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2016-01-22 20:09崔红卫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崔红卫

摘要:大学英语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积极的改观,然而也衍生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按照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指出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生态位及生态因子之间失衡、失谐现象,并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原理、生态系统的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生态系统的育人原则这些方面分析失衡失谐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索如何通过调整或拓宽师生生态位,协调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多维互动课堂环境,创建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等来优化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推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71-03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科学,它越来越被人们应用于其他各个领域,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便是其中之一。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中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及其隐藏在教育背后的各种原因,探索教育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实现最佳教育生态结构的途径和方法,预示教育系统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大学英语教学的成果可圈可点,然而当我们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我们确实发现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出现失衡、失谐现象,并衍生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课堂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基于此,本文拟从生态学的视角,按照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阐述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位及生态因子之间的失衡现象,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失衡、失谐现象

从生态学视角看,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微观课堂生态系统,它包含各种生态因子(如教师、学生及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等)之间的动态组合和互动,生态化的课堂教学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各因子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建立和谐的课堂因子生态系统,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然而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各因子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失谐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主宰”生态位和学生“主体”生态位失谐。生态位理论认为,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或物种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生态位,即一定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并且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课堂微观生态系统里,作为这个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态因子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空间和功能上应找准各自的“主宰”和“主体”生态位,各司其职,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交流和交互通畅、关系和谐的师生共生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学生态位失谐现象,有的教师为了降低改革带来的各种生态风险,提高学生测评的分值,不断迎合学生,迁就学生,放弃对新教学法的尝试,沿袭传统的“一言堂”、“单干户”教风;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放任自流,禁不住网络的诱惑,把本该投入学习的时间消耗在玩网络游戏和欣赏娱乐节目上,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出现课堂教与学“两张皮”现象,失去师生本该有的课堂“主宰”和“主体”生态位的平衡。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与师生信息素养失衡。现代教育技术是课堂微观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之一,它拓展了课堂,从传统的教室走向空中课堂,从实体课程走向网络虚拟课程;它丰富了教学资源,从单一的纸质教材走向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立体教材;它承载了大学英语教学从辅助到引领功能,然而师生对新的教育技术出现“高原反应”,面对浩瀚的信息,教师忽略对信息的筛选,学生很难从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因此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满堂“人灌”到PPT“电灌”或“电脑灌”的现象屡见不鲜,最后导致教师“头晕脑旋”,学生“消化不良”。

再次,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失衡。在微观课堂生态系统里,教学内容应该以教材因子为媒介,在教与学活动所赋予的能量的推动下,师生共同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很好的开拓和延伸,仍然把它作为唯一的知识来源,紧抱书本不放,把书本上的知识当作所有教学内容,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降,无法从课外广阔的空间里有效自如地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各种能力,出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脱节现象。

最后,师生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失衡。上海外国语大学刘长江博士认为在微观课堂生态中,“教师是生态系统里的生产者,将来自外部世界和自我经历的信息(知识)消化转换,以学生能够吸收的方式通过课堂环境传授给学生,学生消化分解这些信息(知识),再通过课堂环境给老师一定的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内容进行改进,以更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种“传授—消化—反馈—新的传授”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优化的微型课堂生态系统,教师从不断地“传授”与“反馈”过程中提升自己,学生不断地从“消化、分解”中获取新知识的营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在不断打破原有的平衡创建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实现的,这一过程要求师生共同付出一定的艰辛和努力,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他们缺乏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部分教师宁愿做“啃老族”,不愿汲取新知识,部分学生我行我素,没有给老师反馈,教学目标形同虚设,从而降低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失衡、失谐原因分析

从生态学的视角,英语课堂教学失衡、失谐主要归因于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得不到良好的发展,难以发挥它们的功能,或是各因子之间相互不协调,信息流通不畅造成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对课堂教学失衡的诠释。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三大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之一,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如蜜蜂的“圆圈舞”以及鸟类的“求偶炫耀”,同一种生物传递不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含义。同样,课堂教学是一张多元信息交流网,它是以教材为依托,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传递信息,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材是信息传递的载体,现代教学技术是信息传递的手段,教师、学生是信息传递的主体,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通道畅通,且信息传递到位,才能发挥信息强大的传递功能,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呈“漠然”状态,师生生态位失谐,教与学出现“两张皮”现象,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通道堵塞或是师生之间信息不匹配,不能读懂对方所致。

