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6-01-22 05:09裴辉儒张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裴辉儒 张颖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和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培养研究生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主要概括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指出了研究生目前创新能力遇到的阻力以及如何避免相关问题的继续恶化。

关键字:研究生;创新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04-02

一、什么是创新能力

什么是创新能力?目前学界对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著名心理学家Guilford(1950)认为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是个体创造性,而思维的发散是核心内容。美国学者Martindale(1999)认为创新能力的观念是针对特定情境的,具有新颖与适宜的双层特征。Boden(1999)也表示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观念就是创新,所对应的成果就是创新能力。Lubart(1999)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创新能力具有新颖等特征。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看法也持有不同的观点。黄希庭(1991)认为创造活动是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独特产物的一种活动。彭聃龄(1988)认为创新能力是提供前所未有的、新颖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一种活动。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看法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创新能力,即创新力,它是基于自身已有知识而提出或产生的具有新颖性、适用性的一种能力,是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体,它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通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创新能力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新颖性和适用性。而对于现在的研究生而言,创新能力指研究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产生新颖且适宜的学术观点或者学术成果的能力。也就是说,研究生创新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每学期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观点。

二、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近十年,我国的研究生处于扩招期间,从2009年开始,我国研究生种类增加了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一直在持续大幅度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高达百万人,已经属于全球研究生大国。数量多不代表着质量高,那么现在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数量提高的过程中同时保持研究生总的质量水平。培养研究生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因此,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1.生源选拔体制存在着制度缺陷。创新能力的高低多多少少有赖于每个人的天生资质。目前各大高校研究生的选拔均为自主招生,虽然这种选拔方式具有灵活性高、弹性大等优点,但是这种应试考试制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本科学习的基本功不扎实,拉低了研究生整体的创新水平。另外,死板的应试制度,阻挡了许多有学术研究天分的人进一步的再教育,这也是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

2.研究生个性发展空间不够。在传统意义上,我国的教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每个人个性的张扬,压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生受到传统思想的压制,创新能力的开拓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研究生个性发展空间的不足也从侧面导致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足。正如王伟(2004)研究的那样,通过对比我国与先进国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情况,我国研究生知识面过于狭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都不够强烈。

3.培养模式欠佳。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多数美国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非常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这要建立在一个广泛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基础上的,必须具备扎实的本科基本功,研究生与本科生最根本区别就是两个时段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本科侧重于知识的灌输,研究生期间更看重于学生自己的科研能力,而科研成果的产生是基于理论知识的。正是由于美国与我国的这种教学思想的不同,教育模式也有所不同。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一般需要再次进行考验,查找学生的弱项,再针对性的对其提供一段缓冲期,若最终的成绩还是不合格,那就会丧失这次入学的机会,这就是美国的“上学容易毕业难”的思想。与美国恰好相反,我国是毕业容易入学难,这促使了学生入学之后惰性的产生。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出现了问题。

4.研究生培养经费力度不足。据统计,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经费与扩招人数之间增长幅度不一致,人数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这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研究生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经费的不足,导致高校的图书设施、上网条件以及教育质量无法上升,限制了研究生科学创新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研究生的生活补助偏低,影响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大学中存在很严重的兼职问题,兼职并不是不好,但是有些学生本末倒置,因为兼职影响了自己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教育培养经费的不足,这也间接的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5.学术氛围不够浓厚。一个学校的学术氛围,一般可以用学术报告来衡量。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科研成果都是建立在文献的阅读以及学术前沿思想的激发上的,那么每所高校的学术氛围是否浓厚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学术交流会上的争论,可以为研究生提供不同的思路,开阔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展现。但目前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这方面表现的还是比较弱,对学术氛围的培养不重视,缺乏交流沟通渠道,阻碍前沿信息的传播,而图书等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最终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活。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

1.改革招生制度。要想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得从根源出发。而最本质的原因是招生制度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每个学生自身出发,舍弃“一锤子买卖”的招生制度。研究生的录取应该不仅依赖于研究生入学考试,更应该注重于考生在本科期间的整体科研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采取一种灵活的录取方式,对那些具有科研能力的考生,应该放低招生门槛。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条件下,借鉴国外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成功经验,将重心转移到创新能力发展这方面,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性人才,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招生制度。

2.鼓励研究生的个性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在培养硕士研究生时,课题以及研究生自己的研究方向应主要依据自己的长处以及自己的偏好,而不是为选某个导师而去研究某个方向,这样不利于研究生自己的创新发展。至于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也应该灵活,而不是死板的去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研究生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应该注重每个人的个性培养,激发每个人的个性,从而创造新的成果。

3.构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构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时,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克服我国培养模式的不足。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具有重大意义。扎实的基础知识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对不同层次人才的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激发作用。所以说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基础课程的教学息息相关,设置完善的基础课程,为每个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全球的教育课程是相通的,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应该设立一些国际课程,这为每个人开拓思想提供了基础。另外,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可以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应该在培养方案中加入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很好的将理论融入实践中。

4.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要想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首先需要从经费来源入手,增加教育经费来源,不仅可以依赖于国家的投入,学校也可以向自己的杰出毕业校友寻求帮助。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等积极的投资教育事业;其次,政府也应该继续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人,鼓励各大高校积极创新,培养更多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做贡献的杰出人才;最后,完善助学金制度,这也间接的为研究生提供生活补助,鼓励研究生专心做科研,而不是一味的以挣钱为目的。

5.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要想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周围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的内心存在惰性。第一,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那些勇于创新的人,这样有利于激励有创新想法的人;第二,学校定期举办大型学术讲座以及学术交流会,让大家在会议上说出自己最近对某些热点话题的看法,大家交流想法;第三,资料的及时完善,图书馆的图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优劣,及时更新图书,为学生提供好的资料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提高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

四、小结

通过以上的研究,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受到的阻碍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生源选拔上的基本问题,教育过程中的培养方案问题,研究生个人自身因素问题,还包括教育经费的多少以及外界学术氛围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足够的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对症下药,采取积极的措施克服困难,比如,努力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应试制度的改革,灵活的培养方案,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给研究生提供一定的个性发展空间等,那么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必会有较大的改善,从而为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2]陈汉英,林芸.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

[4]安东平.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衰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