在同一主题活动中独立完成某一任务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这一任务的前后对比,以及在活动结束后的成果展示型作品(绘画等)。一般来说,在选择档案袋评价的内容时,应综合考虑这三部分的作品,才能比较全面地呈现幼儿发展的完整过程,最大程度的体现档案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3.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发挥其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档案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里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幼儿。在建立档案袋时,由幼儿独立决定把哪些材料放进去,让幼儿认识到记录袋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定期查阅档案袋,对自己以前和现在的材料进行比较,体验成长变化的快乐,为幼儿进行自我反思提供条件。了解档案袋评价的标准甚至参与标准的制定,以帮助幼儿有效的进行自我评价。定期开展以幼儿为主导的档案袋展览活动,让幼儿自己决定选择哪些作品用于展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幼儿更认真的选择和反思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进步与同伴分享,更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4.更新教师观念,多种方式提高档案袋评价法运用的效率。①摒弃旧的评价观念,树立新的评价观念,旧的评价观念强调教师为主体,侧重幼儿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作为评价过程中的观察者、记录者、支持者与引导者,教师是决定档案袋评价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摒弃旧的评价观念,树立新的评价观念。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要弱化旧的评价观念的甄别、评比和判断功能,更多关注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其次,要树立多元评价的观念。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让幼儿、家长都参与进来;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包括身体、动作、语言、认知、社会交往、情感态度等多个领域;评价的方式多元化,倡导教师评价与幼儿自评、幼儿互评相结合。②加强教师对于档案袋评价的培训与指导,当前不少教师对档案袋评价的认识还处在“雾里看花”、“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致使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加强培训与指导,力避操作误区是提高档案袋评价工作效率的前提。教育主管部门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帮助教师澄清认识,明确档案袋的创建目的、收集内容、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还可以经常开展一些研讨活动,及时改进不足。比如:开展专业人士与一线教师的互动研讨活动,给教师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实践出真知”,作为教师个人,有必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改进,把握档案袋的操作要领。③完善幼儿园的奖励及考核机制,作为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外因,幼儿园也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档案袋评价法的高效运用。比如,对在档案袋评价中有显著成效或创新举措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教师的工作予以肯定与鼓励。另外,还可将评价工作纳入考核系统,督促教师完成档案评价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姚伟,张婷,谭梅.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发展性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姚伟,崔迪.当前幼儿园档案袋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4]冯晓霞.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3,(9).

[5]龚欣.运用档案袋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6,(2).

[6]刘佛年.十年来教育观念的变革[J].教育研究,1988,(11).

[7]柏灵.档案袋评价方法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导刊,2006,(11):21.

[8]赵德成,徐芬.成长记录袋在幼儿评价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2,(5).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