2.生态系统的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对课堂失衡的诠释。任何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是有限度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即符合耐度定律,“过”和“不及”都是有害的,处于两者之间就是最适度。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然而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却违反了这一原则,一方面教师教育技术滥用,教学信息泛滥,在课堂上充当电影“放映员”的角色,超出学生能接受的“上限”,另一方面,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且书本知识很多都是陈旧的),没有课外延伸,断绝了课堂生态的“活水”源头,超出了学生最新需求的“下限”,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局外人”。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原理对课堂教学失衡的诠释。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食物营养为纽带所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是构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主要途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原理同样适用于复杂的课堂教学生态链,只不过这个“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教师和学生以“知识营养”为纽带形成的教学生态链或教学生态网,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生产者,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是消费者、分解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通过教材媒介构成单向教学生态链,因此学生出现“知识营养”缺乏也就不足为奇,因为“食物”来源太单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学生的知识渠道从教师延伸到了网络、多媒体,知识营养汲取渠道更加广阔,然而教师信息素养不高,教学因循守旧,学生知识营养吸收不良,由此产生的教师“所教”与学生“所需”的失衡,同样导致教学生态链的脱节或缺失。

4.生态系统的育人原则对课堂教学失衡的诠释。生态育人有三层含义,“一是生态主体的共同成长;二是生态主体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育人方式更加生态和科学”。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核心因子,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生态育人是最理想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态育人首先要求师生之间要协同发展,互相促进,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从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出发,秉持生态观念,考量各个教学环节,然而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是:作为生态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缺乏共同成长的理念,教师“啃老”,学生缺乏“反馈”,教与学处于分离状态,教学目标变得随心所欲;在课堂上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很少关注学生其他需求,更不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只知道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知道如何运用适度,在育人方式上表现为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学环节之间缺乏连贯性,凡此种种,不是生态课堂所追求的,现代生态课堂的主要形态是建构式和共建式的。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信息化时代的英语教学改革,课堂生态系统的不和谐因子严重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以拓宽教师生态位为先导,优化教师内部结构;调整学生生态位,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构建多维课堂互动环境,创建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带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彻底革命,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拓展教师生态位,优化教师内部结构。教师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里的“主宰”生态因子,其生态位的拓展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的关键,拓展教师生态位,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成为学习型教师,不断丰富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埃德加?福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强调:终身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工作,人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引领作用。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教师要学会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不要做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搬运工”,要严把教学信息“上限”与“下限”关,把信息化教学从简单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内涵发展模式转换,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并逐步渗透内化为外语教育技术,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提升教师职业发展水平。“反”就是回顾过去,“思”就是思考未来,教师通过反思学生、教材、教学内容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等其他教学因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展示自身独特的课堂教学魅力,使课堂成为“完善自我的试验田,成就自我的大舞台”。

2.调整学生生态位,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学生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里的主要生态因子之一,他们的“在场”与“缺位”事关课堂生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随着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推进,其他课堂因子的生态位出现了变化,教师授课的时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延伸到课外,授课的方式不只是以教科书为媒介,还有多媒体、网络平台等;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还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者,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学习任务的合作者等多种角色。为此要求学生也相应地调整系统生态位,从知识的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课堂的被监督者变成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者,从课堂活动的配角变成课堂活动的主角,从某种程度上他们还要承担知识的分解者和生产者的角色,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不一定要向老师请教,可以去搜搜网页,问问百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同时教师也是学生培养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要从学生中获取养料,拓展自身职业发展空间,当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时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从而构成生态课堂的良性循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3.构建多维互动课堂环境,创建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生态课程教学观认为,课堂交互应该是多维的,交互的时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交互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交互的方式是教师生态群体与学生生态群体、教师生态个体与学生生态群体、教师生态个体之间、学生生态个体之间、学生生态个体与教师生态群体之间以及教师与环境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其中师生群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最为重要,这些交互关系越顺利,课堂教学越成功。要构建这些多维互动课堂,有必要创建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如“教学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社区共同体”等),“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中,教师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与他人相互切磋,互通有无,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真正体味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又有各得其位的妙处。

综上所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犹似一张布满各种因子的生态系统网,某一个因子在系统中的异常灵动,必然会影响系统中的其他因子,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最短板的高度决定了木桶的高度,发展不好的因子会影响并降低其他因子的发展高度,超常发展的因子一方面会带动其他因子,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其他因子的制约,从而降低该因子本该有的发展高度。在微观课堂生态系统里,各因子之间的共生程度决定课堂教学可以达到的发展高度,只有各因子之间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使课堂教学发展高度达到最大化。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各种因子失衡现象的根源挖掘,发现无论是生态系统信息功能、营养功能还是生态系统的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出现的问题,都表明该生态系统的某些因子发展不好,或生态因子之间没有有机地结合,没有形成动态的良性互动,才出现大学英语课堂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症下药,让所有因子都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获得持续的发展与提升,然后再次作用于课堂,反哺于课堂的学习活动,形成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良好状态,优化各教学生态因子,畅通各生态因子的联系渠道,这正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持续发展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4)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