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PICC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2016-01-23 08:47李永清
关键词:浅析体位困难

李永清

(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湖北 十堰 442500)

浅析PICC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李永清

(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湖北 十堰 442500)

目的 探讨PICC送管困难时的护理技巧。方法 浅析临床中常见送管困难的原因,通过综合分析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不同的人群送管困难发生率有明显差异,使用不同的预防对策,置管成功率大大提高。结论 通过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操作,选择合适的血管,取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置管有效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PICC;送管困难;解决对策

PICC,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经颈外静脉、肘正中静脉以及贵要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在下腔静脉或者上腔静脉的导管[1],PICC不仅能够为静脉缺乏通路、中期或者长期输液者以及肿瘤化疗患者提供良好的通路,为重症患者的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还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其“一针治疗”的效果获得了患者的普遍认可和医务人员的青睐。但是,PICC置管路径相对较长,在送管过程中可能发生困难现象,导致送管困难的因素主要包括导管、患者血管以及体位等,亟待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文所示。

1 相关表现

穿刺时回血良好,送管≥10 cm~15 cm时开始出现送管有阻力,送入导管时有穿夹缝的感觉[2],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紧张,会对医务人员说胸闷、置管侧肢体疼痛等不适应现象,导致出现该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导管送入过程中刺激迷走神经,此时禁止强行拔管。

2 送管困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2.1 情绪紧张(尤其是老年患者)因素

(1)在对患者进行置管之前,需要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让患者清楚、全面地了解PICC的各注意事项。此外,在治疗之前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鼓励或者安抚。

(2)为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需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将操作间的湿度控制在55%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还可以播放轻音乐,这样能够使患者精神放松。同时,还应该向患者介绍医疗器械的先进性和成功的案例,这样能够用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3)语言性暗示,例如:穿刺血管能见度好、弹性好、血管粗直,成功率高,对患者来说起到一种正性暗示效果。

2.2 体位不当因素

(1)体位安置:让患者取平卧位或头高位,并把置管侧肢体向外舒展,和患者的身体呈直角,当导管送入15 cm后,为了防止出现导管误入导致的导管异位问题,在助手的协助下将患者的头部向置管侧偏移然后再低头,使患者的下颚骨紧贴着外静脉和锁骨压迫颈内。

(2)根据患者血管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体位:由于静脉瓣多、分支较多,很容易导致出现送管困难的现象,在送管时尽可能避免选择头静脉。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对患者进行贵要静脉穿刺,可以选择对头静脉进行穿刺。当送到腋静脉后,对患者的侧肢体进行调整(外展90°~130°),这样能够消除腋静脉和头静脉的夹角。为了保证插管成功,还可以采用注射器向患者静脉注射40℃的生理盐水,一边冲洗一边送管,这样能够将静脉瓣打开,让导管在血管中漂浮。

2.3 血管因素

(1)谨慎选择静脉。由于贵要静脉粗、直多无静脉瓣、几乎无夹角,置管成功率高。而左侧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呈锐角的夹角状态,且左侧易发生气胸,故临床上优先选择右侧贵要静脉。

(2)血管痉挛的对策。因血管痉挛时管腔变小,引起静脉炎,所以置管前要通过调整境温、湿度,让患者放松来避免血管痉挛。若患者情绪紧张,须暂停操作,给予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的紧张心理[3]使情绪放松、缓解血管痉挛。采用热疗法如蜡疗法,能起到迅速成功送管、减少血管内膜的损伤。采取药物治疗如: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及0.9%氯化钠19 mL混匀后缓慢推注8 mL,每次推注1 mL后缓慢送管1 cm~2 cm,如此反复进行,若送管畅通可停止。

2.4 操作者因素

若操作者经验不足,会导致送管困难。故该操作要求穿刺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5年的临床工作者有资质学习PICC)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接受系统的培训,多次观看操作视频或真人操作,模拟训练多次,熟练掌握PICC操作步骤[4]。

2.5 导管因素

INS标准,在满足输液治疗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留置,一般导管直径不能>血管内径的1/2,根据患者年龄选择不同的规格及长度。

3 结 论

PICC因其优点及并发症少,在临床已广泛使用,但是送管困难的现象也不能忽视,置管时通过原因分析采取正确的措施,能有效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获得病人的满意。

[1] 吴欣娟,徐 波,郑一宁,等.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J].中国护理管理,2014,06.

[2] 李 佳,乔 利,徐 龙,等.正性心理暗示对患者PICC送管困难的预防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5,1(30):50-51.

[3] 王丽伟,付淑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觉危险因素[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1):84-86.

[4] 张玲珍,朱建英,钱火红,等.PICC护士的培养[J].护理学报,2011,15(5):77.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2

B

ISSN.2095-6681.2016.22.054.01

猜你喜欢
浅析体位困难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困难中遇见团队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困难我不怕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浅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选择困难症