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慕课”对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2016-01-22 16:39卢迪杨慧兰施和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慕课影响

卢迪 杨慧兰 施和平

摘要:作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型在线课程模式,“慕课”毫无疑问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学生的视角,从当今社会大学生学习现状入手,探究大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原因。从传统大学学习反观“慕课”学习,从而得出“慕课”对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关键词:“慕课”;大学生学习兴趣;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47-02

一、背景

从当今社会现实来看,大学生学习状况普遍不容乐观,全国各高校各学科均出现大量上课玩手机、发呆、睡觉等不良现象。这情况对大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屈从于各方面的压力,很少完全依照自我的意愿进行考虑。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分数问题被调剂,还有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存在对专业的片面理解与误解,使得学习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一定的厌学情绪。究其原因,是源于大学生对学习兴趣的缺乏或没有兴趣。因而,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对其进行钻研,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它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的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由于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不可估量。

二、个人“慕课”体验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译。Massive即大规模,全球范围内的高校都可以加入,通过网上视频的方式,向全球学习者分享知识与见解,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都可以学习这些顶级大学的课程。你的同学来自于世界各地各行业,他们可能是少年天才,也可能是行业领袖。除了交流学习心得,你有时还必须和他们合作完成作业;Open即开放,“慕课”向全球的学习者与知识分享者开放;Online Courses即学习课程的平台均在网上,一个有网络的环境,一台电脑即可搭载起学习的桥梁。

笔者在2014年注册了几门Coursera“慕课”课程,并顺利完成了台湾大学《史记》课程。通过对“慕课”的亲身体验,总结了其主要的优点:

1.课程结构合理。史记的课程在开课前一个月就会被推上平台,允许学员们注册学习。每个课程都设置了明确的学习长度和学习限制,要求每个课程都要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学习者如果在正式开课的时间段内注册学习,则有机会获得课程颁发的结业证书。如果错过了开课的时间,仍然可以学习网站上留下的全部课程内容,但学习进度就得全靠自己掌握,并且也没有获得证书的机会。由于搭载在“慕课”平台上,《史记》课程的考察方式也得以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并不拘泥于期末考试。《史记》课程共有三次期末作业,只要学员的一次作业达到规定要求与分数,即可获得证书。这种方式使学员心里以往对于历史学习的恐惧感大大减弱,达到了很好的学习目的。

2.充满人性化理念的视频教学。不同的教授和不同的学校会使用不同的视频来创造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我试学的课程中,教师会用普通视频来传授学生知识,在涉及关键内容的时候,教师会通过PPT形式传授学生知识。出于对学生的考虑,并为了让学习者在课程中由始至终地全神贯注。Coursera的教学设计者编排的视频都很短,一般在7~15分钟。这样设置的教学视频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学设计者还会随机放入一些小测试。小测试很有效地帮助我及时回顾学习的重点并且帮助我认识到了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做的部分通常限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很少有老师可以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当堂的测验并能保证每个学生都领会本节课程的重点。但是出于人性化的设计,“慕课”就恰巧可以满足这一点并很好地反馈当堂课程效果。在Coursera的网上调查中显示,不同的学生喜欢参与课程的方式是不同的,很多学生都愿意参与课程讲座和在线听课,但是很少有学生参与课堂测验和课后作业环节。还有一些学生参与了每次课后的讨论,但他们也没有完成作业。这样会导致他们无法获得证书。

3.独具匠心的评议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认为练习和作业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除了考试之外只能通过练习的途径巩固知识。在课程中涉及到的练习题都是责任教师精心设计的。常用的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但由于学生人数与责任教师数量上极大的不对等,再加上设备等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无法做到为每一个学生打分,于是Coursera采用了一种很有效率的测评方式——同学互评,即同学相互批阅作业并彼此给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史记》课程由于是以论文作为考评方式,因而其评价标准就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几个标准,标准分布在几个考评项目之内,几项相加所得到的分数再经过折合,即可知道自己所得最终分数。如果成绩大于全部分数的60%,则可以获得由授课教师亲笔签名的证书。运用同学互评的形式可以大大缩小同学间学习水平上的差距,同时在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中,学生如何评价他人的作品对于老师来说是很好的反馈。老师一方面通过收集这些反馈信息用来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一方面也可以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例如,在台湾大学的《红楼梦》课程中,授课教师就随机抽取了几位同学的作业,亲自为其修改批复。

4.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学员可以随时提问。如果教辅人员不能及时在线回答,同学也会热心地来帮助回答这些问题。Coursera的学员们也可以使用网上的虚拟教室来进行交流,手段包括运用谷歌环聊(Google Hangout)或者在约课网站上约见面(Meet up)。相比之下谷歌环聊这类的社交媒体流更不受时、空间的限制,无论你在哪里,书房、卧室甚至是在公园里,同学们就像日常课堂交流一样,既可以兼顾学术问题的深度又可以保持真正课堂讨论的形式和方式。同样地,我也曾尝试在果壳网MOOC学院发起过类似讨论,得到了积极热烈的响应,这刚好可以体现出Coursera的优点——不必考虑所在地的问题。几千人同时上课,学生来自全球各地,来自相同城市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一。它从侧面证实了Coursera的广泛意义,这个学习平台为想在一起学习的人提供了空间上的便利,而且最低地实现了学习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模式。

三、“慕课”对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选择“慕课”,“慕课”对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影响也表现的愈加显著,令人欣喜的是,更多的国内高校也相继加入,国内正缓缓掀起一场“慕课”风潮。

经果壳网在线调查显示,国内的“慕课”学习者主要以大学生群体为主①。传统的大学学习虽然与中学学习千差万别,但最终逃不开“被”字。其表现在课程时间、课程设置形式、课程授课模式以及考评方式将学习限制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中,长此以往,学生极易产生倦怠感。而新兴的“慕课”为大学学习吹进一股新风,低准入门槛、简洁易上手的操作流程、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可随处携带观看的讲课视频、可直抒胸臆的讨论区、充满新意的考评方式……这一切都为学习者带来从未有过的体验,在这样兴趣的带领下,学习者很容易趋向这种学习方式并且融入其中。

当然,“慕课”为大学生带来的兴趣并非没有弊病,“硬币有其两面”。学习“慕课”需要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在“慕课”这种广泛应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每个人的学习动机都是不同的。我的专业是行政管理,读《史记》、学《史记》恰好是对专业课程的一种相互补充。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得到更加明智的管理、用人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可以站在专业角度看管理,亦可以跳出圈子,在圈子之外评价管理是否得当。然而,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者并非从这点出发,而是仅仅对“慕课”有好奇心。保持好奇驱使他们注册课程,了解课程,但并不足以驱使他们完成课程。因而,“慕课”的“高注册率,低完成率”广为人诟病。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学习途径,“慕课”对教学的影响和创新绝对不可小觑。尤其是它与当下的移动学习思维理念不谋而合,移动学习的概念就是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学习。而“慕课”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对于传统移动学习在规模和人数上都做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对在线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组织的设计,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改善,以及学习者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都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而“慕课”教学过程中随时存在的互动方式与互联网的交互性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教学相长。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尚且方兴未艾,与其过早地怀疑其教学效果,质疑“慕课”是否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适合这种教育形式,以及讨论其对于传统大学教育的冲击,不如好好利用这个高科技创造的优良学习机会,让它在发展中更好的服务于大众,使我们足不出户,获取全球最好的学习资源。

注释:

①http://mooc.guokr.com/果壳网MOOC学院

参考文献:

[1]林莉君.“慕课”来袭,能否撬动我国高等教育变革[N].科技日报,2013-10-05.

[2]石剑峰.“慕课”能倒逼大学传统教育改革?[N].东方早报,2014-02-28.

[3]姬十三.MOOC如何改变学习[N].文汇报,2014-01-20.

[4]陈向东,曹安琪.为什么没有坚持——一个MOOC学习个案的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2).

猜你喜欢
慕课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